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殺一切,自成生態,獨木成林的榕樹究竟有多厲害?

半桶 發佈 2022-12-03T03:55:45.129602+00:00

一棵樹能撐起一個生態,巴金先生筆下《鳥的天堂》描述的正是這樣一副場景。文中描寫的「天堂」,就是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一棵大榕樹,該榕樹的樹冠面積約15畝,能容納上百人同時乘涼。在整個自然界中,也只有榕樹擁有這種獨木成林的本領。

一棵樹能撐起一個生態,巴金先生筆下《鳥的天堂》描述的正是這樣一副場景。文中描寫的「天堂」,就是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一棵大榕樹,該榕樹的樹冠面積約15畝,能容納上百人同時乘涼。在整個自然界中,也只有榕樹擁有這種獨木成林的本領。

一顆榕樹投下的陰影面積,可以達到上萬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的大小。圍繞著榕樹,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有小鳥,有哺乳動物,有各種植物,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中的主導者,就是榕樹。

榕樹主要生長在熱帶雨林地區,而熱帶雨林茂密的背後,是各種生物殘酷的競爭。在一公頃雨林中,就能找到超過4萬種昆蟲、800多棵樹木和1500多種其他植物。

你可能會說雨林地帶氣候適宜,降水豐沛,土壤肥沃,適合動植物的生存。但透過繁華的表象深入進入,你卻能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人們以為雨林厚厚的落葉下面,必然是營養豐富、疏鬆肥沃的土壤。但事實上,雨林下的土壤,不僅不夠肥沃,甚至是異常貧瘠的。這是因為雨林中的降雨特別充足,過多的水分流過土壤後,就會產生淋溶現象。

土壤中的磷、鉀、鈣、鎂等植物所需的元素會溶解到水中,隨著土壤水分的下滲流失到地下水和河流中。土壤里剩下的物質,都是溶解度更低的鋁和鐵的氧化物。

正是因為這些氧化物的存在,讓熱帶很多地區的土壤呈現紅色或者淺黃色。這些物質不僅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如果它們的含量超過一定的限度,還會對雨林的植物產生毒害作用。

在熱帶雨林中,氮、磷、鉀這類植物大量需要的元素,基本上只存在於活著的植物、枯木和腐爛的葉子當中,土壤總是保持貧瘠的。

而榕樹,卻是這場地面營養競爭最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而且榕樹的目標不僅僅是活下來,而是要達到獨木成林的狀態。

那麼榕樹究竟憑藉什麼能力,讓自己在土壤貧瘠、競爭激烈的熱帶雨林中,長成獨木成林的狀態呢?

長出無數氣生根,攝入能量

任何生命生長都需要能量,樹木生長自然也離不開水源和養分等,榕樹長成足球場那麼大,僅僅依靠最原始的根系是無法養活的。

那麼榕樹靠什麼攝入足夠的能量來維持如此大的生命規模呢?

如果你親眼見過榕樹,一定能看到榕樹的樹枝上,有數不清的一根根的像樹藤一樣的鬚鬚垂下來,有粗的,有細的,這其實是榕樹的氣生根。

氣生根就是從榕樹枝幹上萌發出來,然後一直往下長,直到長到夠著下面的土地為止。一旦氣生根觸碰到地面,它們就會立即像真正的根系一樣扎進土裡。

之後,氣生根會越長越粗,鑽入地下的部分會發展成真正的根系,而裸露在地面的部分會發展成樹幹。這根氣生根不僅能從地下吸收養分,還能起到支撐作用。

一棵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的榕樹,大約有4000根已經起到支撐作用的氣生根。榕樹的樹冠非常大,總重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單靠原始樹幹是無法支撐起如此規定的樹冠的。

但有了氣生根的分擔,平均算下來,每一根氣生根,只需要承擔2.5平方米左右的樹冠的重量,這對強壯的氣生根來說,根本不算事兒。

總之,榕樹就是依靠數量龐大的氣生根來攝入養分,以及分擔支撐整棵榕樹的樹冠重量。

絞殺其他植物,搶奪資源

氣生根解決的是榕樹能量攝入以及樹冠支撐的問題,這都是榕樹自身的問題。榕樹想要的不僅僅是在雨林中立足,它還想獨木成林,獨占一大片資源。

但是其他的樹木可不會輕易就把寶貴的生存資源拱手相讓。只要是適合樹木生長的地方,必然會長滿各種各樣的樹木。不可能有一塊地方,專門空出好幾個足球場的空間,來供一棵榕樹生長。

那麼,榕樹是如何從一株幼苗長到占地上萬平方米規模的呢?這就是榕樹的第二個本領:榕樹把阻擋它生長的樹木全都殺死了!

