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粗述四 周(2)主線二西周

小樹苗說歷史 發佈 2022-12-05T10:17:17.729804+00:00

這篇主要講述周武王在伐商紂之後一直到周平王東遷,這個時期各方諸侯已經漸漸脫離周朝控制,隨後就進入了一個中國歷史上大混戰,思想大交流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本篇還是講述周之後春秋戰國前周的主線事情。

  這篇主要講述周武王在伐商紂之後一直到周平王東遷,這個時期各方諸侯已經漸漸脫離周朝控制,隨後就進入了一個中國歷史上大混戰,思想大交流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本篇還是講述周之後春秋戰國前周的主線事情。

  

一、武王懷柔取民土,分封親臣強自治


  周武王在牧野之戰勝利後,也僅僅只是推翻了中央政府,對於商遺留的土地和人民,還有原先的舊的諸侯,並沒有直接去征服,而是採取懷柔政策,在告書上自稱小國並尊稱商為大國,而且還給予商人高度的自治權。

  當然在施行懷柔政策的同時也有些軍事行動,然後周武王將這些新獲得的土地分封下去,如將呂尚(姜子牙)封於齊,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封於魯,召公奭(shì)封於燕,叔鮮封於管,叔度封於蔡。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強對地方的統治,並將他們作為周王室的屏障,雖然一開始沒有問題,但隨著一代代通過血緣關係傳下去,地方和中央的關係就沒那麼緊密,會形成枝強幹弱的形勢。

  

二、周公旦攝政平叛亂,康繼成王復清明

  周公旦就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中的周公。

  在武王死後,他的兒子子誦繼位,叫做成王。成王當時比較年輕,他的叔叔周公旦害怕地方諸侯不服,便自己親自攝政。而管叔、蔡叔不同意周公攝政,懷疑其篡位,便和紂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周公親自領兵東征,平定了這場叛亂,同時殺掉了武庚和管叔,並流放了蔡叔,還收服了殷遺民。周公旦代行國政七年,在成王長大之後,把政權交還回去,而他自己也復回了臣。

  成王死後,太子釗繼位,叫做康王,康王繼承了武王、成王的品德與事業,勤於政事,在武、成、康這三代期間政治清明,是周的一個黃金時代。

  

三、昭王南遊葬漢水,穆設太僕挽威頹

  康王死後,太子瑕繼位,叫做昭王,在昭王期間,周的仁德逐漸衰弱,又一次昭王南巡遊漢水時,被漁夫暗算,葬身水中。

  在周昭王死後,太子滿繼位,叫做穆王,新設立了太僕一職,想以此來加強周朝中樞管理,恢復周朝正在衰弱的威望。

  可惜在穆王死後,周朝漸漸衰弱,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戎狄一直來犯,周朝長期處於戰爭之中,國內矛盾日益尖銳。這是

  

四、周召共和開紀年,幽王烽火戲諸侯

  在周朝矛盾逐漸積累的情況下,夷王的兒子周厲王繼位,他不但沒有改變這種狀況,還重用佞臣,連年征戰,加重剝奪,三年後,憤怒的鎬(hào)京居民發起戰爭,將厲王放逐到了彘(zhì),此時的政權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周公和召公是官名,不過因為周公旦名聲太大了,所以提起周公就會想到周公旦。)歷史上將這個時期叫做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八四一年,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歷史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


  厲王死後,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廷,使周朝有短暫的復興,但當他死後,他的兒子幽王繼位之後,周朝的危機更嚴重了,同時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而周幽王不管不顧受災百姓,整天奢侈腐化,甚至為了博妃子褒姒一笑,假舉烽火旗騙各諸侯勤王。

  

五、幽王廢申驪山死,平王東遷洛邑都

  幽王執政期間廢了申氏的王后,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立褒姒為王后。聽到這個消息,申氏的父親申侯與西方戎狄聯合起來,舉兵攻打幽王,並且在驪山下殺死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在幽王死後,他的兒子宜臼繼位,叫做平王,同時他也是申後的兒子,在他繼位的時候關內大亂,殘破不堪,戎狄時常來犯,平王不得已遷都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東周開始。

  

  總結一下就是,武、成、康三王是金時;昭王暗算葬漢水;穆王新設太僕難挽頹;共、懿、孝、夷四王連年衰;厲王被逐,周召共和開紀年;宣王重整暫復興;幽王烽火博姒笑,廢申立姒驪山死;平王東遷東周始。

  

  有錯誤或不知之處,望請批評指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