登上疊彩山,活到一百三,桂林市區鳥瞰山水市容的最佳之處

獨往者 發佈 2022-11-30T19:52:53.206014+00:00

位於桂林市區灕江之畔的疊彩山,是國家級「兩江四湖·象山景區」的重要核心遊覽區,疊彩山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明月、仙鶴兩座山峰。疊彩山名源於唐代桂管觀察使、文學家元晦在遊覽了疊彩山之後,寫了篇《疊彩山記》,文中說:「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

位於桂林市區灕江之畔的疊彩山,是國家級「兩江四湖·象山景區」的重要核心遊覽區,疊彩山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明月、仙鶴兩座山峰。疊彩山名源於唐代桂管觀察使、文學家元晦在遊覽了疊彩山之後,寫了篇《疊彩山記》,文中說:「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描述了疊彩山山石如彩錦綢緞,層層相疊,疊彩山也因此得名。

濱臨灕江的疊彩山舊名桂山,與城中的獨秀峰、伏波山鼎足而立。這裡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到疊彩山的目的在於這裡能眺望桂林城全景,應該說在桂林沒有別的地方比這裡能更好地鳥瞰市容市貌了。當然桂林城中還有一處鳥瞰市容的地方,那就是獨秀峰,但獨秀峰王城的票價太貴,還常因各種原因而封山,但票價不變,我們去的時候就以防火為由封山,同時王城中多處景點鐵將軍把門,不請導遊還很難進入,讓人很不爽。也因此疊彩山已成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門景點。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疊彩山山中有很多佳景,有疊彩亭、疊彩樓、望江亭、拿雲亭、于越閣、瞿張二公成仁碑、風洞等名勝。良好的自然環境,也成了歷代文人墨客駐足賞景的佳地,山上也留下眾多歷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其中不乏文物精品。

疊彩瓊樓,這是一組以桂北侗族建築風格為依據的大型風景園林建築群體,分東西兩院,院落以池水為中心,東為高閣,西有亭廊,南設層樓,北置水榭。整組建築,主從分明,層次豐富,錯落有致,富於變化,與自然環境和諧調協,具有仙山瓊閣的意境。

疊彩亭位於疊彩登山道上,東依于越,西鄰四望,北對明月,亭與山景和諧共處。正面懸掛著名書法家王遐舉所書「疊彩山」的匾額,是登山休閒的理想場所。

疊彩亭西側,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會景處」。據明嘉靖18年田汝成的《游廣西諸山征》所載,這裡的疊彩亭在明代為「聚景亭」,「江山會景處」當是為該處風景點題而作。「江山會景處」是羽卿留在疊彩山的第三件作品,字形端莊、健勁有力。

在疊彩山半山腰處有座望江亭,這座望江亭早在明正德間(1506-1521)由太監傅倫作為欽差鎮守廣西時所建。此公偏愛疊彩山的秀美,有七登疊彩山詩。他的《望江亭詩》中寫道:「山色佛雲青,溪光照空碧,構亭倚風洞,超然意自適」,繪出望江亭「佛雲」「照空」的特色。現在的望江亭是1990年在原址重建,是座紅柱、綠瓦、翹角、攢尖頂的仿古方亭,站在亭內可望江景。亭右壁有摩崖題刻「探奇處」3個大字,由此攀登,都有奇景可探。

出望江亭,再向上攀登,就可以到達疊彩山明月峰的峰頂,這裡曾是五代時楚王馬崇所建馬王台遺址。峰頂的拿雲亭是鳥瞰桂林的市容市貌的最佳之處,站在此處好像上能摘星攬月,摩天拿雲;下可俯瞰灕江,遠望群山。蜿蜒的灕江,如風中舞動的藍色飄帶從山側經市區悠然飄動。灕江兩岸擁翠疊綠,片片民房簇擁期間,群山環繞,群峰如波濤浪尖,此起彼伏,街市民居,遍布山前山後,展現出一幅幅優美的田園風光。也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畫面,使得疊彩山更加名副其實。

山頂還立有一塊石碑,上書「登上疊彩山,活到一百三」,這是在提醒人們適當地運動能健康長壽,疊彩山山高僅200多米,登山既能活動腿腳,又能觀賞美景,絕對有益身心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