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的優缺點?現在單反還能買嗎?詳細為您解讀

華仔攝影研究部 發佈 2022-12-01T21:43:36.837626+00:00

數碼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的區別到底有哪些?現在買單反還值得嗎?等等問題必然困擾著攝影新手。今天就為您掰開了揉碎,細緻地分析一番。

數碼單眼相機和無反(微單)相機的區別到底有哪些?優缺點各有什麼?現在買單反還值得嗎?等等問題必然困擾著攝影新手。今天就為您掰開了揉碎,細緻地分析一番。

喜歡的親們別忘了點讚+關注+轉發。


數碼單眼相機又稱為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


它有一個機械反光鏡、一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和一個採用五面鏡或五稜鏡設計的光學取景器。

單眼相機是最初為膠捲開發的單眼相機的延續。當數字傳感器發展起來時,相機公司將它們當作膠片一樣對待,並將它們安裝在相同類型的機械機身中。數碼單眼相機的構造的許多方面與膠片單眼相機相似。

雖然技術進步最終為數碼單反添加了新功能(GPS、WiFi、HDR 等),但數碼單反仍然體積龐大且機械複雜,這主要是由於光學取景器。畢竟,數碼單反的光學取景器只能依靠相機傳感器前面的反射鏡才能工作,反射鏡將光線反射到傳感器上方的五稜鏡或五面鏡中,在取景器中輸出。所有這些組件都大而笨重。儘管佳能和尼康等公司盡了最大努力,但數碼單眼相機也只能變得這么小。

還有就是在從膠捲單眼相機過渡到數碼單眼相機過程中,部分相機製造商將他們原有的膠捲單反鏡頭與新發布數碼單反機身保持兼容,以簡化從膠片到數碼的過渡。

這個問題也導致數碼單眼相機限制在了更大的尺寸和形狀中,以保持與傳統鏡頭的兼容性。具體來說就是鏡頭卡口和法蘭距離需要保持與以前相同的尺寸,這再次阻止了相機公司縮小其數碼單反的尺寸。

儘管如此,數碼單眼相機在數字時代變得非常流行,數碼單反就代表著高質量攝影本身。直到最近幾年,無反光鏡相機才開始超越它們。


數碼單眼相機的優勢(以下統稱單眼相機)

漂亮的光學取景器:無反光鏡相機上的電子取景器,永遠無法複製光學取景器的體驗,自然、即時、通過鏡頭看到的真實。

電池壽命長:因為光學取景器是光學的而不是電子的,所以它幾乎不需要電源來運行。因此,只要您使用數碼單眼相機的取景器而不是後置 LCD 屏幕,數碼單眼相機的電池壽命就會很長。

二手價格低:許多人正在轉向微單相機,因此在使用頻率較低的數碼單眼相機上很容易買到便宜貨。


數碼單眼相機的局限性

尺寸和體積:取景器系統需要為鏡子和稜鏡留出空間,這意味著數碼單眼相機總是有一個相當深的相機機身和一個突出的頂部。取景器必須固定在每個單眼相機的同一個位置,與光軸和數字傳感器對齊,才能工作良好。體積必須做大才能滿足以上這些條件。

重量:大尺寸和大體積,也帶來了大的重量。雖然大多數入門級單反都採用塑料機身和內部組件來減輕重量,但依然解決不了體積大的問題。

複雜的反光鏡和快門設計:每次拍照時,反光鏡都必須移開,讓光線照射到相機傳感器,這時會有反光鏡的拍打噪音和震動。儘管製造商一直在想出一些創造性的方法來減少這個問題,例如相機的「靜音模式」。但對於三腳架攝影,為了減少震動造成的虛焦,通常需要使用「反光鏡鎖定」或「曝光延遲」以允許反光鏡被抬起,然後在設定的延遲後進行曝光。

連拍速度限制:受到鏡子上下翻轉的物理速度的限制。例如,尼康 D6 以每秒 14 幀,需要反光鏡每秒上下 14 次,配合快門打開或關閉!這意味著鏡子和快門需要完美同步,這是了不起的昂貴技術,而普通單眼相機是不可能搭載如此昂貴的技術的,大多為4—7張左右的連拍速度。

成本更高:取景系統由幾十個不同的部分組成,成像機構複雜。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技術支持的成本很高。拆卸單反和更換內部組件對於服務中心來說可能非常耗時。

取景器中沒有曝光預覽:通過光學取景器 (OVF) 查看時,無法準確看到最終圖像的外觀。如果您想了解曝光,您必須查看相機儀表,而且它並不準確,要不就得看實時取景模式下的 LCD屏幕。

