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申請專利,實體SIM卡即將成為歷史?

第一財經 發佈 2022-12-02T22:40:02.898554+00:00

本次公布的專利描述了一種蜂窩服務轉移機制,這種機制允許未來用戶在不前往營業廳的情況下自行在手機上實現實體SIM卡到eSIM轉換。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披露,11月29日,蘋果公司「設備上物理SIM到eSIM轉換」專利公布。本次公布的專利描述了一種蜂窩服務轉移機制,這種機制允許未來用戶在不前往營業廳的情況下自行在手機上實現實體SIM卡到eSIM轉換。

消息一出,「實體SIM卡即將成為歷史」的聲音再次出現在網絡上。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白晟昊告訴記者,儘管eSIM的相關技術相當成熟,但是這項技術要想在國內真正推廣,還需要得到相關法律法規和本土運營商的支持。

蘋果試水eSIM

目前蘋果在北美銷售的iPhone14系列產品已經支持eSIM技術,這項專利直接省去了用戶聯繫運營商或者前往線下門店的功夫。對於用戶來說,全面eSIM化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成為運營商的用戶,或將不再需要線下業務辦理。

白晟昊告訴記者,目前eSIM是未來的大趨勢,從硬體的角度來看,eSIM技術能夠幫助生產商減少在手機機體上開槽,進一步提升手機的防塵和防水性能。另一方面,eSIM卡的本質是晶片,相比實體SIM卡來說能夠為手機主板節省一定的空間。此外,傳統SIM卡手機被竊時,竊賊可以很簡單地盜取卡片使用,而eSIM卡手機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CIC灼識諮詢合伙人趙曉馬表示,eSIM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的數字營銷的手段,比如來自社交網站短視頻營銷等,了解到運營商的套餐方案,並可以輕鬆便捷地更換套餐。這樣的體驗更容易被數位化時代的年輕人接受。

目前已經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eSIM體驗。小紅書博主「路曼曼」表示「激活的時候,只要把舊(iPhone)手機和新手機並排放在一起,系統就會提示『是否要轉移手機號』,點擊確認後手機號就會以eSIM的形式轉到新手機上。」

在今年八月底美國大型電信運營商T-Mobile US宣布將通過eSIM向用戶提供為期三個月的免費網絡試用服務後,美國另外兩大運營商也加入了搶奪用戶的行列之中。

電信運營商Verizon隨後宣布將向潛在用戶提供在註冊簽約前免費試用Verizon網絡的服務。近日,AT&T也宣布通過其Cricket預付費服務提供類似試用服務。

從產業鏈來看,eSIM主要涉及CA認證機構和相關晶片廠商、平台供應商、電信運營商、eSIM終端以及模組廠商。華西證券的研報顯示,過去運營商掌控著SIM卡的定製和發行,而現在一些終端客戶可以簡化與運營商對接的流程,甚至直接找到晶片廠商。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多家企業在eSIM技術方面都有布局。其中紫光國微(002049)子公司紫光同芯多次中標eSIM晶圓採購大單,東信和平(002017)、恆寶股份(002104)、天喻信息(300205)等公司在eSIM產品和相關安全通信模組方面都有布局。

技術普及尚需時日

eSIM卡概念由來已久,相應技術也相當成熟。其實,國內三大運營商都曾在eSIM卡領域過試水。早在2018年3月7日,中國聯通就率先宣布在6座城市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同年6月和10月,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相繼宣布開通「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至2018年10月底,三大運營商eSIM業務均已展開布局。

近日,工信部在回復網友提問中表示正在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可攜式計算機及智慧型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後,將擴大該技術的應用範圍。不過就國內目前狀況而言,無論是「一號雙終端」還是「攜號轉網」都尚未擺脫對於實體卡的依賴。即便是看似擺脫了SIM卡的智能手錶也需要用戶單獨持有一張實體卡。

上海一家電信營業廳的業務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來營業廳諮詢eSIM卡的業務的顧客中有多半是詢問如何在智能手錶上開通eSIM卡的,也有一小部分顧客諮詢過如何在一台手機上把SIM卡轉成eSIM卡的。

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對記者表示,要想在中國手機市場上推廣eSIM技術,通信運營商是必須要過的一關,而其中首要考量的是安全問題。「中國通信運營商對於信息安全的標準要嚴於歐美市場,這也是eSIM目前在中國市場沒有廣泛推廣的原因之一。」

趙曉馬告訴記者,eSIM的推廣是必然的趨勢,因為運營商看到了eSIM推廣和賦能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生態的繁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運營商必然會遇到諸如:用戶黏性下降、失去業績突破的新增長點等問題。「這其中既需要運營商提升素質、對用戶開展使用教育,也需要政策法規進行配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