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動線走進北京天文館:用現代科技觸摸宇宙

首都之窗 發佈 2022-12-04T19:39:45.103751+00:00

日前,西城區科協的科普新動線打卡活動又出發了。這次,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協作中心的張少楠來客串科普准達人「西小科」,來到北京天文館參觀體驗。

日前,西城區科協的科普新動線打卡活動又出發了。這次,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協作中心的張少楠來客串科普准達人「西小科」,來到北京天文館參觀體驗。回顧從8月份開始的西城區科普新動線活動,西小科已陸續帶著大家參觀了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及普天德勝科技孵化器。這次西小科將走進北京天文館,體驗科技的魅力,走近宇宙的奧秘。

首先,北京天文館副館長、西城區科協副主席(兼)齊銳給西小科簡單介紹了天文館的概況。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於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如今的天文館,包含A、B兩個場館以及北京古觀象台,從遠古的隕石到現代的4d星空都能看到,真正做到寓教於樂。

隨後,天文館工作人員萬米洋陪同西小科來到了A館中央的天象廳。據西小科回憶,參觀天象廳的經歷,的確是很多人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那麼,現在我們能在天象廳裡面看到什麼呢?萬米洋介紹,目前的天象廳還是天文館最早開放時的樣子,現在稱為A館。這個天象廳是我國大陸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廳,內部設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學天象儀和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全天域數字投影系統,不僅能為場內400名觀眾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餘顆恆星,高達8K解析度的球幕影像,還能實現虛擬天象演示、三維宇宙空間模擬、數字節目播放等多項功能。

當西小科還沉浸在A館天象廳里看星星的浪漫感覺中,天文館工作人員李淼又帶著西小科來到了天文館B館。天文館的B館於2004年底正式建成並且向公眾開放,在這裡,參觀者可以用很潮很炫酷的方式去仰望星空,因為這裡有幾個特別的劇場。首先進入的是二樓的宇宙劇場。宇宙劇場內有直徑為18米的標準半球全天域銀幕,能同時為200名觀眾呈現出氣勢恢宏的立體天幕效果,這在我 國大陸是獨一無二的。另外, B館還擁有4D劇場和3D劇場,採用最先進的播放設備和特效設備,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奇妙科普體驗。

工作人員謝優說,除了劇場,B館一樓有大片的開放式區域,就是天文館的展廳。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星星相伴」——紅巨星和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紅色大球代表紅巨星,藍白色的小球代表白矮星,兩顆球體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寓意動態的物質流現象。在展廳中,物質流被設計成了滑梯,觀眾滑行時象徵物質流從紅巨星被吸引到白矮星,在抵達之前有一個環繞白矮星的過程,然後被逐漸吸引到星體表面。這也是展廳中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體驗項目之一。

天文館也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開發出了一些科技看點,如館內劇場播放的一些天文方面的影片,都是由天文館的數字工作室創作而成。據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宋宇瑩介紹,《宇宙大爆炸》就是天文館利用VR技術製作出的影片之一。

一直以來,為滿足參觀者觀星的要求,天文館的大眾天文台可通過望遠鏡遙望星空。天文館古觀象台工作人員寇文介紹說,從古至今,大家都對浩瀚星空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北京天文館還有一座古觀象台,這裡的八件古天文儀器,堪稱中國天文國寶,大家來這裡參觀的過程,也是更多地了解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過程。

齊銳總結說,北京天文館是北京地區成立的第一家綜合性的天文科普、教育及研究機構,經常舉辦天文科普講座、天文夏令營、冬令營等各項活動,編輯出版了一系列天文科普書刊;2019年天文館還成立了科學研究部,研究方向涉及時域天文學、高能天體物理、星系宇宙學、恆星物理、星際介質以及隕石和行星科學等領域。一直以來,北京天文館都在努力向公眾宣傳普及天文知識,致力於讓北京天文館真正成為沒有圍牆的學校。北京天文館歡迎熱愛探索宇宙奧秘的科技愛好者們前來打卡!(陸旅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