副鏡和相位檢測精度:具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的單眼相機是需要副鏡配合的。副鏡的問題在於它必須以完美的角度和距離進行定位,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才能準確工作。稍有偏差,就會造成失焦。更糟糕的是,相位檢測傳感器和副鏡必須保持完全平行。如果他們不這樣做,部分自動對焦點可能是準確的,而其他總是容易出錯。

相位檢測和鏡頭校準問題:相位檢測系統的相同問題延伸到相機鏡頭,需要針對每個單反機身進行適當校準。如果您在單反上遇到自動對焦問題,售後技術人員通常會要求將有問題的鏡頭與相機機身一起發送。如果技術人員只調整了鏡頭,那麼在進行此類調整後,您更換鏡頭可能會發現問題變得更糟。

複雜性:儘管多年來製造商在單反生產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但組裝反光鏡機制並非易事,需要極高精度的裝配系統,金屬部件相互摩擦的區域需要潤滑,等等。反過來,這一切都會導致製造成本增加。數碼單眼相機相對便宜,因為它們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而且相機公司已經磨練了他們的製造技術,但它們的機械結構仍然比無反光鏡相機複雜。


無反相機(為了方便理解,以下統稱微單)


從根本上說,微單與單眼相機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去掉了反光鏡。但這一變化使無反光鏡相機在設計和功能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不用說減少相機中移動部件的數量,這有助於降低相機的成本。但當前來看,似乎廠商並不打算讓利給消費者。

任何沒有反光鏡的相機,在技術上都用的是無反光鏡相機技術,包括智慧型手機、運動相機等之類的。然而,術語「無反光鏡」通常是指「無反光鏡可互換鏡頭相機」,又名無反光鏡 ILC 的縮寫,中文通用叫法是微單。與單反一樣,您可以更換無反光鏡相機上的鏡頭以擴展您的創意選擇。

隨著微單的興起,除賓得外,大多數相機製造商都已從單眼相機轉向微單。儘管尼康和佳能仍然提供一些單反型號,但兩家公司都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生產新的單反了。他們專注於無反相機,或者叫微單。


微單相機的優勢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移除反光鏡或五稜鏡可以釋放大量空間。這意味著與單反相比,微單可以設計得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但並非都是如此,比如尼康 Z9、松下 S1R 和佳能 EOS R3。但總體來說它們是肯定更輕的。以下是單反與微單相機相比重量減輕的示例:

佳能 5D Mark IV 比佳能R5 152重克

佳能7DII 比佳能R7 重298 克

尼康D850 尼康Z7II重 300 克

尼康D6 尼康Z9 重110 克


無反光鏡(五稜鏡)機制還帶來了以下好處:

更安靜的快門:不再拍打反光鏡,如果您使用電子快門,您幾乎可以完全安靜地拍攝。

減少相機抖動:微單中唯一會引起振動的物理組件是相機的機械快門裝置。即使這樣,也可以使用電子快門來完全擺脫快門機制帶來的相機抖動。當然一些單眼相機也可以在實時取景中執行此操作。

更容易清潔:如果灰塵落在微單的傳感器上,清潔起來會更容易。清潔微單相機傳感器時更容易看清楚灰塵,並且您用氣吹去除的灰塵時,不會輕易落回相機室或跑到相機內部去。

非常快的連拍速度:與最高可達每秒 10-14 幀的單反不同,微單可以擁有 20fps、30fps 或更高的速度拍攝,因為沒有了反光鏡需要為每張照片上下移動。

結構和售後維護更便宜:移動部件只有機械快門,有的甚至沒有移動組件,相機的價格可以更具競爭力。在尼康 Z9 上就實現了這一點,它沒有反光鏡 ,也沒有物理快門帘幕,因此成本低於其競爭對手。

更好更智能的自動對焦:在自動對焦方面,普通微單普遍優於普通單反。微單具有大多數單反所沒有的相位對比度檢測混合對焦系統。而且廠商現在也將大部分自動對焦研發投入到了微單中。現代微單上的人工智慧自動對焦系統和主體檢測功能是值得擁有的。

更廣泛的自動對焦點:大多數單眼相機的對焦點數量有限,主要分布在畫面中心周圍。如果您需要將焦點移動到畫面的最邊緣,唯一的選擇是中心對焦鎖定後,進行重新構圖,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技術。而微單相機自動對焦點幾乎分布在整個畫面中,因此即使您的拍攝對象位於角落,您也可以輕鬆對焦。倒是一些數碼單眼相機在實時取景中也有這個功能,但實時取景時的自動對焦速度和跟蹤速度,對大多數微單相機來說,簡直是個笑話。

