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窮人的卡達豪擲2290億建新城,要建造建築與藝術的國際中心

鳳凰空間 發佈 2022-12-05T08:19:32.066785+00:00

雖說卡達官方並未披露本屆世界盃的最終花費,但結合其政府官員在不同場合的公開發言,一眾媒體機構最終鎖定了一個數據——229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2022年世界盃已經開幕一周了,熱度卻在持續發酵。


主辦國卡達這個人口不足300萬,面積和我國天津一般大的國家,因為財富徹底出圈。


雖說卡達官方並未披露本屆世界盃的最終花費,但結合其政府官員在不同場合的公開發言,一眾媒體機構最終鎖定了一個數據——229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這些錢夠上屆東道主俄羅斯再辦26次世界盃了!



在露天場所裝空調,給球員發巨額紅包,耗資幾百億建新城……對於人均GDP超6萬的卡達來說,這些都是小意思。


有句話叫「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這句話用來形容卡達這個國家,再合適不過,這裡的人人均年薪上百萬,看病養娃全都不花錢,每天的日常生活是開著跑車四處遊玩。


卡達還用建築與藝術,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宣揚著自己的文化與創意,以及打造世界頂級城市的野心與信心。




01

從破敗的小漁村到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


直到20世紀初,卡達的第一產業都是採珠業和漁業,曾經的多哈是海邊普通的小漁村,村舍隨機散落,房屋破敗不堪,直到1971年,卡達才獨立建國,並依靠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成為經濟實力雄厚的能源大國。


短短几十年間,一座座摩天大樓從沙漠中拔地而起,卡達首都多哈已成為國際化大都市,舉辦過第十五屆亞運會、世界貿易組織會議、聯合國氣候大會等諸多國際賽事與會議。



卡達不僅有資源,還有美麗的風景,海灘靜謐浪漫,有人說,「在卡達,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在沙漠裡看海」。



卡達的傳統建築也很有看頭,卡達最有特色的地標之一是法納爾清真寺,它的螺旋塔頂讓人過目不忘,到了夜晚,燈光會讓這座建築更顯獨特。



卡塔拉文化村是多哈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卡達引以為自豪的文化遺產,歌劇院、美術館、畫廊、音樂廳......在這裡匯集,如同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



卡達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現代建築,高232米的多哈塔,造價1.25億美元,還曾獲得CTBUH 摩天大樓獎,它最引人注目的設計是把核心筒偏離塔樓的中心布置,這樣能夠為平面的排布留下更多的內部空間和自由度,塔樓不鏽鋼表面的圖案的設計,靈感源於傳統的阿拉伯窗花,該設計讓塔樓與城市文化相融合。



本屆世界盃,可愛的吉祥物和卡達王子「難過、傷心,卻富有」的表情包,也讓卡達的服飾出圈了。



卡達男性夏季穿白色長袍,冬季穿深色長袍,有藍色、咖啡色、灰色等。頭戴白色、紅色或花格頭巾,上面壓著黑色繩圈。婦女外出活動穿著較為樸素,外罩黑袍,包頭,有的還蒙面紗,也有一些比較開放的穿裙裝,戴白色甚至淡彩色的頭巾。



卡達傳統服裝也成為世界盃場館設計的靈感來源,阿圖瑪瑪體育場外形正是模仿了阿拉伯男子傳統編織帽,該建築還原了傳統帽子的編制感,球場外圍覆蓋著近25000平方米的帶有蕾絲裝飾的穿孔板,菱形的編織網格便成為視覺重點,遠看真的有一种放大版帽子的感覺。




02

為迎接世界盃,卡達用450億美元建了個「雄安」


盧賽爾體育場是卡達世界盃的主場館,該場館呈現出極具中東風格的建築造型,一個金色碗狀的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是卡達為本屆世界盃營造的盧賽爾新城中最耀眼的建築之一。



是的,為了舉辦世界盃,卡達不僅花巨資建設了8座頂配球場,為迎接遊客準備了100多家高級豪華酒店,更是花450億美元,在荒漠裡直接造了個盧賽爾新城。


其實早在2004年,卡達就啟動了修建盧賽爾計劃,新城位於首都多哈以北約15千米處,占地38平方千米,盧賽爾的名字來源於一種生長在卡達的稀有花卉,卡達意圖建造一座「未來之城」,這裡將容納常住居民20萬人、外來移民17萬人、遊客8萬人。


