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眼看懂古代官名的職責,注意這幾個關鍵字

和政發佈 發佈 2022-12-02T07:51:41.403077+00:00

本 文 約 5400 字。也有一些官名忽大忽小,比如另一位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江州司馬」,在秦漢還是三公之一,在唐朝便只能「江州司馬青衫濕」了。

本 文 約 54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min


閱讀中國歷史或觀看古裝影視劇時,分辨各種官名算是一道難題。有些官名會與動詞「完美融合」,比如詩聖杜甫的別稱「杜拾遺」;也有一些官名忽大忽小,比如另一位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江州司馬」,在秦漢還是三公之一,在唐朝便只能「江州司馬青衫濕」了。所以,古人究竟是怎麼創造官名的?這些官名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歷史?


從圖騰說起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名,別說好不好懂了,和人都沒什麼關係。


在《左傳》中,曾記載有遠古時期少皞部落的一次封官。在少皞的這次任命中,完全沒有一個「人類」,而是出現了一群鳥——「五鳥」「五鳩」「五稚」「九扈」。


少暤,也作「少昊」,乃是黃帝的長子,華夏民族始祖之一,當然不會真的「封了個鳥官」。事實上,這表現的是原始社會中一種「以圖騰為官」的風氣。在遠古社會,人們沒有姓氏,也沒有家族,一個特定的部落群體往往會有一個特定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圖案,用以和其他族群區分。這種圖案就是圖騰。


作為一個族群的統一信仰,圖騰在遠古人類群體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並且隨著人類社會的演變,逐漸變化為姓氏、地名,乃至成為官名。隨著原始部落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增強生存能力,獲取生存資源,各個部落又需要規範自己的組織結構,分工協作,提高生產效率。而這些能夠獲得管理權的人,往往也是部落中某個氏族的首領。他們的標誌,當然也是自己家族的圖騰。由此一來,他們的氏族圖騰,便成為最早的「官名」。


少皞的部落,就是由以鳥為圖騰的氏族組成的。少皞自己的圖騰是鳳,其餘還有「勞燕分飛」中的伯勞和燕子、鵓鴣鳥等等。除了少皞部落的「鳥官」,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遠古時期還有伏羲部落的「龍官」、神農部落的「火官」、黃帝部落的「雲官」(宓羲龍師名官,神農火師火名,黃帝雲師雲名,少昊鳥師鳥名。)。在這種「圖騰名官」背後,實際上是祖先對自然的尊崇與敬畏。


明清時,文官服飾上的「補子」也使用飛禽圖騰作為符號,圖為清代五品官員白鷳紋補子。來源/南通紡織博物館


這些以鳥命名的官職,究竟分管什麼事務呢?首先是「五鳥」,以鳳鳥為首,為「歷正」,意思是主管曆法。其餘的「伯趙」(伯勞)一族主管測算春分和秋分(司分),「玄鳥」(一說為燕子)一族主管測算夏至和冬至(司至),「青鳥」一族主管測算立春和立夏(司啟),「丹鳥」一族測算立秋和立冬(司閉)


對於原始社會的人來說,掌握曆法測算、把握四季變換的規律無疑是最重要的工作。但除了觀測天象,其他日常工作也需要有人管理。這便有了「五鳩」,即五種鳩鳥——祝鳩、鴡鳩、鳲鳩、爽鳩和鶻鳩,分別管理民政(司徒)、軍事(司馬)、平治水土(司空)、法律(司寇)與營造(司事)。司,就是管理的意思。在之後的歷史中,這些鳥名逐漸不可考,但這些對具體事務的描述卻被傳承下來,並形成了新的官名體系。


商朝:做什麼,就叫什麼


經過歷史的發展,一個部落內部的事務早已不能這樣按氏族簡單區分,而且時間一久,怕是首領自己也不記得這些小動物或雲朵是做什麼的,便索性開始採用一種「簡單粗暴」的名官方式:你在做什麼,就叫什麼。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一些表示具體事務的符號已取代圖騰,來指代一類官員,比如常見的官名「尹」,有時既指圍繞在商朝統治中心之外的部落首領,也會指商王朝內部協助管理的官員。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可能是一隻手握著權杖或毛筆,也就是管理民眾的人。


「尹」的甲骨文字形。來源/《甲骨文合集》


「尹」在商王朝的統治中地位十分重要。在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管理著各種事務的「尹」。有的在忙著種田,有的在給商王修寢宮,還有的在主持祭祀活動。除了「萬能工具人」尹,還有許多分類掌管事務的官員,比如在祭祀方面,有主持祭祀的「巫」,有幫助解讀甲骨的「貞」;在典籍管理方面,有「作冊」;在手工業方面,有「工」;在捕獵方面,有負責偵查獵物行蹤的「犬」官。這些散落在甲骨記載中的專職官員,共同編織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商朝社會。


