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漢武帝的殺手鐧,無解的陽謀。為何被後世稱為無用之物

成語文淵閣 發佈 2022-12-06T03:20:43.232377+00:00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推廣皇帝給你恩惠的命令,他就是用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解決漢初遺留下來的,諸侯王擁兵自重,過度自治的問題。

推恩令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他富麗堂皇地打著「為了你們好」的旗號,加強皇權統治,你還樂呵呵地配合。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推廣皇帝給你恩惠的命令,他就是用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解決漢初遺留下來的,諸侯王擁兵自重,過度自治的問題。

那麼,為何推恩令會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呢?它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為什麼說它是西漢的終極毀滅者?

一、推恩令誕生背景

漢高祖劉邦開國之初,他在統治方式上,採取了分封同姓諸侯王,以確保在皇室危難的時候,得以保存劉家天下繼續存在。

然而,結果卻是諸侯王勢力大增,嚴重威脅中央,並且爆發了「七國之亂」意圖取代皇權。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經歷了兩代皇帝的休養生息,諸侯王勢力進一步膨脹,並且產生了相互吞併的事情。


漢武帝上任後,面臨三大難題:

  • 第一,諸侯王高度自治,擁兵自重,對皇令陽奉陰違。
  • 第二,土地兼併嚴重,階級矛盾不斷爆發,社會動盪不安。
  • 第三,外敵入侵,北方匈奴侵擾邊境,南方兩越不斷製造事端。

所以,削藩、穩定國內是漢武帝要做的頭等大事,之後再是邊境問題。「攘外必先安內」以避免外敵還未進攻,而王朝內部就先行瓦解的局面。

公元前27年,主父偃的到來,迎來了漢武帝的高光時刻,他對漢武帝說: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急則以逆京師。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肖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諸侯王勢力太大了,必須要削弱,但也不要蠻幹,用溫和的方式去削,您主動下旨,讓他們的子嗣人人都有封地繼承,這樣他們一代不如一代,您還落個好名聲。」

這就是著名的「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

二、推恩令的邏輯

在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的子嗣得不到任何土地,這就導致了,各大諸侯長久不衰的情況發生。


而推恩令的主要內容,則是針對諸侯王其餘子嗣的,由過去只能把封地、爵位繼承給嫡長子,改為嫡長子繼承爵位,所有的兒子平均分配父親留下來的封地,這樣一來,諸侯國越分越小。

而分出來的諸侯國,則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相當於郡下面的縣。這樣一來,就將家族關係轉變成了直屬中央管轄的侯國,將王國變成侯國,再到伯國,等等直到分無可分的平民。

自從推恩令之後,王國的轄地最大的也不過只有數縣大小,根本無力跟中央抗衡,這樣,諸侯王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進一步解決了。

從上面看,推恩令確實可以被稱作是「史上最強陽謀」。他精準地拿捏了各個諸侯國的心思,與其餘子嗣心中的不甘,為什麼好處都是嫡長子的?不就是早出生幾天麼!

比如《漢書·武帝紀》記載:元朔二年,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

漢武帝對諸侯王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都是兄弟,現在我是皇帝了,我願意將城池分給你們一些。但你們的孩子也那麼多,最終只有一個孩子才能得到你們的封地,這對其他的孩子不公平,他們心裡肯定會不平衡的。」

從這點也反映出了漢武帝的精明和遠見:我們是兄弟,我繼承老爸的土地都分給你們了,你們自己的土地也要分給你們的每個孩子。這樣一圈下來,土地又回到了漢武帝的手中,而諸侯王也都樂呵呵地被削弱了。

簡單點說就是「雨露均沾」。

就比如中山靖王劉勝,他本是諸侯王,可是他有120多個兒子,在他死後,嫡長子劉昌繼承了他爹中山王的爵位,但他爹的封地要平均分給120多個兒子,而這120個兒子,也要分給他們的兒子,這樣無限循環下去每個孩子還能有多少封地呢?


按照古人15、6歲結婚生子的情況來看,只需要50年,就已經繁衍第4代了。那時候王、候、伯遍地都是,但封地只有幾公里,甚至幾里。而繼承劉昌爵位的後人,估計就只剩下王府了。

這樣推行下來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東漢末期的劉備,就是平民。

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在他父親那一輩就已經是最小的縣令了,到他那裡只剩下「平民貴族」的身份了。

三、推恩令真的無法破解嗎?

那有人就說了推恩令就一點解決辦法都沒有嗎?少生幾個不就好了?

推恩令主要針對的孩就是孩子多的,從孩子身上找原因不就是突破口嗎?

