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比房租便宜?不聊房產稅,就是50萬。日本房事迷思詳解

東京老蕭 發佈 2022-12-05T22:33:43.094561+00:00

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做過兩期關於日本房事的解讀,分別是日本人想住什麼房子,和東京對比上海的生活成本對比。

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做過兩期關於日本房事的解讀,分別是日本人想住什麼房子,和東京對比上海的生活成本對比。在這兩條視頻上,我們的頻道有近2000條彈幕評論對日本房事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姿勢的解讀。基本分為幾大類。

1、我玩過如龍和看過日劇或動漫,你才在東京十年,你懂個屁;

2、日本房貸利率年化0.3%-05%還TM0首付,白花花的銀子丟給窮人?造孽啊。這世上有那麼好事兒,我不信;

3、房貸比房租便宜?那銀行怎麼掙錢,這是資本主義?你忽悠誰呢;

4、你聊房子故意不聊房產稅,說,三井三菱是不是給了你50萬日元。

還有幫人會直接說,咱拋開事實不了,你這屁股太歪,所以腦袋不對。

在深夜閱讀完這些彈幕評論後,我看了看屁股,又摸了摸腦袋,發line問了句姑娘:如果只聊事實的話,我屁股和腦袋咋樣。妹子回復如下:天冷,酒溫,月美,速歸。

等到賢者時間左右睡不著,起身開了電腦,乾脆把大家這些關於日本房事疑惑一次性聊完。

#1

日本房產持有成本有多少?

這個問題是近2000條評論彈幕里聊的最多的話題,但因為篇幅較長,我就沒有再評論里回復。但就是沒有回覆,大家愈演愈烈,那麼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以東京為例,目前房產持有成本主要是兩個,房產稅,管理修繕費。

先說房產稅,日本房產稅是通俗的說法,正式的名稱是應該是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兩者合稱固都稅。以東京為例,固定資產稅是1.4%,都市計劃稅是0.3%,兩者合計1.7%。看到這裡肯定有人說,我就說吧,萬惡資本主義稅收簡直喪心病狂。您別急著噴,沒說完呢。

首先它的基準並不是你的房產交易額,而是政府給您的評估額,日本設有專門的評估機構,並配備不動產鑑定師。

正常評估額是市場交易價格的20%到30%。而這裡還有兩個小點需要說明。

1、這個評估是動態變化的,每隔三年不動產鑑定師會重新評估,通常會穩步下降;

2、為什麼穩步下降,因為房子是有折舊年限的。按照日本法定的財務折舊層面來看,一戶建的折舊年限是22年,也就是說一戶建在22年後的房子在政府評估中就沒有價值了。而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公寓折舊年限為47年。當然,這裡說是價值是指房屋價值,而因為永久產權的原因,土地是一直有價值的。而在實際市場中,這些超過40年的房子依舊在市場大範圍流通,並且隨處可見。這裡涉及到日本建築規範的問題。我以後詳細來聊。

所以按照這種比例來算的話,根據我們這麼多年在日本做房產的實際經驗,實際上需要交的房產稅就是你真實房價交易金額的0.3~0.5%之間。至於這個數據是真是假,但凡有在日本生活持有房產的諸位應該都能佐證。具體到金額來看,我們還是以之前新宿70㎡公寓為例,市場平均價5700萬日元左右,每年需要繳納的房產稅17萬到28萬。折合人民幣1.3萬到2.4萬。

這個稅貴嗎,持有成本高嗎,我分兩個部分來比。從日本來看,還是以這套公寓為例,大約相當於大半個月房租。

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歡迎諸位去日本最大的房產交易網站suumo上查證。如果橫向對比其他歐美國家,這屬於正常偏低,就算對比中國,以房產稅試點重慶為例,目前是0.4%-0.6%。

