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條約導致的經濟崩潰,只是間接幫助法西斯主義登上歷史舞台

宇航員伊萬 發佈 2022-12-05T16:10:46.716021+00:00

前言:這場 「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 」並沒有消除戰爭,但它確實加速了許多戰前帝國的毀滅。這兩次變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那些受夠了戰爭、壓迫和剝削的人從下面發動起義的結果。

前言:這場 "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 "並沒有消除戰爭,但它確實加速了許多戰前帝國的毀滅。

曾經強大的沙皇政權在1917年垮台,奧匈帝國在第二年被掃進了眾所周知的歷史塵埃堆。

這兩次變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那些受夠了戰爭、壓迫和剝削的人從下面發動起義的結果。來自奧斯曼帝國廢墟中的土耳其革命,則是自上而下的。

奧斯曼帝國是最後一個偉大的伊斯蘭帝國,早在1914年之前就已陷入危機。事實上,在其最終崩潰之前的許多年裡,它被稱為 "歐洲的病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民族、宗教多樣化的奧斯曼帝國與德國結盟,同時,它也遭受了軍事失敗和內部衰退。

此外,奧斯曼帝國被其阿拉伯臣民的民族主義起義所困擾,這些起義由英國人資助,由著名的 "阿拉伯的勞倫斯 "指揮。

奧斯曼帝國在戰爭中失敗後,英國人、法國人和他們的小國盟友,如希臘人,試圖在領土遺蹟上大快朵頤。英國和法國瓜分了石油資源豐富的奧斯曼帝國各省,同時無視對生活在那裡的阿拉伯人作出的承諾。

無奈之下,阿塔圖爾克只能合理地接受了阿拉伯省份已經失去的事實,並集中精力保衛土耳其的中心地帶。

他和他的思想家們對古老的伊斯蘭君主制並不懷念;他們想建立一個現代的世俗共和國,儘管是自上而下建立的。

從1919年到1922年,阿塔圖爾克和他的部隊與占領該國主要地區的盟軍作戰,包括首都伊斯坦堡。

此外,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和他的支持者認為,君主制可能會在英國的授權或美國的保護下生存。

最後,入侵者被驅逐,先前規定的和平條約被修改,最後一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在一艘英國船上逃亡流亡。因此,在1922年,蘇丹的辦公室被廢除了,並在1923年宣布成立了共和國。

雖然這個新共和國沒有多少民主,但阿塔圖爾克確實發起了一項激進的社會和政治改革計劃。奧斯曼帝國曾聲稱對伊斯蘭世界進行精神領導,而這個新的土耳其共和國則是激烈的世俗化。

在十年內,共和國採用了西方世界的日曆和公制,將土耳其語改為拉丁字母,並禁止在公共場合穿著宗教服裝。此外,婦女獲得了投票權和在議會中任職的權利。

然而,並非所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敗的國家,都能成為這樣......奧匈帝國被徹底摧毀,並被分解為各個民族的組成部分,德國還被迫簽署了一份苛刻的條約。

那麼,為什麼德國的代表要簽署《凡爾賽條約》呢?

簡單地說,他們別無選擇,因為英國繼續封鎖德國,使越來越多的人死於飢餓。

《凡爾賽條約》,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很可能是導致納粹主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興起的一個因素(在眾多因素中)。該條約制定了許多措施,這些措施肯定會激起德國廣大民眾的仇恨,但並沒有摧毀德國這個民族國家。

起初,德國的工業巨頭和他們的政治支持者們,仍然不願意接受任何重大程度的賠款。

從1921年開始,德國統治者想到了一個辦法,打算通過帝國銀行毀掉國家的貨幣,來減少賠償金,並使工人在革命期間取得的成果倒退。

德國工業界的巨頭們似乎認為,失控的通貨膨脹會使德國的債務消失,並使勞動合同和工資協議失去意義,因為這種情況普遍使勞動人民疲憊不堪。

1922年初,1美元=1000馬克,到了11月,1美元=6000馬克。

1923年1月4日,1美元=8000馬克,不到一周後,1美元=10000馬克。

從那時起,馬克飛漲,與任何接近經濟現實的東西都沒有關係。

到9月的第一周,1美元兌60000000馬克。

然而,這還不是更嚴重的。

到了1923年秋天,一個碼頭的工人每天的工資是170億馬克。

在1923年結束之前,交易不再用馬克,而是用硬通貨或黃金,或著是通過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

當然,工資是個例外,面對毫無價值的紙質馬克,人們經常用它來為他們的公寓取暖或作為牆紙。

同年年初,法國向德國的工業中心區魯爾區派遣了6萬名軍隊,以迫使不情願的德國支付賠償金。

很快,德國老百姓立即做出了反應,他們參加了示威、罷工和減工。在民眾的壓力下,政府組織了一場對法國占領的消極抵抗運動。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時期:很難說工人的罷工是出於民族主義的熱情,還是對他們的「僱主」。

不過有許多人並沒有參加這場示威,特別是社民黨成員,因為他們仍然相信漸進式改革是改善他們生活的最佳途徑。有些人僅僅是出於絕望而被動。

此外,有證據表明,那些準備反叛的工人和那些把希望寄托在漸進式改革上的工人之間的分歧,至少有一部分是代溝。

也就是說,年長的工人受到的是戰前社會主義漸進主義的影響,而年輕工人的反叛,則是傾向這一切都是戰爭和革命的結果。

那麼在槍炮聲最終沉寂之後,普通歐洲人的生活如何?