這種想法,在理論上是可以的。

比如,劉大被封為諸侯王,他有60萬平方公里的封地,他只有一個兒子,那這個孩子不就可以繼承老爸的60萬平方公里的封地。

然而,事實上卻是行不通的,在古代兒童夭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個時候醫療條件不高,很多孩子一生病就夭折,那個時候的人們沒有辦法救治這種情況。他們唯一應對的方法便是多生孩子,用量變引起質變。

就比如最近的清朝,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肯定要比幾千年前先進很多,但清朝的皇帝還在不斷地生,十幾個,幾十個孩子都是常有的事,就這樣都不能保證能存活一半。皇室都是如此,就更別說是漢朝那些諸侯了。

所以他們沒有膽量去賭只生一個孩子,而且還能生存下來。萬一中途死了,自己絕後了怎麼辦?


所以,他們不敢賭。

諸侯王明知道推恩令是逐漸削弱他們的,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抵抗。

有人又在想了,不執行不就好了?或者打折扣執行?

要是真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要知道,推恩令的實施是皇帝親自頒布的皇令,本就有不得不執行的意思。

另一方面,推恩令對誰有利?

第一、皇帝。

第二、諸侯王其他子嗣。

對誰最不利?

諸侯王,尤其是新繼位的諸侯王。

就比如,在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是因為不滿漢景帝的皇令而謀反,但結果就是那些刺頭諸侯王被抹除,其餘諸侯王手中的權力被大幅度削弱。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諸侯王還是上下一心的,諸侯國由一個人說了算,由嫡長子一人繼承。

但到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後就不行,諸侯王想要搞事情,還得先問他其他的兒子同不同意。

我們打個比方,比如諸侯王的其他兒子都同意了,堅決不執行漢武帝推恩令。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忤逆了漢武帝的命令,打漢武帝的臉了。那麼漢武帝接下來做的就是舉兵剿滅。

而這個時候的諸侯王也別想得到其他諸侯王的幫助,因為其他諸侯王正忙著與兒子們商討意見呢。

所以,那些不遵從命令的諸侯王,只能在家等著被剿滅。


因此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選擇遵從,自由自在的逍遙個幾十年;第二,被立馬絞殺。

諸侯王中肯定是有聰明人的,在漢武帝剛一推出推恩令的時候,應該已經猜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但漢武帝出手的痛點很準,完美拿捏了人性,讓他們無力反抗。

因為如果他們不遵從「推恩令」,不光違反了法律,其他的兒子們也會名正言順地拿著大刀逼著你遵從、分家。

這也是為什麼說,漢武帝的推恩令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且沒有破解方案。

其實,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能實施,還要依賴於以下三點:

第一,當時的醫療條件差,諸侯王不敢賭,不得不多生,以搏生存概率;

第二,精準拿捏嫡長子繼承的弊端,激起庶出與嫡長子之間的矛盾,拉攏庶出孩子的人心。

第三,擁有強大的力量,讓諸侯王投鼠忌器,不得反抗。

所以,諸侯王明知道推恩令的流程,目的,他們也無可奈何。推恩令與其說是自上而下地執行,倒不如說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之間的雙向執行,最終倒霉的就只有那些王爺們。


四、為什麼說推恩令是西漢的終極毀滅者?


推恩令在剛開始確實非常有效,解決了西漢初年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缺點也暴露了出來,直接導致了西漢帝國走向滅亡。

在西漢建立之初,西漢王朝就一直依靠三大勢力支撐,除了皇帝本人手中的勢力外,一個是皇親國戚,另一個是外戚。他們二者相互制衡,皇帝則成了平衡雙方的一個點。一旦另一家獨大,就會威脅到皇室的安危。


比如劉邦死後,爆發的「諸呂之亂」齊王劉襄就敢第一個站出來出兵勤王,順便趁機奪取皇位。


推恩令之後,這個平衡就徹底被打破了,漢武帝只顧著針對諸侯王,而忘記外戚勢力,導致漢武帝死後,外戚勢力一家獨大,而皇親國戚這股勢力,再也沒有制衡外戚的能力了。


僅僅在漢武帝死後沒幾年,便發生了霍光亂政,外戚獨霸朝野,霍光死後,外戚勢力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龐大,更換皇帝,如同家常便飯。


衛氏外戚,王氏外戚更是明著相互征伐,最終導致王氏外戚中的王莽成功代漢自立,推翻了200多年的西漢王朝,自己當上了皇帝。

而劉氏的皇親國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氏天下被奪走,他們能做的只有屈服。


最後


總體來說,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確實是「千古第一陽謀」也確實無解,只不過漢武帝與主父偃光顧著「削藩」而沒有給他一個限制,比如削到什麼程度就不再削了。這樣無限次的推恩,導致劉邦分封同姓諸侯王時,最初的拱衛皇室的功能完全喪失。

根據我們華夏5000年歷史來看,推恩令確實比直接削藩要高明許多。但推恩令的實施需要的前提太多,而且後世也證明了嫡長子繼承制的弊端,而採用能者居之的政策,再加上後世君主也沒有耐心慢慢耗下去。所以寧願採用血腥的直接削藩,慢慢地推恩令也就不被後世提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