聊完房產稅,我們再來聊聊日本特色的修繕費,管理費。這個與房產稅一起,就是日本房屋的持有成本了。

還是以日本最大的房產網站suumo為例,通常租房需要交管理費,買房則需要交管理+修繕費。既然是持有成本,咱們按照錢多的來說,管理修繕費根據房齡和大小多少通常在1.5萬日元-4萬日元之間。折合人民幣750-2000元。很多會說,資本主義就是操蛋。這錢,比我在國內200平小區物業費都貴。別急著噴,咱來看看每個月為啥每個月要交這麼多錢?這錢怎麼花的?這錢花的值嗎?那麼接下來就以我家在新宿區一套100㎡左右的公寓每月3萬管理費為例。

1、首先,日本沒有小區概念,一棟公寓大幾十戶人家,自然需要物業服務。那麼公寓內部會先確定議長制+管理組合。議長是業務自我推薦,然後由大家投票產生,雖然華人在日本沒有政治選舉權,但在公寓裡是可以正常選舉和被選舉的。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就是公寓議長。簡而言之,議長就是業主代表,管理組合物業公司。

但這裡的物業公司不同於國內地產商強制配套,到底是物業服務業主,還是業主聽命於物業。這些年業主和物業的衝突屢見不鮮,當下尤其嚴重,不多言。而日本屬於完全商業行為,我花錢僱傭你來服務, 競爭上崗,不好用就換。

2、物業公司常規事項包括,消防設備檢查一年至少兩次,給水設備檢查了每月至少一次12次,儲水槽清洗了每年2次,水道檢查了每年2次,污水槽清每年2次,自家用電氣設備檢查了每月一次,電梯定期檢查了每月一次,公共部分定期清掃每月一次,日常清掃每周清掃4次。

3、我家公寓中長期事項修繕計劃中寫到因為2019年史上最強的兩次颱風,不少住戶的外壁出現了雨水侵入和漆面磨損。因此他們判斷認為有必要進行大規模修繕工事。所以經過全體業主投票,大家一直同意進行翻新。由於要影響住戶,他們聰明的認為,咱乾脆一次性弄個大的,順帶進行了整幢樓的外壁修補及重新塗裝、房頂的替換、逃生梯的補修強化塗裝、頂樓防水改造、陽台防水改造、內壁及地面的補修塗裝、部分排水管更新等等。

這結尾,管理組合大字驕傲的說到:經過這次修繕,咱們公寓這兩年來再也未發生暴雨影響牆壁現象喲。邀功的挺明顯,下次保持。

4、每一年度議長會和管理公司開大會,主要是審計上一年度的支出明細,下一年度的預算計劃。並發放給每個業主告知。並且由於商業競爭的關係,管理公司通常都不是做什麼次年計劃,計劃一做就是十年,極度內卷之下還有做三十年,五十年的。內容之詳細,細節之充沛。簡直令人髮指。總而言之一句話:您放心住,未來幾十年我們都幫您規劃好了,保證您住的舒服,住的安心。

我們家三十年的預估修繕費在6億日元,總計68戶,平均每年29萬日元,如果我房子出租的話,相當於大半個月房租。折合人民幣1.5萬。這裡面每筆錢怎麼用,用了多少,剩下多少都有詳細的表格明細。而在國內武漢的房子,每月物業費1.2萬,坦白說,我不太知道這錢咋用的,也似乎沒人告訴我。

在日本街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30年以上的老樓老房子,但從外觀來上來看,完全看不出這麼老的跡象,依舊乾淨,依舊整潔。

綜上,我全部按照最大值來算,房產稅算一個月房租,管理修繕費算一個月房租,合計兩月房租。這錢多不多,留給評論區來說。

#2

房貸比房租便宜?

第二個評論區問題就是,日本0.3%-0.5%的房貸,房貸比租房便宜?銀行不掙錢嗎?你這都是扯淡。逐一回復。

1、日本房貸利率多少,這玩意網上全是公開材料,我在過往視頻中已經列出了無數資料。您但凡能看到國外網站,您就自己查查。您要看不了,我也不爭了,您對。

2、反問一句,房貸比租房便宜不對嗎?首套房毫無疑問是剛需,居者有其屋,保證大家能住上房子這有啥做錯的地方?