取景器中的圖像預覽:使用微單您可以在取景器中準確預覽畫面,因為電子取景器的畫面來源於傳感器。換句話說,如果您提高曝光度、改變白平衡、變更特殊效果的話,畫面顯示的效果就是您按快門後的拍攝結果。但單眼相機僅在其背面 LCD 上才能顯示。而lcd顯示拍攝時,部分單眼相機的快門反應速度會進一步降低(比如我以前的尼康d5500)。

沒有相位檢測/副鏡對準問題:單眼相機的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取景器拍攝時的焦點準確性問題。微單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們直接從相機的傳感器讀取自動對焦信息。這意味著通過取景器能進行更精確的自動對焦,需要手動調整不良對焦的情況更少。

獲得廠家主推的畫質更好的鏡頭:最近鏡頭設計的最佳創新是微單鏡頭。像尼康的 Z卡口鏡頭或佳能RF卡口鏡頭,多數是非常好的鏡頭。這些鏡頭離相機傳感器更近,卡口更大,有助於設計師設計出素質更高更輕便的鏡頭。

微單相機是最新的創新領域:最新的視頻規格、最快的處理能力都需要在微單系統上才能找到。廠商任何其他新功能也幾乎是針對微單做出的創新,而不是單反。


電子取景器:

儘管有些攝影師依然喜歡光學取景器的外觀和感覺。但電子取景器 (EVF) 比光學取景器 (OVF) 有巨大優勢,這無可置疑。

主要優點如下

信息疊加:使用單反光學取景器,您無法疊加除基本網格和焦點之外的任何信息。有限的相機設置信息通常顯示在取景器的正下方。但使用電子取景器,您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各種信息,例如實時曝光數據、直方圖、波形、斑馬條紋和地平線指示器。說白了電子取景器和普通的顯示屏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圖像審查:電子取景器中獲得的另一個關鍵功能是圖像回看。在取景器內看到剛剛拍攝的圖像是有必要的。而在單反上必須利用 LCD 屏幕來查看圖像,這在戶外明亮的條件下是一個挑戰。lcd顯示器有限的亮度會讓你抓狂。因此,您使用單反拍攝旅行照片,或者任何明亮的場景下拍攝,我特別建議您買一頂帽檐巨大的棒球帽,或者再配上卡達世界盃「土豪」專用帽[呲牙]。當您需要檢查lcd屏幕時,它的遮光作用會讓你感到欣慰的。(當然微單拍攝來一頂這樣的帽子也不錯的,除了方便觀看顯示器,還能避免陽光晃眼睛)

對焦峰值和縮放功能:這是非常有用的功能,可查看畫面的哪些區域處於對焦狀態。在微單上地執行手動對焦時,可以選擇放大查看對焦是否準確。在數碼單眼相機上就會要困難得多。

不再有取景器覆蓋率的問題:大部分中低端單反的光學取景器的覆蓋範圍是大約 95% 。這意味著您在拍照時看不到整個畫面。使用電子取景器,多數能做到100% 的取景器覆蓋範圍。能避免拍進去一些沒用的景物。

更亮的取景器:如果光線非常微弱,可能無法通過光學取景器看到太多東西。在低光下使用光學取景器對焦也很困難,因此在拍攝照片之前您無法輕易判斷拍攝對象是否合焦。使用電子取景器可以在弱光下看清楚主體,雖然存在一些圖像噪點,但比光學取景器的猜測好的多。

眼睛損傷:通過取景器觀看時,拍攝太陽時必須格外小心,尤其是使用長焦距鏡頭時。可以在幾分之一秒內灼傷你的視網膜。使用電子取景器時,相當於您只是看著電子屏幕,因此不會對您的眼睛造成傷害。


微單的局限性


電子取景器滯後:一些早期或低端無反光鏡相機具有低質量的電子取景器,響應不是很靈敏還有一些滯後。相比之下,光學取景器是瞬時的。如果您的微單相機擁有低質量的電子取景器,那肯定是一件令人討厭的事情,但好在近期發布的微單電子取景器都非常好,多數人都感受不到這個缺點。

紅點圖案:由於無反光鏡相機的法蘭距離非常短,因此大多數無反光鏡相機都存在「紅點圖案」問題,就是當以小光圈在畫面中拍攝太陽時。光線在傳感器和後透鏡元件之間來回反射,在圖像中形成紅色(有時還有其他顏色)的網格圖案。目前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無反光鏡相機的這一限制。但話說回來,強烈不建議在強光下這樣使用相機,太陽光線可能會損壞相機傳感器

價格:理論上,生產微單比生產單反便宜,因為移動部件更少。但大多數無反光鏡相機的售價都高於同級別單反產品,一方面是因為相機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另一方面是也想賺取更多利潤。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微單相機的價格會下降。