周朝:四時名官


時間發展到周朝,一套全新的官名系統被創造出來:四時名官。


在《周禮》中,記載了一套按「天地四時」分工的「六官」體系,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天官」冢宰負責總領事物,其餘五官分別掌管土地民政、儀式教化、軍事戰備、司法刑獄、工程建設,各官還下轄屬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職系統,無論是軍政、民政,還是禮儀、教化,都有專人分管,體系嚴整,相當實用。


作為一個很會反思歷史經驗的朝代,周朝人講自己的統治體系規整為一套「周禮」,在官職上,基本思路就是「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春天為一年之始,自然需要各類祭祀工作,保證一年的風調雨順,因此「春官」就是主管祭祀和教化的「宗伯」。夏天馬肥草長,又過了播種的農忙時節,適合對外用兵,因此「夏官」是主管軍事的「司馬」。直至今日,我們還有「秋後問斬」的說法,秋天除了收穫之外,還有一樁大事就是判決刑獄,因此「秋官」是主管刑法的「司寇」。到了冬天,一年的勞作結束,人們也需要修築房屋,準備過冬,因此「冬官」是主管工程建設的「司空」。這四時之外,還需要有人統籌一年的工作,負責官員的管理,因此「天官」冢宰與「地官」司徒便應運而生。


「宰」的甲骨文字形。來源/《甲骨文字詁林》


對後世官職命名而言,周朝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許多官名都是從周朝開始,為後代千年所沿用。比如「六官」中的「地官」司徒和「夏官」司馬。


司徒的「徒」,甲骨文字形是上面一個「土」的字形,下面一隻腳,看起來就像一個人跟著塵土走。


「徒」的甲骨文字形。來源/《甲骨文字詁林》


在周朝,「徒」指車駕後跟著步行的步兵,後來逐漸引申為地位低下的人、百姓。「司徒」,也就是管理百姓的意思。《周禮》中記載的地官司徒,主要「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也就是既要了解疆域情況,還要統計戶口數。到了漢晉時期,司徒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三公」之一,一度地位類似於丞相。但在這之後,司徒的權勢便被逐漸拆解,不復昔日輝煌了。歷史上,曾經相當欣賞曹操的橋玄、「竹林七賢」中的山濤和王戎,都曾擔任過司徒一職。


影視劇中的王朗王司徒。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夏官司馬,也就是管理馬匹的官。在古代,馬不僅僅是一種家畜,更是一種重要的軍事物資。因此,「司馬」也不再是簡單的弼馬溫,而是一種高級軍事長官,主管軍隊。在漢代,「司馬」和「司徒一樣」,曾作為「三公」之一,但在東漢光武帝時期,地位被同樣是軍事長官的「太尉」取代。不過,這並不代表「司馬」這個官名退出歷史舞台。不止是中央,地方官也同樣可以設「司馬」一職,來協助自己管理軍務乃至民務。唐宋時期,「司馬」正式成為地方佐貳官,白居易所擔任的「江州司馬」一職,就屬這種性質。此外還有一些軍隊中協理軍務的「行軍司馬」,也是司馬一職的發展。在明初期,朱元璋曾設樞密院,以司馬為左右都督的佐官,後來隨著樞密院的廢置,司馬也逐漸消弭於史冊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周朝官職逐漸成為一種禮節性的存在,這並不代表它們失去了影響力。周朝的「六官」,曾在北朝時西魏權臣宇文泰的手中得到復興,後來在北周的漢化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一直沿用到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日後也逐漸成了對六部尚書的尊稱。「天官」和「冢宰」用以尊稱主管官員考核吏部尚書,「司徒」尊稱主管財稅戶籍的戶部尚書,「宗伯」尊稱禮部尚書,「司馬」尊稱兵部尚書,「司寇」尊稱刑部尚書,「司空」尊稱工部尚書。


明嘉靖年間吏部尚書王國光獲賜牌匾,即是「天官上卿」,如今位於天官王府景區內。攝影/老探664,來源/圖蟲創意


秦漢:內外有別


秦漢時期的官名,一部分延續了周朝的叫法,還有不少自己的新創。


對於秦漢時期的官制,最熟悉的說法是「三公九卿」:「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中丞;「九卿」是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和治粟內史。翻翻《漢書·百官公卿表》,搞懂這十二個官職並不困難:丞相總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中丞負責監察;九卿里,奉常主管禮儀,郎中令掌管宮廷門戶,衛尉主管禁軍,太僕主管車馬,廷尉管司法,典客負責招待外賓,宗正負責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賦稅。


這些官名中確實有些不太好理解,但按字義拆分一下,也不難看明白。「奉常」的常,就是典的意思。「奉」,甲骨文字形乃是一雙向上托舉的手。什麼人能把國家的儀典捧在手裡?自然就是禮儀官了。至於「衛尉」和「廷尉」這對「雙胞胎兄弟」,雖然名字裡都有「尉」,管理的事務卻千差萬別。「尉」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個拿著熨斗的人,後來多做軍官名,所謂「武力說服」。因此「衛尉」和「廷尉」,多少都與軍隊相關。而「廷」字,在古代有平的意思,意即斷獄必須公平公正;也有說法認為古代決獄都得在「廷」中當眾進行,因此管理此事的官員被叫「廷尉」。


翻開《史記》《漢書》,我們很可能被各種奇奇怪怪的官職撞一趔趄:漢武帝晚年的四位顧命大臣,都曾任過「侍中」一職,這是什麼職位?