植物學家通過觀察發現,榕樹的氣生根在生長過程中,一旦觸碰到外界的物體,就會立刻改變生長方向。

如果它們的氣生根觸碰到左邊的物體,就會向左邊彎曲;如果觸碰到右邊的物體,就會向右邊彎曲。這種特性讓榕樹的氣生根會有一種纏繞住觸碰到的物體的傾向。

在孟加拉國、泰國還有我國的雲南地區,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佛塔,外面被榕樹的根繫緊緊地包裹著,形成「樹包塔」的奇觀。

這可能是因為榕樹的種子隨著小鳥的糞便落到了佛塔的縫隙里,種子發芽生長,經過很長時間後,就長成了樹包塔的樣子。如果這是一粒其他樹木的種子,頂多會在建築物上長出一棵小樹苗來,而榕樹就完全不同了。

它的根系扎入佛塔的縫隙之後,它的枝幹上還會持續地長出氣生根。這些氣生根一觸碰到佛塔,就會向著佛塔彎曲,把整個佛塔抓住,並且向內包裹起來。

如果被榕樹的氣生根觸碰到的東西不是佛塔,而是一棵小樹呢?可想而知,小樹當然也會被氣生根全面地包裹起來。隨著這些氣生根逐漸變粗,很多小樹由於生長受到限制,就被活活地勒死了。

有一種叫絞殺榕的松樹,它們的種子會會隨著蝙蝠的糞便進行傳播。絞殺榕的種子一旦發芽,就會立即長出根系,一路向下尋找土壤。

絞殺榕一旦紮根成功,就會長出大量的氣生根,把旁邊的大樹牢牢纏住。這些氣生根扎入土壤之後,就會影響大樹的根系生長,掠奪它們土壤中的養分。

另一個方面,絞殺榕的枝葉還會把大樹當作梯子,像藤蔓一樣一直向上生長,直到爬到比大樹更高的地方,去掠奪雨林當中另外一項重要的資源——陽光。

在絞殺榕裡應外合、上下夾攻的瘋狂攻勢下,被包裹的大樹常常會因為營養不良而死去。因此,絞殺榕也得了個殺手樹的惡名。

其實類似榕樹的絞殺現象十分常見,比如牽牛花、豌豆之類的植物,它們都長有蔓藤,這些蔓藤在接觸到物體時會將其纏住,一方面方便自己攀爬,另一方面則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

只不過牽牛花、豌豆之類的植物壽命太短,還沒有對其他植物形成絞殺作用,它們自己就已經凋亡了。而榕樹的壽命夠長,它的氣生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壯大,當被絞殺的植物發現榕樹氣生根的企圖時,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

總之,榕樹憑藉氣生根的絞殺作用,把阻擋它生長的植物全都慢慢纏住並殺死,氣生根可以說是榕樹搶奪地盤,爭奪資源的武器。

形成板根,穩定整棵榕樹

榕樹生長所需養分來源有了,生長空間也搶來了,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穩定性的問題。

榕樹的體量如此之大,它可能不怕沒有陽光,也不怕其他植物的競爭,但會害怕大風。試想一下,一旦有超級大風颳來,那麼榕樹會不會輕易被刮斷,甚至掀翻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的氣生根還有一個功能,能讓整棵榕樹非常穩定地固定在地面上,不懼風雨。當然了,僅僅靠氣生根的原始狀態是不夠的,因為最開始的氣生根很細,即便是長粗了,相對來說也是細長的樹幹。

我們來看看氣生根是如何讓自己擁有固定整棵榕樹的能力的:

前面一部分我們介紹了氣生根的絞殺作用,它在生長過程中遇到其他物體就會改變生長方向,其實這一特點同樣適用於氣生根遇到榕樹自己,它們會自己跟自己纏繞起來。

數量眾多、相互觸碰的氣生根纏繞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長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加粗壯的結構。這個結構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就會四下散開,形成向四周輻射的木板狀側根,這就是板根。

板根的形態特別像火箭底部的尾翼,可以牢牢地把榕樹支撐柱,不會左右晃動。即使是颱風來襲,榕樹也可以穩穩地固定在地面上,不會被吹倒。榕樹越老,它的板根就會長得越高。一些古老的大榕樹,它們的一個板根就能長到3米多高,綿延十幾米長。

所以說,榕樹的穩定性問題是依靠氣生根演變而來板根來解決的,板根的存在讓榕樹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任由風吹雨打也不會被掀翻。

結束語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了,榕樹之所以能長到如此規模,能做到獨木成林,全都是因為氣生根的存在。

氣生根變化多端,既能增加能量的攝入,為榕樹提供支撐,又能絞殺其他植物,為榕樹搶奪資源,還能演變成板根,增加榕樹的穩定性。

另外,獨木成林、絞殺一切以及板根迷宮,榕樹的這些特徵已經深深地改變了周圍的環境。不僅越來越多的小動物會以榕樹為家,還有鳳梨、蘭花、松蘿等數量龐大的植物也在榕樹上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

榕樹從一個獨霸一方的壟斷型企業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能夠容納多種生態的開放平台,實現了與周圍動植物的密切共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