盧賽爾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用盧賽爾城首席項目交付官賈赫拉米的話說,它是屬於卡達人的「雄安新區」。



到目前為止,盧賽爾新城已經完成65%的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後的盧賽爾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供冷系統,天然氣管道網絡貫穿整個城市,智能計量、智能電網、綜合交通管理系統等覆蓋整個城市。


今天漫步在盧賽爾市區,已經完全看不到沙漠的痕跡了。這裡有超市、餐廳、咖啡館、醫療中心、漂亮的海濱長廊。為了對抗高溫,盧賽爾甚至在公園和廣場安裝了室外空調,不少旅遊媒體說現在的盧賽爾已經成為卡達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建造一個世界級城市的偉大夢想,一直在卡達被逐步推進。




03

五座大師級公共文化建築,書寫了「沙漠之花」文化轉型新篇章


從貝聿銘到庫哈斯、努維爾,卡達坐擁多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的作品,有著讓人驚艷的建築奇觀。


1. 皇冠之珠: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封山之作」。為充分體現伊斯蘭建築的本質和精髓,貝聿銘認真研讀伊斯蘭文化,親自前往西班牙、印度、敘利亞、突尼西亞、埃及等地採風。最後貝聿銘大師在埃及開羅的伊本·圖倫清真寺獲得了靈感,創建了這座外觀簡潔、由大塊幾何體疊加而成的建築。



為避免新建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被湮沒在周邊新建的建築群中,貝聿銘特意要求卡達政府建造一個獨立的人工島,將博物館建在人工島上。卡達政府最終同意了他的要求,花巨資修建了人工島,並在道路兩旁種上了棕櫚樹。


這座白色石灰的幾何堆積造型建築,坐落在人工島嶼之上,不同時間照射出的光線,打在牆壁上,折射出變幻無窮的光芒與色彩,在夜幕中,博物館就如同一個蒙著面紗的伊斯蘭少女,婀娜動人。



博物館內部大廳正上方猶如多切割面幾何形的穹頂一頂為聖殿加冕的皇冠,恢弘大氣又神聖,設計用現代方式解構了經典伊斯蘭建築,通過簡潔優雅的排列,營造出肅穆神秘的氛圍。




2. 沙漠玫瑰: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新館由2008年的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沙漠玫瑰」(沙漠中一種結晶礦石)。


一層層白色圓片相互交疊並延展出去,讓·努維爾說:「這個博物館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遊客感受到沙漠和大海。」



建築師以最前沿的建造技術和建築材料,將富於詩意的意象轉化為富有衝擊力的建築空間。每一片圓盤均由輻射狀布局的鋼結構桁架作為骨架,表面則覆蓋玻璃纖維複合鋼筋混凝土板,為了營造出圓盤結構的輕盈之感,鋼結構桁架由圓心逐漸向圓周收縮,使圓盤邊緣像刀鋒般鋒利。




3. 書籍與歷史:卡達國家圖書館


卡達國家圖書館由我們熟知的央視總部大樓「大褲衩」的設計師雷姆·庫哈斯設計,圖書館是多哈教育城中引人注目的存在,建築相當於兩架波音747的長度。



圖書館建築的邊緣仿佛從地面上升起,形成了三條過道,可容納藏書。同時被包圍著的中心三角形空間過道中間穿插著閱讀、社交和瀏覽空間。而書架也是這座建築的一部分,用與地板相同的白色大理石製成,以達成氛圍的統一。



4. 知識的象徵:卡達國家會議中心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由2019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磯崎新設計,以當地「錫德拉樹」為原型的鋼結構支撐起外挑的大屋頂,可為人們提供充足的陰涼,「錫德拉樹」在卡達的傳統中是知識的象徵,也寓意著《古蘭經》中七層天堂中最高的境界。



在大樓外面,人們可以在樹蔭下分享知識和故事;在裡面,參觀者被邀請到會議中心,那裡的一切都是高大的、透明的。




5. 回收建築的典範:阿拉伯現代藝術博物館


阿拉伯現代藝術博物館占地5500平方米,位於多哈教育城內,由法國建築師讓-弗朗索瓦·博丹(Jean-Francois Bodin)從一所舊學校改建而成,2010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建築主體通透雪白,是卡達實踐「回收建築」的一個著名案例,博物館的六千多件藏品涵蓋了從19世紀40年代到當代的阿拉伯藝術。




