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邢台,從京畿之門到邢襄之門

丹楓飛雲 發佈 2022-12-03T17:05:46.760089+00:00

「京」指的是北京,「畿」指的是河北,河北因為拱衛京師,在明清是直隸,今天河北省雖然沒有直隸之地位,但是京畿之地的角色沒有改變。

文: 丹楓飛雲

「京」指的是北京,「畿」指的是河北,河北因為拱衛京師,在明清是直隸,今天河北省雖然沒有直隸之地位,但是京畿之地的角色沒有改變。

保定在明清時期為保定府,是京畿直隸地區的首府,被稱作北京的南大門,邢台在明清時期為順德府,是河北建城歷史最久的城市,京畿南部地區的要府,在明代直隸八府與清代直隸十一府中,大部分府城已經凋落為縣級甚至鎮級,唯有這兩個府自明清延續為地級市,是河北省真正的歷史之城,雖然現代靜默在眾多新興城市石家莊、唐山、邯鄲、廊坊中,仍然屹立不倒堅持訴說著往日的輝煌和明天的希望。

古老的中國南北御路,從順天府到保定府城,經正定府城到順德府城,再向南就是彰德府城了,自古以來,都是太行山前的要道,俗話說,府到府,二百五,這幾個府城,基本是這樣的距離,這條路走了千百年,應該很順,各府名字都是有講究的,你看這順天又順德,保定又正定的,顧名思義,走這條路肯定就是「順,保證(正)順,順天又順德,不順不要錢」。

近期,邢台和保定這兩個古老的府城,也是合作不斷加強,友誼也在不斷進步中,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與邢台職業技術學院強強聯合組建了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成為河北省三所職業本科院校之一,長城汽車又入股邢台長征汽車,打造新能源重卡的新天地,保定農大的李保國教授更是紮根邢台,開闢了太行山發展新道路,說起來,這也是邢台沾了保定的光,保定教育和產業發展一向很好的,向外做一些輻射到邢台,總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都說邢台離省會近,沾省會光,實際上,省會空擁有高等教育院校四五十所,卻一所也捨不得輻射到外市去,邢台寧晉曾經祈求和爭取了好久,也是被師大匯華學院、鐵大四方學院耍的團團轉,結果卻一無所有,在產業上,省會還需要邢台冀中能源反輸血華藥、河北航空,邢台晶龍反輻射石家莊新能源產業,邢台紅星汽車也曾經借給石家莊雙環汽車整車生產資質,相比之下,邢台當然更喜歡保定式的合作與輻射,至少在扶貧、教育和產業發展上,邢台與保定的合作,對邢台起到了有益的支持作用,這也是保定對河北省的整體均衡發展做出的貢獻。

在當代保定和邢台兩城中各有一座門的雕塑,一座稱作京畿之門,一座稱作邢襄之門,今天就來欣賞一下河北省這兩個古老的府城不約而同,同時修建「門」這樣的雕塑,蘊含著怎樣的內涵和期望。



保定府——京畿之門

京畿之門,位於保定東站廣場中央,雕塑高16.8米,東西跨度7米,南北跨度13米。

京畿之門主體為現代造型,11米的古城圓拱門為古城門造型,剩餘空間連接由「窗」連接。整個雕塑營造出了厚重的歷史感與蓬勃向上的時代氣息。

命名「京畿之門」意在強調保定市拱衛京師的特殊地位和京畿地區的代表門戶。在軍事地理學和地緣政治學上,保定府重山西峙,群川東匯。宣府、大同為之屏障,倒馬、紫荊為之阻隘。聯絡表里,翊衛京師,誠重地也。在昔河朔有難,保定恆先受之。自唐天寶之季,迄宋靖康之年,清苑左右,大抵皆戰場矣,宋置保塞軍,為備邊要地。蒙古取幽燕日,勁卒搗居庸,北拊其背,大軍出紫荊,南扼其吭。郡於兩關,若左右臂。然東西互發,如風如雨,兩路之兵,可使形格勢禁,自為解也。燕王朱棣昔日曾曰: 保定股肱郡,脫有不虞,即北平危矣,府居三關之中謂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也,形勢適均,緩急可賴。國家特設重臣駐守,平時練將訓兵,肅清畿甸。一旦有警,則禁旅不驚,折衝立奏。誠三輔之長城,兩邊之內險也,即便今日保定仍是駐軍大市,昔日駐保38軍萬歲軍之名遠揚,保定軍校,近代赫赫有名,可見保定在軍事地理上之重要。

保定是歷史文化名城,有一千多年歷史,以前為保州、保定府,清為直隸(今河北)省城。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市內擁有眾多古蹟,為河北文物第一大市。保定市高等院校眾多,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等為保定市增添了青春活力。


保定地緣上稱「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

順德府——邢襄之門(邢鼎)

