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晶+合成碳化矽=「綠幽靈」的新型仿製品

雙城生活sam 發佈 2022-12-01T17:45:52.942042+00:00

幽靈水晶是指在水晶的生長過程中,包含了不同顏色的火山泥等礦物質,在通透的白水晶里,浮現如砂石、水草、高山等天然異象,又稱異象水晶。

記得關注喲

//

水晶有許多種包裹體,又因包裹體顏色和形態的不同分為了更多種類,「綠幽靈」就是幽靈水晶中含有綠泥石包裹體的一種。「綠幽靈」因其圖案多樣、生動寫意而受到廣大收藏者的喜愛,成為水晶市場中的熱銷品種。但這也為它招惹來了「仿製之禍」。


圖源:B站up主-好運道甄藏




「綠幽靈」


幽靈水晶是指在水晶的生長過程中,包含了不同顏色的火山泥等礦物質,在通透的白水晶里,浮現如砂石、水草、高山等天然異象,又稱異象水晶。「綠幽靈」水晶是指含有綠泥石包裹體的水晶。它的內部可以呈現出聚寶盆、水草、金字塔、滿天星、千層等異象,這種水晶主要的產地是巴西、非洲等地區。


圖|文誠珠寶




合成碳化矽


合成碳化矽是將籽晶置於坩堝的上蓋底部,通過持續的高溫沉積後,晶體得到不斷生長,最終形成大顆粒的晶體。有關碳化矽單晶的生長已被研究多年。合成碳化矽單晶主要有兩種用途:一是作為半導體材料,二是在珠寶方面作為一種鑽石的代用品


英飛凌工廠用新半導體材料碳化矽生產晶片圖源搜狐網

左為鑽石,右為合成碳化矽;圖源 GIC


那麼當天然白水晶遇到合成碳化矽又是如何成為綠幽靈的仿製品呢?學者又是如何發現的呢?我們拭目以待!



「綠幽靈」仿製品


學者在珠寶市場上發現了一種外觀上與「綠幽靈」水晶十分相似的水晶,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圖源參考文獻2



常規寶石學檢測結果顯示,樣品手串的珠粒為非均質體,偏光鏡下可見「牛眼乾涉圖」,折射率為1.55(點測法),樣品主晶(無色透明部分)顯微觀察可見氣液兩相包裹體。這些結果均表明該樣品為天然水晶。


圖源參考文獻2



但學者並沒有這麼快下結論,對樣品進行放大觀察發現,樣品的綠色包裹體存在異常:樣品的綠色包裹體由大量不規則礦物晶體顆粒組成,顆粒呈三組平行排列「V」字形,且包裹體「V」字形條帶的邊緣平直、間距及寬度基本相等。與常見的「綠幽靈」水晶內部的點狀、線狀、不規則彎曲狀的綠泥石包裹體不同。



圖源參考文獻2


使用紅外光譜儀測試發現紅外光譜的吸收帶一般在800cm-1以下,譜帶數目少且常為寬帶,學者將該譜圖與《珠寶玉石鑑定紅外光譜法》以及國家標準《珠寶玉石 鑑定》相對比,發現該綠色包裹體為合成碳化矽


圖源參考文獻2


最終學者得出相關結論:該仿製品是造假者將天然白水晶開出三組平行的「V字型」槽,再注入合成綠色合成碳化矽顆粒模仿天然「綠幽靈」的綠泥石礦物包裹體。根據國家標準應命名為水晶(處理)或充填水晶。



其它仿製手段


一些豐富的內含物常常使水晶具有特殊的價值和品種,如「金髮晶」、「草莓水晶」、「綠幽靈」水晶等等,這常常引起不良商家對內含物進行造假,除了上述綠幽靈仿製品,還有利用雷射內雕飾製作的「白幽靈」, 「人造發」的鈦晶等


白幽靈……


該仿製「白幽靈」水晶樣品經過雷射內雕處理,在天然水晶內部製造微裂紋進而構成白色圖案以仿冒天然「白幽靈」水晶,可通過放大觀察,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等方式進行鑑定區分。






「白幽靈」顯微觀察,圖源參考文獻3


「人造發」鈦晶……


該「人造發」水晶樣品以天然水晶為主晶,人工製造(顏料及EVA充填的)管狀包裹體仿造發晶,採用放大觀察、紅外光譜、X射線螢光光譜等方式對其進行鑑別。




「發晶」及其顯微觀察,圖源參考文獻4




今天寶石君為大家介紹了幾種關於水晶包裹體的仿製手段,大家看過之後以後可要千萬小心!在購買時儘量要讓商家出具專業的鑑定證書!



參考文獻:[1].張蓓莉. 系統寶石學(第二版)[M]. 地質出版社. 2006[2].鮑勇.「綠幽靈」水晶仿製品的檢測[J].寶石和寶石學雜誌(中英文),2022,24(04):33-36.[3].張雨陽, 陳美華, 鄭金宇. 「白幽靈」 水晶仿製品的鑑定特徵[J]. 寶石和寶石學雜誌 (中英文), 2020, 22(3).[4]邢碧倩,施光海.含管狀「人造發」水晶的特徵及鑑定[J].寶石和寶石學志,2019,21(01):12-19.



本文圖片收集於網絡(已標註來源)

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