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袁軼:中國首艘豪華郵輪的數位化攻堅者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2-03T17:05:15.821224+00:00

做好航運人才服務,講好航運人才故事,上海在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路上,無數航運人在航運領域無悔創行,乘風破浪。在2022上海航運人才服務季期間,推出系列人物採訪,帶領大家感受航運人物在各自領域創行突破的經歷。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招聘進行中!

做好航運人才服務,講好航運人才故事,上海在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路上,無數航運人在航運領域無悔創行,乘風破浪。在2022上海航運人才服務季期間,推出系列人物採訪,帶領大家感受航運人物在各自領域創行突破的經歷。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招聘進行中!

歡迎點擊連結

加入外高橋造船

中國領先 世界一流 2023屆校園招聘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袁軼:

中國首艘豪華郵輪的數位化攻堅者

數位化時代的星辰大海遠比想像中浩瀚,各行各業逐夢啟航之際,或許能遙望到一些數位化開拓者早已「直掛雲帆濟滄海」。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信息總監袁軼就是這樣一位乘風破浪的先驅,他帶領著80多人的高精尖團隊如同一座數位化燈塔,守望著中國航運業的蓬勃創新業態。如今,中國首艘豪華郵輪的建造就是一個停泊於咫尺之間的夢想。

建造中國首艘豪華郵輪

袁軼於199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面對技術工作的枯燥繁瑣,他沒有絲毫倦怠,以一腔飽滿的研究熱情投身船舶業,這一堅持就是20餘年。在進入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之前,他紮根滬東中華船廠深入船舶建造現場,在實際生產中聯繫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袁軼很快成長為船舶製造的技術能手,並且在現場工作中對信息化業務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在滬東中華的信息技術研究所刻苦鑽研,跨領域學習新知識,通過一系列軟體的設計和開發,極大改善了整體流程設計工作。從造船工程到信息化、數位化開發設計,這也是袁軼個人的第一次成功轉型。在他看來,數位化是一種融合,除了打下船舶知識的堅實根基,「數位化的未來是基於新技術、新體系和創新思維方式,與造船業務的深度融合,來推動我們造船的整體業務轉型。」對於數位化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袁軼深諳此道。他介紹,如今外部對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自己相應地也會對數位化轉型要求不斷提高,才能與一流技術接軌。如今擔任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兼信息部部長,他對人才有著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對船舶業務的了解,二是創新思維的能力,三是對IT技術的實現能力。唯有三點整體結合,才能快速落地和推進項目。

數位化轉型道路就像一場磅礴遠征,前行中需要披荊斬棘的力量。目前,袁軼正帶領圍繞中國製造2025,開展公司智能化船廠整體規劃和信息化落地,聚焦中國首艘豪華郵輪的設計建造,帶領團隊進行信息化規劃和系統落地,構建新型造船模式。通過持續研究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業務整合、流程優化、技術實現、應用推廣等方式,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數位化航運持續在發展

袁軼負責中國首艘豪華郵輪信息化規劃及系統架構研究,帶領團隊打造了基於豪華郵輪的新一代智能製造雲平台SWS Time的建設,按照「1+5+n」的方式推進外高橋整體數位化轉型。即以數據為核心,實現一體化設計、打通供應鏈協同平台,構建生產要素的全連接,打造一體化移動應用使工作更簡單,構建數據分析幫助企業實現智能決策,提升運營管控水平。

「我們的數位化轉型,是從關注企業內部開始。」袁軼介紹,目前他們開始從內向外延伸,他們打造了供應鏈平台,對於供應商的突發情況可以及時預警,幫助生產提前發現並解決問題。他們還打造了外高橋造船智慧廠區,實現廠區一臉通行。同時改變了設備的管理方式,讓自動化數據也參與到了流程變革,實現了基於二維碼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了更好地利用數據,打造了一體化移動應用平台,各級管理者通過手機移動端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公司運營情況信息並處理相應流程。

從2018年提出構想並穩步推進的「1+5+n」方式,是支撐我國第一艘整個豪華郵輪的重要載體。而其中的n,被賦予了包括5G、物聯網等更多高新技術的未來運用前景,是支撐整個外高橋數字藍圖的基礎,也是袁軼攻堅克難的一個個目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