西漢時期重要的文學家揚雄曾擔任過給事黃門侍郎一職,這又是什麼官?


東漢末年把持朝政的「十常侍」,又是什麼官職?


這些名字裡帶「侍」「中」「黃門」的官職,都是皇帝的近臣,負責皇帝的起居,為皇帝決策提供參考。有一種誤解,認為這些官職都是由宦官擔任的,其實不盡然。他們只是相對於外朝的「三公九卿」,更貼近皇帝的日常生活,因此由朝臣擔任也不意外。尤其在漢武帝之後,漢武帝之後,為了削弱相權、擴大君權,這些皇帝的侍從官逐漸從內廷走向外朝。比如尚書令一職,原本是皇帝內廷的官員,後來逐漸取代丞相的地位,又被原在內朝的中書令壓制。二者後來發展為「三省」的一部分。至於同為三省的門下省,原為漢代的侍中寺,亦是內朝官。


這三個由內朝官發展而來的官職,在唐宋時期一直分掌著宰相的權力。直到元代,並三省為中書一省。明代徹底廢除中書省,「三省」不復存在。但許多內官名仍然保留下來,比如六部的長官「尚書」和佐貳「侍郎」,以及在內閣中工作的「中書舍人」,都是這些內朝官的歷史遺蹟。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太子出行的儀仗,足見百官。來源/《懿德太子墓壁畫》


唐宋元明:最難懂的是言官


時間走到隋唐,對於官名的創設大多沿用了前朝陳例,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官職都能被輕鬆理解,比如各朝各代的言官們,就有著各類奇怪的名字。


最早也最常用的監察官名,大概可以上溯到「御史」。乍一聽這個名字,可能會以為這是史書修撰官。這個直覺其實是對的,因為御史最開始的職責,確實是記史的。不過可別小看了這份工作,因為記錄史書必須秉筆直言,對於君王的過錯也不能諱書。倘使君王本身荒淫無道,那史官一定會「把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君主們往往非常在意史書的記載和評價,從而一定程度上約束自己的行為,「御史」便也逐漸從記錄史書的官員,向監察官員轉變。歷朝歷代都會設御史做監察工作,比如秦代的御史中丞、漢代的御史大夫、唐宋的御史台、明清的督察院左右都御史。但對於日漸龐雜的王朝事務,單一個御史已經不夠用了。而且御史一開始確實可以監督君王,但在發展過程中,工作重點還是放在了監察百官上。為了糾正君主的得失,一些特別的言官名被創造了出來。


唐代主要的言官,就是杜甫曾經擔任的「拾遺」一職。這個官名的意思可不是指跟在皇帝身後撿東西,而是在皇帝身邊、幫皇帝的決策「查缺補漏」的人。「拾遺」在唐代正式成為一種官職,分屬門下、中書兩省,和另一官職「補闕」一起,形成了唐代的諫官。


宋代的言官名,看起來就比較好理解。宋朝時設諫院,含諫官六人,分別是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和左右正言。把「諫」字直接放在官名里,足以體現其為國直言的重任。


影視劇中的宋代諫官。來源/電視劇《清平樂》截圖


而明代的言官官名,就比較不太好理解。作為明代言官體系的一部分,「六科給事中」的名字時常出現在史書中,官職雖小、權力卻大,上可封駁皇帝詔書,下可監察六部尚書。可這個名字究竟是怎麼來的?秦漢時期,「給事中」並不是一種官名,而是一種權利。當時的大夫、三公、將軍等,如果加號「給事中」,就可以「給事宮禁中」,進入皇帝內廷,供皇帝諮詢,為政事提出建議。之後這項權利逐漸分化出來,在南北朝時期成為一種諫官,隋代改稱給事郎,唐復稱給事中,乃是負責審核的門下省重職。後來隨著門下省的名存實亡,給事中也不再設置。直到明代,這個官名才又被拿出來,成為監察六部事務的言官。


介紹了這麼多官職的命名方式和由來,相信大家在史書中遇到不了解的官名,也能猜得差不多了。不過,真正權威的解釋,還得靠正史中的各類「職官志」,或者典制體史書。你還見過哪些「難懂」的官名?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參考文獻:

[1]何星亮.官名的起源與圖騰[J].西域研究,1991(03):59-64.

[2]王貴民.商朝官制及其歷史特點[J].歷史研究,1986(04):107-119.

[3](清)孫詒讓撰.十三經清人註疏 周禮正義 第1冊[M]. 北京:中華書局, 1987.12.

[4]漢書[M]. 中華書局 , (漢)班固 撰, 1962


END

作者 | 瀟湘水冷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微信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