這裡放張圖,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這些國家租金回報率通常都在3%以上。三十多年年租金可以買套房子,在很多人心中是共識。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1%的租售比才是一種非正常現象。

3、銀行又不是慈善,當然要掙錢。首套房算居民貸款,算是納稅福利,但後面的二套房就是正常的商業貸款,通常要去到2%-3%左右,銀行可以掙這個錢。割韭菜也要講究可持續發展吧,哪有人上來一刀就把韭菜根直接刨了的。

這裡額外補充一句,外國人目前對比日本人最大的劣勢就是這個,日本人可以享受超低貸款0首付,而外國人通常只能享受商業貸款,也就2%-3%左右。但如果入籍或者永駐後,就能享受日本人同等條件。至於其他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福利政策日本人外國人一致。

#3

日本天天地震,木頭房子耐震差?

國內朋友可能對地震的認知,和在日本人對地震的認識完全不一樣。國內發生過幾次非常可怕的大地震,傷亡非常大,再看了看很多關於日本地震的新聞,會誤認為日本天天都在發生這種級別的大地震,而事實上,在日本遇到的地震幾乎都只是在「搖一搖」而已,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很多人沒體驗過,所以對震級沒概念。

我在東京將近十年時間,印象中沒有任何一次超過6級,大多都是3-4級地震。這種地震是什麼體驗呢,大概就是椅子搖一下,持續十幾秒左右。而又因為日本國土是南北結構,東京幾乎不在地震帶上。

近年的大地震來看,2015年的小笠原大地震,是日本觀測史上最大的一次深源地震,規模約8.1級,死亡人數0人。2016年導致熊本大面積受災的熊本大地震,死亡人數70人左右。2018年北海道發生的7級地震,是北海道歷史上首次觀測到的烈度為7的地震,人員死亡41人。以上數據均來自維基百科,諸位隨時查證。

說回房事,日本樓型里,耐震等級分舊耐震和新耐震級別,一般來說塔樓普遍抗震級別最高,然後是大型公寓之類的,即便是幾十年前舊耐震標準的木頭房子。2021年2月新華社報導的福島大地震為例,震中距離東京僅220公里。最終統計結果是:福島150人受傷,無人死亡。東京雖震感達到五級,但無一人受傷,無一處房屋倒塌。

綜上,我是不知道這三十年中東京因為地震導致房屋倒塌的,如果有,麻煩諸位指證。

這裡再說個日本長居認識都知道的小tips:如果你遇到地震的感受是左右搖晃,那問題不大,正常喝茶就行,但如果你遇到的地震是上下搖晃,那務必小心,這是直下型地震,你有可能就在震中,能往外跑就儘量往外跑。

#4

日本房價跌了30年了,沒有前途?

關於這個問題呢。咱直接上圖。

東京整體房價已經連漲了十年,而如今的房價收入比大約在8.5左右。這裡的8.5是指一個東京都30歲男性平均年薪595萬日元來算,8.5年可以買一套平均5743萬的新宿區70㎡公寓。而上期說到的上海數據是,平均年薪7.8萬人民幣在徐匯區買個70㎡公寓,工作大概74年。有人說,那又怎麼樣。上海還會漲,東京還會跌。

那我只有幾個問題,如果上海房價還漲,您有信心收入跑過房價嗎?如果收入不如房價漲幅,房價收入比還要漲多少?在人均壽命78.2的情況下,突破生命長度?如果東京房價收入比降低您能接受嗎?前幾個問題留給諸位,最後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問題,在房價連漲十年的情況下,房價收入比降低,我真能接受。

#5

尾聲

這篇內容的初衷不是為了說服誰,自打養了貓後發現,我餵了她那麼多年,她該給我甩臉子照樣甩,該呼我巴掌照樣呼。我連貓都不能說服,何況說服人了。

至於屁股和腦袋這事兒,做生意我把情況告訴大家,是假的,您不用聽我胡謅,網上太多公開透明的資料成年人有自己判斷,哪是我三言兩語能改變的。是真的,你感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關。如果能琢磨下,那才是您自己的東西。

好了,在敲完這段內容後,抬頭一看,夜色瀰漫。天冷,被溫,人暖,回去躺著了。咱下期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