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們為何集體撕掉了「偽日系」標籤?

中國國家品牌網 發佈 2022-12-04T23:28:32.355255+00:00

奈雪の茶也要撕掉「偽日系」標籤了?奈雪官方回應稱,更換logo是品牌七周年的升級舉措之一,從12月起,新版logo將在全國門店啟用。

奈雪の茶也要撕掉「偽日系」標籤了?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很多奈雪線下門店都將原本「奈雪の茶」招牌變更成了「奈雪的茶」,英文名「NAYUKI」也改為了中文拼音「NAIXUE」,「去日化」的心思不言而喻。

奈雪官方回應稱,更換logo是品牌七周年的升級舉措之一,從12月起,新版logo將在全國門店啟用。

其實,奈雪更名的事早就有跡可循。今年6月,奈雪的茶關聯公司就曾集中申請了一系列「NAIXUE」商標,分類包括啤酒飲料、食品等。

其近期設計的聯名產品,也都透露出了強烈的「國潮化」的趨勢。從年初奈雪「CUP美術館」將非遺彩繪剪紙作品呈現在飲品杯上,到與熱播劇《夢華錄》聯名,再到成為《蒼蘭訣》獨家茶飲合作夥伴,展示東方美學,等等的這些營銷動作無一不在展現其想要講好中國故事的決心。

雖然名字裡有日文平假名「の」,但奈雪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

此前,其創始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解釋,「NAYUKI」是她早年的網名,創辦「奈雪の茶」這個品牌本意是希望讓更多消費者感悟、欣賞、傳承中國茶文化。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消費者不買帳,認為奈雪是在「打著日系招牌販賣愛國情懷」。

而本次徹底更換中文logo的舉措,可以看作是奈雪正式宣告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作為唯一上市的中國本土新茶飲品牌,歷經7年成長,奈雪擁有了更強大的品牌實力和文化自信,品牌升級也就成為了必然。

奈雪創始人彭心在最近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也表示,希望將奈雪做成一個走向世界的茶飲連鎖品牌,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中國茶,讓茶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彭心也強調,品牌的民族自信非常重要,奈雪的茶會持續探索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產品,接下來也將繼續堅持「國潮化」。

其實,奈雪並非首家撕掉「偽日系」標籤的品牌。在此之前,元気森林、伏見桃山、名創優品、丸美等名字中含有日本元素的品牌都相繼修改了logo。

那麼,在創立之初,這些品牌為何都一致相信「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呢?

究其原因,首先一點就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助長了「假洋牌」風潮。

日本三大地方報之一的《西日本新聞》曾就「為什麼中國商品經常使用平假名『の』」進行過走訪調查。調查的結論是:中國產品或品牌包含日本文字,會給消費者留下「高級感」的印象。

的確,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國內的消費者都比較推崇洋品牌,那些新興的本土品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給自己冠上一個洋名字可以算是條突圍的捷徑。

其次,是文化輸出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觀念。

以日本為例,作為毗鄰中國的發達國家,日本高品質的產品和豐富的文化輸出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年輕一代的生活和消費觀念,日系風成為了大批消費者的心頭好。

如果品牌能夠將日本元素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無疑是將年輕客群與品牌溢價同時收入囊中。元気森林、奈雪の茶等品牌的走紅,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營銷思路。

不過,隨著國貨的崛起,人們對於國產品牌的接納度逐步增高,「偽日系」營銷帶來的早期紅利日益減弱,「假洋牌」正在成為過去時。

此外,名創優品「藝伎公仔」翻車等事件,也為一眾品牌敲響了警鐘。依靠碰瓷的捆綁營銷只能收穫短期利益,想要真正實現長紅,還是需要順應新消費浪潮,講好本土化故事。

其實,日本曾經也和我們一樣有過「崇洋媚外」時期,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開始大肆購買國外品牌。直到進入90年代後,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一批優秀設計師的出現,才成功顛覆了大家對於西方產品的認知。

因此,如今國潮方興未艾,國產品牌也大可不必再走「假洋牌」之路,我們期待看到東方美學與現代品牌理念碰撞出更多絢爛的可能性。


編輯:鞠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