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大結局,靳輔陳潢去世,他們為什麼最終進入河伯廟

馬慶雲 發佈 2022-12-04T08:34:18.004671+00:00

12月2日晚間,電視劇《天下長河》在芒果TV更新出最後一集,正式大結局。多年之後,于振甲發現自己治河的方法是錯誤的,改用靳輔、陳潢的法子。

12月2日晚間,電視劇《天下長河》在芒果TV更新出最後一集,正式大結局。在大結局的內容當中,陳潢先行離開人間。多年之後,于振甲發現自己治河的方法是錯誤的,改用靳輔、陳潢的法子。黃河終於被治理好。于振甲向靳輔請罪,並且獲得原諒。靳輔也最終離開人世。

《天下長河》的最後一個鏡頭當中,年過花甲的康熙進入河伯廟,看到已經被大家供奉起來的靳輔和陳潢。最後的鏡頭,羅晉呈現的角色,表情上是五味雜陳的。角色當時到底有多少想法,確實很有一些層次,喜歡更深刻解讀該劇的觀眾,也一定可以看出很多內容來。角色的多種想法,非本文討論的內容。本文旨在討論,靳輔和陳潢為何能夠最終進入河伯廟,成為河神?

以廟的方式被供奉,是中國儒家認為的人的頂級榮譽。比如,孔聖人,在古代的時候,就一直被供奉在廟宇當中,成為文聖。甚至於可以說,孔聖人代表了皇帝之外的另一極。對於中國的讀書人而言,最終成為聖人,被供奉,其實就是成為了皇帝之外的另一極。而且,這一級往往是更加具備榮耀價值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級,是不受皇帝操控的,甚至於是皇帝越反對,民間越推崇的。靳輔和陳潢,如果沒有晚年的遭遇,而是一直能夠治理黃河,並且最終成功的話,他們可能不會獲得民間那麼大的廟宇供奉的待遇。其實,正是康熙拿掉了靳輔和陳潢,用了于振甲,才證明了靳輔和陳潢的偉大,最終成就了兩位河伯。當然,河伯廟其實只是一個表象特徵。

真正的內里,是靳輔和陳潢獲得了「中國歷史精神」的認可。咱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當中,是最重歷史的。而歷史精神,則是一種歷史在變化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正確態度。最終歷史如何「記這一筆」,是尤為關鍵的。同時,中國歷史精神又不僅僅提供歷史內容,而是把這些內容當作後人的參考。中國歷史精神這一級,也是不受皇帝操控的。這是中國文化自身塑造的這一級。

靳輔和陳潢,他們不是為做官而存在的。他們的人生當中,真正的志向,是治理黃河。而黃河,不是為某個皇帝而生的,而是為全天下而生的。這個天下的概念,又不僅僅是人的概念,更是地理山川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儒學當中,便已經對「天下」這個概念有了明確的界定,認為這個概念是遠遠大於朝廷概念的。靳輔和陳潢,因為治理黃河,所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當中的天下的大概念,進入到了朝廷之外的另一極當中。

也只有進入到天下這個概念當中,靳輔和陳潢才有可能成為皇帝之外的另一極,成為河伯,進入廟宇。在中國的古代社會當中,要在朝廷之外開出新的一級來,是非常難的。甚至於可以說,靳輔和陳潢的成績,其實也是和朝廷共生的。而最終,這種共生關係必然會以悲劇收場。靳輔和陳潢如此,進入廟宇的岳飛,也是如此。因為這個悲劇的收場,所以人們才願意把他們供奉為另一極。

《天下長河》這部電視劇,以治河故事為藍本,講的還是人的故事,是各色各樣的人,如何生存的故事。他們當中,有很精明的,也有假裝愚鈍的,更是有勵精圖治的。但是,向靳輔和陳潢這樣的乾淨人,很少。這兩個人,是沒有手段的。而生活當中,我們又太多的人以「有手段」為榮。該劇歌詠的,正是這種沒有手段的人生純粹感。

我一直覺得,陳潢這個角色,其實就是會治河的賈寶玉。而看完了《天下長河》之後,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更多的陳潢成長起來。同時,我們自己,能否在這部電視劇的壞人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呢?我們是否應該努力成為陳潢,即便無法成為,也不要成為那個阻礙陳潢們生長的人呢?(文/馬慶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