1929年的大蕭條不僅使許多普通人的希望和幸福沉淪,事實上,崩潰之前的時期也不是那麼美好。

勞動條件的經濟性可以用很多方法來衡量。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比較實際工資的水平。

如果把1900年作為基準年,那麼1900=100,也就是說,英國的實際工資到1924年下降了近10%。

在德國,實際工資到1924年下降了20%,儘管這種下降在第二年有所逆轉。相對工資顯示了工人的購買力相對於社會其他部分的變化。

它更清楚地表明,如果生產力的攀升超過了勞動力的購買力,工人只能購買國民產品的較小份額。

因此,在英國1924-32年的經濟周期中,實際工資只比1900年低7%,但相對工資卻比1900年低22%。

在德國,1924-1935年期間,實際工資是1900年的77%,但相對工資僅為戰前基準的44%。

在法國,戰爭結束後,"勞動條件無疑變得更糟,實際工資下降,工作強度大大增加,特別是由於法國工業的重建和合理化進程。"不僅工資是工人的問題,在許多地方,住房不足導致生活標準下降。

例如,在魯爾煤田,戰後擠在已經很小的住房裡的人越來越多。

在波鴻市,從1912年到1925年,每個房間的平均居住人數激增。

1912年,一個房間的住房平均有1.09人,兩個房間有1.65人,而到了1925年,一個房間平均有2.30人,兩個房間有1.80人。住房成為管理的另一個工具,"在混亂的情況下獲得控制和穩定的因素"。

然而,無論是《凡爾賽條約》還是德國新政府,都沒有將舊的君主制領導人從軍隊或政府行政部門中清除出去。這很可能是魏瑪共和國(1918年至1933年德國採用的共和憲政政治體制)的最大缺陷。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新共和國有健康的政治參與,這一點從黨員人數和選舉投票率比今天許多現代西方政府都高。

在性別平等方面,魏瑪共和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更有優勢。

與法國和義大利不同,婦女不僅獲得了投票權,而且女性在帝國議會中的任職人數也多於英國下議院。

另一方面,從一開始,右翼反民主激進分子就使用暴力來實現其目標。 從1918年到1922年,他們犯下了354起謀殺案。與此同時,左派所犯的謀殺案只有22起。

然而,在後者中,有17人受到嚴厲的判決,包括10人被判處死刑。另一方面,右翼謀殺者通常被釋放(354人中的326人),或者,如果被定罪,平均也只會被判處4個月的監禁。

當1929年的大蕭條襲擊資本主義歐洲國家時,工人(尤其是產業工人)受到的打擊最大。這在德國尤其如此,工人的工資和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1931年,一位柏林的諷刺作家指出:"工人必須為他們的工作獲得工資,這是一個今天已經被普遍拋棄的理論。"

到1933年,所有男性產業工人中有40%的人失業,而白領工人中只有13%。大規模的失業吞噬了 "工人階級運動的基本內容。對保持工作的焦慮,對找到工作的擔憂,從長遠來看,與對現有社會秩序的激進反對是不相容的。"


儘管有各種輕描淡寫的記錄,聲稱工人是自願加入納粹的,但無論是從投票模式、成員數字還是政治邏輯來衡量,都沒有什麼證據來支持這一點。

即使納粹黨在其關於為德國工人服務的言論中是真誠的,這也是一個擁有社會基礎和財政支持者的組織,他們 "從根本上完全敵視工人,這不僅在意識形態和政治意義上,還是在工人階級的核心經濟利益方面。"

畢竟,法西斯主義最核心的訴求之一,最重要的是對其基礎中至關重要的資產階級部分,就是它將摧毀所有無產階級組織和機構。

面對一個痛苦地分為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陣營的工人階級,德國法西斯能夠利用暴力和對小資產階級和貧民分子的大規模動員來壓制左派。

左派和納粹之間的鬥爭發生在街頭,但也越來越多地發生在複雜的宣傳中。法西斯分子試圖從字面上摧毀所有工人階級組織,並謀殺普通人中的所有反抗者。

但是,大蕭條的到來,又使許多德國人對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訴求持開放態度。

在1932年7月的自由選舉中,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最多只能獲得37.3%的選票。

幾個月後,在1932年11月,納粹的支持率又下降了4%,他們失去了34個國會席位,並面臨破產。

為了散布恐懼,納粹衝鋒隊利用一條連接納粹領導人住所和國會大廈地下室的地下通道,四處散布燃燒彈。放完火後,他們又匆匆忙忙地穿過隧道。

隨著德國的議會大廈陷入火海,希特勒宣布,一場共產主義起義已經發動。然後他要求並得到了他的內閣和興登堡總統的緊急權力。

有了這些權力,所有的公民權利都被取消了,一車車的法西斯暴徒圍捕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以及其他任何被認為是重要的反法西斯分子。

而這樣的行為,也為納粹黨下個月的選舉創造了條件。畢竟,這將會是一場十分不民主選舉。

納粹黨的反對派沒有機會參加競選,甚至僅僅是懸掛一張反法西斯的海報都成為一種刑事犯罪。同樣,那些被列入納粹 "紅色名單 "的人,通過暴力、謀殺和囚禁在一個新的政治犯集中營中,被擋在了投票地點之外。

令人驚訝的是,普通人,特別是工人階級,繼續抵制布朗什特的瘟疫,選舉結果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為什麼納粹能夠奪取政權?

其實,希特勒能成功選舉的背後,並不是民眾的投票,而是舊統治階級的支持。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認為的那樣,希特勒獲得了權力,"這是統治精英們政治陰謀的結果,而他們的選舉支持卻在減弱。"

對於德國的統治階級來說,他們對法西斯主義的支持不僅僅是對危機的回應,而是利用危機的一種方式。大企業、軍隊和德意志帝國的其他殘餘勢力給了納粹力量和工作。問題是,德國法西斯分子得意忘形,發動了一場戰爭,然後輸掉了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