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移民國,但「沒有人,想要移民德國」

德國說 發佈 2022-12-02T02:28:32.585648+00:00

安德里亞·納勒斯在默克爾的第三屆內閣中擔任聯邦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而自2022年8月以來,她則一直擔任聯邦就業局主席。「但真的沒有人,真的沒有人,夢想著來到德國,」一家國際招聘代理公司的總經理克里斯·皮亞克表示。

聯邦政府已經通過了一份關於技術工人移民的文件。

這是否意味著德國真的會成為一個移民國家?

就目前來看,不是這樣的。

一位德國頂級獵頭介紹,因為德國對國際技術工人沒有真正的吸引力。

「真正到德國來的技術人才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安德里亞·納勒斯(Andrea Nahles)在默克爾的第三屆內閣中擔任聯邦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而自2022年8月以來,她則一直擔任聯邦就業局主席。

納勒斯警告說:總的來說,我們每年需要增加40萬名工人和技術工人。而無論如何德國必須成為一個移民國家。

「但真的沒有人,真的沒有人,夢想著來到德國,」一家國際招聘代理公司的總經理克里斯·皮亞克(Chris Pyak)表示。

《焦點在線》報導,沒有人想要移民到德國

「作為一個在七個國家生活過並幫助數百名國際專業人士在德國找到工作的人我必須告訴大家這個事實。如果技術人才們在荷蘭、美國、英國能拿到更好的薪資,他們會去那裡。」

克里斯·皮亞克強調,今天來到德國的外國人不需要感恩,也不需要證明什麼。他們大多比普通德國人受過更好的教育。

而很多不願意來德國的人表示,他們認為德國人不友好,容易被孤立。

「就在前天,一位印度專家告訴我,她被一家德國公司拒絕了,理由是我們只雇用講英語的人。而這位印度人擁有普林斯頓大學的學位。

還有我之前的客戶表示,他們迫切地想離開東德。在德勒斯登的大街上,沒有人看到他們的博士文憑,只是因為他們的皮膚顏色較深。他們每個人都經常受到侮辱、唾罵和威脅。」

德國需要移民,但高素質的移民想來德國嗎?

皮亞克強調,德國的移民和公民法不適合吸引世界上的人才。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新的公民身份法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

在聯邦勞工部長胡貝圖斯·海爾(Hubertus Heil)看來,關於技術工人的移民新規是為了確保國家的繁榮。

不過聯盟黨仍對政府的計劃有所保留。基民盟/基社盟(CDU/CSU)黨和議會黨團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政府向還拿大、英國移民積分制改革靠攏「可能更適用於其他國家而不是我們的國家」。


德國:移民國家

有趣的是,雖說從德國目前的各種政策來看,德國不能將自己定位成一個移民國家。

然而在1979年就有第一位政治家稱德國為移民國家。那個時候的德國是沒有綠黨的。

社民黨人海因茨·庫恩(Heinz Kühn)是聯邦政府中的第一個外國人事務專員,那是在1978年11月。而在稍後的一年裡,庫恩就稱德國為移民國家。

實際上,早在67年前,德國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移民國家了——1955年12月20日,德國政府簽署了第一份招募義大利工人的合同。

1961年,德國與安卡拉簽訂招募土耳其勞工的協議。雖然協議只規定了勞工們只是臨時工作,但德國工業界不希望那些不惹麻煩、守時的動手能力強的人搬回土耳其。

於是,在1955年至1973年期間被招募的1400萬人中很多人留在了德國。

在柏林等待入籍的人們

直到1973年,勃蘭特作為總理得以組建的第二屆政府內閣宣布了招聘停止,這才停止了德國繼續成為移民國家的步伐。

不過,招募停止後,有一件事政府沒有考慮到:家庭團聚。

1973年勃蘭特政府宣布停止招聘後,義大利、希臘和土耳其的客籍工人收到了一個德國政府完全沒有考慮到的信息,即:如果我們現在回去,我們就不能再回來了。所以我們會把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帶到德國。

於是,越來越多的移民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學校造成了衝擊。如何處理許多不會說德語的外國人的孩子?

柏林人在七十年代中期決定對外國兒童和本地兒童進行聯合授課。巴伐利亞州決定為德國人和外國人設立單獨的班級......

而現在的魯爾區仍然是德國移民的縮影——一個成功融合和失敗融合的榜樣。

在魯爾區,很多住宅後院是清真寺,移民們有自己的一套平行司法的宗族。

「僅在寧靜的魯爾區米爾海姆市,就有16處被當地警方稱為『宗族住宅』的房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