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縣:提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挖掘紅色資源汲取精神力量

盛世永昌 發佈 2022-12-01T08:27:14.804321+00:00

永昌是一塊革命的紅色沃土,有著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永昌是一塊革命的紅色沃土,有著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紅西路軍在永昌與馬敵艱苦鏖戰期間留下了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建立了河西走廊第1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及13個村級蘇維埃政權,先後出土了824件紅西路軍掩埋的槍械文物;紅西路軍總指揮部舊址(天主教堂)是現存唯一一個完整的紅西路軍總指揮部舊址;大沽政治部舊址保存著目前紅西路軍在甘、青、新三省(區)遺留的唯一一處牆體宣傳標語;八垻阻擊戰遺址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完整的西路軍作戰遺址。此外,還有南沿溝紅西路軍烈士墓、前進劇團遭遇戰遺址、勾家西莊戰鬥遺址、郭家上磨莊戰鬥遺址、水泉子戰鬥遺址等20多處紅西路軍戰鬥舊址、遺址。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作為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承載著革命先輩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傳統、革命精神,見證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復興歷程,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縣幹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材,也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沃土。把革命文物保護好利用好,使其能夠持久釋放強大的紅色力量,是今天的我們必須牢牢扛起的歷史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昌縣充分挖掘利用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文物活起來。同時,以深挖革命文物內涵為重要抓手,提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推動永昌縣紅色旅遊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紅色旅遊成為文化旅遊業發展亮點。

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積極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褒揚烈士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充分利用「清明」「五四」「七一」「抗戰勝利日」「烈士公祭日」「國慶」等重大節慶日積極開展各類緬懷祭奠革命先烈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推動紅色文化「六進」活動。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每年接待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職工、駐地官兵、大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逾10萬人(次),接待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全縣各處紅色紀念地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超過400場(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全力實施紅色文化保護項目。緊緊抓住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有利機遇,有效銜接甘肅省紅軍長征「一帶一廊」工程,編制完成了《永昌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規劃(2020-2030)》,採取「打包」「捆綁」等方式積極謀劃實施紅色文化項目,以「一核兩翼」為中心聯動輻射周邊景區形成永昌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爭取並充分利用省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實施紅西路軍永昌戰鬥遺址保護修繕及展示利用項目。通過一系列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項目的實施,永昌戰鬥舊址遺址面貌煥然一新,規模和檔次得到了有效提升。

切實加大紅色文化研究力度。深度挖掘縣域內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提升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陳展檔次,重新布展完成了「紅西路軍鏖戰永昌」主題展覽,分五個單元把當年紅西路軍戰士在永昌浴血奮戰40多天,有力策應河東紅軍的戰略轉移,推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建立河西走廊蘇維埃政權的悲壯歷史呈現到了觀眾眼前。精心編寫並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西路軍鏖戰永昌》一書,將西路軍在永昌戰鬥的事跡和史料全部整理歸納其中。詳細了解考證了大沽政治部的歷史淵源,整理編寫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大沽政治部」考證資料彙編》為研究紅西路軍歷史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

積極挖掘申報紅色文化資源。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走訪知情人士等方式,對永昌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普查,初步確認縣域內仍存在20餘處當年紅西路軍戰鬥和駐紮過的遺蹟。為配合國家文物局編制西路軍片區革命文物保護規劃,我們將普查數據報送省文物局編製革命文物保護規劃。

大力實施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作。為有效保護維修烈士紀念設施,改善烈士陵園環境面貌,紀念館積極協調對接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爭取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資金200萬元,實施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烈士紀念設施整修項目。

全面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力度。出資19萬元,對八垻阻擊戰遺址、大沽政治部舊址、南沿溝紅軍烈士墓、勾家西莊戰鬥遺址、前進劇團遭遇戰遺址、郭家上磨莊戰鬥遺址、王家新莊鄉村級蘇維埃政權見證地等舊址遺址架設高清監控設備,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進一步加大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的安全。

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為推進新時代紅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永昌縣各級各部門將進一步彰顯紅色旅遊的文化內涵,堅守紅色底色,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增強紅色旅遊感染力,更好地適應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要求,更好發揮紅色旅遊綜合帶動作用和多重功能,提升紅色資源的利用成效和育人效果,讓遊客在遊覽中重溫崢嶸歲月、見證偉大成就、汲取精神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