電池壽命:大多數微單相機比單眼相機耗電更多,這主要是因為擁有更耗電的電子取景器。儘管微單相機在這些方面做的越來越好,但對於經常出差且幾乎沒有電源的人來說可能這仍然是個問題。好消息是今天微單相機通常可以使用一整天而無需充電。實在不夠,多買兩塊電池吧。不過,您可以在此處看到差異:

單反每次充電 CIPA 拍攝次數vs無反每次充電 CIPA 拍攝次數

佳能 5D Mark IV 900 vs佳能R5 320

佳能7DII 670 vs佳能R7 660

尼康D850 1840 vs尼康Z7 420

尼康D6 3580 vs尼康Z9 740

數碼單眼相機不再與無反光鏡相機競爭,因為除了賓得之外,相機公司已經停止設計新產品。儘管許多人在未來很多年內仍會使用甚至購買數碼單眼相機,但現在銷售的大多數新相機都是無反相機。

微單相機的未來創新方面

在創新方面,一切都集中在微單領域。無反光鏡相機將繼續提供更多令人興奮的功能,其可能性真的是無窮無盡的。由於顯示技術和傳感器數據分析的進步,僅憑 EVF 和自動對焦系統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

在自動對焦領域,微單相機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有了更快的處理器和更先進的ai學習算法,自動對焦和主體識別會得到改善。

視頻是另一個正在進步的領域,但視頻自動對焦仍有改進空間。視頻的穩定算法也將隨著處理速度的加快而變得更好。此外,隨著傳感器和處理速度的加快,幀率將會進一步提高。許多攝像機已經可以拍攝 240fps 的視頻,但對於某些類型的運動(如飛蟲)來說,這仍然不夠快。

機內處理也有更大的改進潛力。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已利用此類技術來補償手機中較小傳感器帶來的弊端,而相機製造商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數碼單眼相機還能「打」嗎?

不可否認的是,數碼單眼相機仍然是非常強大的攝影工具。最好的微單和最好的數碼單反的距離遠小於數碼單眼相機和膠片相機之間的距離。

由於現在有這麼多人轉向微單,二手市場上也有數量巨大的輕度使用的數碼單眼相機,包括一些令人驚嘆的相機,如 D850 或佳能 5D IV。因此,對於部分消費者,數碼單眼相機可能仍然是適合的相機。事實上,相當多的攝影師仍然只使用單眼相機,或者在使用微單的同時,使用單眼相機,這在未來很多年內可能都不會改變。


結論總結


相信總有一天,新相機的唯一選擇將是無反光鏡相機。如果您今天選擇購買單眼相機,至少要了解我在本文中介紹的優缺點。

您也非常有必要在購買相機前,閱讀這篇文章:

都2022年了,選擇單眼相機而不選微單相機會不會後悔

裡邊詳細的分析了要不要買單反和微單的理由

您如何看待單眼相機與微單相機,歡迎留言評論。



一個被相機廠家忽視的散熱設計,希望能被相機廠家重視

如何快速設置自己的相機來滿足拍攝要求?常用相機設置解讀

都2022年了,選擇單眼相機而不選微單相機會不會後悔

選購二手相機的重大原則你知道嗎

全畫幅與 APS-C 相機:我應該選擇哪個?

買相機用來拍視頻,真的有必要在意會過熱和錄製時長限制嗎

展望微單相機的未來發展趨勢,哪些功能您最想要?

相機的PAL制和NTSC制是什麼意思,用哪個好?該怎麼選擇?

相機錄視頻選擇什麼樣的規格合適?比特率選多少合適?

買相機用來拍視頻,真的有必要在意會過熱和錄製時長限制嗎

相機錄視頻選擇什麼樣的規格合適?比特率選多少合適?

相機的快門真的了解嗎?不同場景下使用多少快門合適?

相機的PAL制和NTSC制是什麼意思,用哪個好?該怎麼選擇?

都2022年了,頂級的手機拍照攝影水平能比得了半畫幅相機嗎?

索尼相機XAVC HS、S、HD、SI是什麼意思?買什麼規格的內存卡合適

相同光圈拍攝相同大小的物體,半畫幅和全畫幅虛化差距你知道嗎?

佳能R5與佳能R5C詳細對比來啦,相比索尼A7R5該怎麼選?

尼康2023年新機詳細預測,快來看有沒有你的「菜」

佳能2023年新機詳細預告推測,來看有沒有你的「菜」

尼康2023年新機詳細預測,快來看有沒有你的「菜」

錄製視頻的10bit 4:2:2是什麼意思?相比較8bit4:2:0的使用區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