04

成為藝術大國的野心


借世界盃的東風,卡達一系列藝術項目落地,彰顯出卡達成為藝術大國的野心。


在2022年卡達世界盃開幕之際,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場地舉辦的被稱為「我的靈魂永遠綻放」的大型戶外展覽,該展覽展出了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我的靈魂永遠綻放》《跳舞的南瓜》等雕塑裝置作品,以及其他國際知名藝術家和卡達本土藝術家的40件最新公共藝術作品。



國際知名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也剛剛揭曉了他創作的位於卡達首都多哈的名為「影子在白天的海上穿梭」(Shadows Travelling on the Sea of the Day)最新公共裝置藝術品。


裝置用鋼和玻璃纖維製成圓形和半圓形的支撐件,圓形平台下搭載著鏡面,互相連接的天花板映照著沙漠景觀,構成元素與遊客之間互動,這件藝術作品旨在讓參觀者更敏銳地察覺到身邊環境的美與複雜性,進而提升人們對氣候危機的認識。



為迎接世界盃,卡達早前啟動了公共藝術項目,從人口稠密的公共區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有100餘件作品出現在多哈和卡達其他城市,讓整個國家化身為巨型的美術館。


由美國場域雕塑大師Richard Serra創作的雕塑《東西/西東》(East-West/ West-East),位於卡達Brouq自然保護區,由四塊大鋼板組成,依偎在石灰石岩層之間。



Richard Serra的另一件作品名為「7」,屹立於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公園,高近25米,是對伊斯蘭文化中數字「7」所蘊含的精神意義的一種鋼鐵化的致敬。



藝術和收藏也是卡達這個富裕王國的標籤。


2011年,卡達王室出價2.5億美元將塞尚的《玩牌者》收入囊中。


2012年,英國政府為了留住畢卡索的《抱鴿子的孩子》,設定了出口限令,但12個月後仍沒有一家英國機構募集到收藏的款項,禁令失效,作品被卡達王室以5000萬英鎊購得。



2015年卡達王室再次出手,以3億美元的價格拍下了高更的《你何時出嫁》,連續創下世界最貴藝術品的成交記錄。



卡達王室不僅僅是卡達的統治者,更是現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藝術收藏家族,他們也正將卡達這個國家打造成一個多元文化的國際中心。



結語



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去卡達感受一下沙漠和海洋,看看這個最富有的國家是什麼樣子的,再去打卡一座座建築藝術殿堂。


關鍵是還能免簽落地,真是讓人萬分期待。


你最期待去打卡卡達的哪個景點?今年的世界盃你最支持哪只球隊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聊聊!



參考資料:

《列國志:卡達》(作者:李光斌、梁燕玲,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都世界盃了,還不知道卡達?》(公眾號:星球研究所)

《為了「史上最貴世界盃」,卡達造了一座城?》(公眾號:城市家City+,作者:游旭東)

《卡達建築殺出圈了!遍地「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設計作品!網友:土豪國的設計,竟然一點也不土!》(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

《見築 | 卡達 - 荒漠中的璀璨之星》(公眾號:LAC STUDIO,作者:Aleko Lee)


好書推薦

《建築設計過程》

本書是一本簡明易懂、案例豐富的從業指南,對建築設計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解析,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讀懂建築、讀懂設計、尋找靈感、挖掘概念、打磨自己的設計風格、探索獨屬於自己的設計過程。

《貝聿銘建築十講》

作者黃健敏追蹤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人生,收錄的九座建築皆為他親身走訪過的,如香港中銀大廈、桃源鄉記——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全書十萬餘字,圖片三百餘幅,諸多信息為首度發表。這是一本有關建築物和權力、移民和同化、美式奔放和中式收斂、東方和西方的傳記。

《城市營造》

作者希望在書中闡述的這些SOM一直在使用的原則,可以使關心城市生活的人們去做一些他們在很久以前就應該做的事情:更負責任並尊重地使用土地,在智能和適當的基礎設施背景內建造城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