邢襄之門, 即邢鼎,又稱邢之門,位於邢州大道東,高速公路下道口,高22.6米,主體為剪力牆框架結構,由三個門扇形的立柱組成,間隔120°,從那個角度看,都像是個正在緩緩開啟的兩扇門,因此被俗稱作邢之門、邢襄之門,同時,又像是個三足之鼎,托起邢台三千五百年厚重歷史的輝煌,因此,叫邢鼎。

邢襄之門在設計上採用外立面干掛石材的雕塑方法建造。三個門扇形的立柱都有兩面,其中一面的上部用黃鏽石拼出一個「邢」字輪廓,代表「邢台」,另一面的上部用黃金麻石材。
邢台是五朝國都,古稱襄國、邢州、順德府,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從保定府到順德府,距離五百里,中間隔著一個正定府,即今天的正定縣,從京城向南方的南北大御路上,在直隸省內只經過這三個府。

浮雕則有定都邢台三位著名君王——祖乙、邢侯、石勒。「祖乙遷邢」、「邢侯封國」、「石勒定鼎」銘刻在邢台青史的三個輝煌時期。

在軍事地理和地緣政治學上,順德府(邢台)西帶上黨(長治),北控常山(石家莊),河北之襟要,而河東之藩蔽也。後趙右侯張賓認為:襄國(邢台)是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得而都之,霸王之業也。自是幽、冀多故,輒爭襄國。唐以昭義一鎮(含邢台),控御河北,而邢州尤為山東要地,雖強梗如鎮(正定)、魏(大名),猶終始羈縻者,以邢州介其間,西面兵力,足以展施也。邢州不守,河北之勢盡折。(這句話是說唐代河朔三鎮雖然想獨立但始終不敢大大方方獨立而只能維持名義上歸屬唐朝的原因,就是因為邢台插在其間,當時河北各地均有叛立之心,僅有邢台是順從和聽從唐朝皇帝的好孩子,他插在魏州和鎮州之間,使得兩鎮不敢反叛,如果邢台也叛逆唐朝了,那麼河北道就脫離唐朝了。)李忠定公曰:邢州(邢台)與河東之潞州(長治),皆地大力豐。東西相峙,如太行之兩翼。往來走集,道里徑易。從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陘,可以直搗太原。從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鄲,可以席捲相、衛(安陽新鄉)。若道慶源(即趙州),而取深、冀(今衡水),越清河而馳德、棣(德州東營),如振裘者之挈其領也。此韓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齊;石勒據之,因以併吞幽、冀歟。

建國後,邢台也是維持較大規模駐軍的城市,曾是抗美援朝第三兵團的休整地和大後方,昔日駐邢海航第三師是海軍航空兵三個遠程戰略轟炸師之一,駐邢79師是威名赫赫的中國十大王牌師,抗美援朝時,與美軍王牌陸軍一師對抗,讓對方吃盡苦頭,駐邢235旅是中國五大王牌步兵旅之一,是幾個重型機械化步兵旅之一,邢台還曾是秦基偉的抗美援朝千歲軍十五軍(屬第三兵團)的娘家,可見邢台之重要。

在明清時期,順德府是直隸地區南北御路上最南端的一個府城,順德府知府曾多次承擔恭送東南亞國家的使臣離京回國的任務,送使臣在直隸境內走完最後一程,算是全了禮儀之邦的美名。


順德府(邢台)在地緣經濟學上被稱作「九省冠蓋通行之路,百產菁華聚會之區,煙火萬家,客商輻輳,畿南重鎮,天府娩雄」。


邢鼎的北面綠地上,立有一塊由邢台市人民政府撰稿的《邢鼎記》石碑,其銘文曰:

《邢鼎記》

上古之世,邢台先民鑿井而聚,築邑建「井方」之地。後人合「井」、「邑」而為「邢」。
商王祖乙,遷邢建都,迄今三千五百餘年。周王樹藩,始建邢國,周公子孫,獲封邢侯,築台告天,敬德保民,得「元侯」之譽,立國四百餘載。邢姓宗脈由此出,邢台之稱由此立。襄子始都於邢,武靈王決策於邢地信宮,國力日盛,趙國稱雄。秦末戰亂,邢地先為信都後為襄國,趙歇、張耳相繼稱王。後趙石勒,建都襄國,民族融合,北方一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邢地名稱數易,皆為明郡雄州大府,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近代百年,反封建,抗侵略,爭民主,得解放,滄桑大地浴火新生;改革開放,圖富強,謀發展,促和諧,興文明,魅力邢襄欣欣向榮。值此盛世,特樹邢鼎於邢台城之東方,舒天昭暉,光前裕後。為記為銘!









邢州大道西又邢州大道東

邢州大道東轉邢州大道中

邢州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

邢州大道中,車輛如潮湧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