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房維權越來越常見了?

四海爲家001 發佈 2022-12-10T07:44:35.527648+00:00

維權這兩個字,可以說是所有購房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字眼。誰也不想花了幾百萬,掏空六個錢包,背上幾十年貸款,還要去勞神費心去維護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權益。


維權這兩個字,可以說是所有購房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字眼。


誰也不想花了幾百萬,掏空六個錢包,背上幾十年貸款,還要去勞神費心去維護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權益。


畢竟大部分人買房,從一開始,都只是為了追求更好更舒適的生活,而不是花費大把時間精力,去和「房企抬槓」。


但從現在的樓市來看,幾乎所有樓盤交付後,都會或多或少遇到維權事件。


甚至,維權已經慢慢從交付後,提前到了交首付後。


為啥買房維權,越來越普遍了?






兩類核心問題

維權結果呈現兩種結果







幾乎每到交房時節,各大樓盤總是少不了一道道條幅、人牆、圍堵售樓部,最後招來了開發商、警察甚至是不少拍照發抖音的圍觀群眾。甚至最近我們看到了交付維權的「高級玩法」,送「錦旗」、無人機拉橫幅。



其實不只是西安,如今維權似乎已經成為全國各城市交房必不可少的環節,而現在西安的業主,似乎也慢慢習慣了維權。


當然對於買房頻繁維權的現象出現,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更多購房者不再是「小白」買房,而是開始對房地產市場的知識有初步了解,並願意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利益。


對於業主的維權,事實上也進一步倒逼市場和房企對於產品設計、施工建設的進一步升級,優化交付流程和處理風險問題的方式,這對於所有購房者和市場發展而言,是一個好現象。對後續購房的新手小白而言,也能夠儘可能的減少後續維權事件的發生。


此外,隨著房住不炒的核心思想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自住取代投資之後,改善需求成為主力購房者,這意味著業主對於質量有瑕疵的房源,容忍度只會越來越低!


但作為購房者和業主,買房後維權都在維權哪些?怎樣正當維權?都是購房者需要了解的。作為房地產自媒體,我們也接觸和經歷過許多房企交付活動,也了解到對於買房交付維權的相關問題,實際上可以總結為兩類核心問題。


內在問題


常見的購房維權內在問題,主要是交付時房屋的質量問題或延期交付問題。


當然,房屋的質量問題不是說它單純的桃酥牆、餅乾磚,還包括社區配套的縮水、住宅面積段縮水以及精裝變「驚」裝的問題。


除此之外,社區內部原本規劃該幼兒園的樓突然變成物業辦公室、小區入口減少等等,這類維權問題都屬於房企本身在規劃和設計時出現的內在問題。


尤其是,近兩年開發商拿地成本增加,限價壓制將房企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部分開發商為了控成本、增利潤不顧安全隱患和後期業主居住舒適度,在建築質量、精裝配置等方面降標減配,隨著交付季的到來,維權事件更是到達高發期。


而在如今各大環境的影響下,不少企業因為發展困難等問題,扮演起弱勢群體,趁勢降標減配、私自調整社區規劃等等。


就目前來看,常見的有房屋本身質量問題(開裂、斷層、空鼓等)、綠化園林隨意改動、私增車位、規劃與合同不符、隱瞞不利因素、隱藏樓棟缺陷、無正當理由延期交付等等問題。


遇到這類問題,可以根據問題出現的大小和嚴重性,進行分類處理。



如小範圍的個例問題,可以與房企磋商解決。遇到房企敷衍或不回應,可向住建局、消協反映。


而大範圍的普遍問題,可以先組織業主進行問題梳理,針對明顯有必要問題與房企進行積極協商整改。



2017年,成都某改善小區被業主發現與實際規劃不符,出現打架門、紙板門、握手樓和無大堂等問題,與此前項目宣傳定位和規劃不符的情況。在通過業主自發組織建立維權交流網站、公眾號以及與房企溝通工作後,通過1年時間協商,房企花費2000萬完成小區改造,並及時與業主進行回復,堪稱樓市有效維權典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外在問題


除了房子本身的內在問題之外,還有很多維權並非為了房子的質量,而是發現想像與實際不符等因素導致的外在問題。


有些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過於聽信置業顧問的說辭,或者僅僅從樓盤宣傳單頁來判斷住宅的好壞,導致最後交付時發現和宣傳廣告或置業顧問的頭口承諾根本不一樣,從而進行維權。



例如,很多樓盤宣傳或展示時入戶大堂、電梯間等公共空間是貼磚,但實際交付卻是刷白。針對這類公共區域的交付標準,在看房過程中注意諮詢置業顧問或查看公區處理標準的公示說明。有些售樓部為了展現出更優的生活環境,展示和交付標準會有所不同,要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覺」導致的不良情況,事前一定要看清楚、了解細。



但遇到這類問題,維權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房企的商業宣傳廣告並沒有出現明確說明和具體允諾,這類商業宣傳廣告很大程度上並不符合要約條件,也就意味著房企商業宣傳廣告並不算違約。



例如2021年河南省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中,某房企在宣傳則上僅僅只印製了項目相關亮點字樣,並未對具體方式方法和時間範圍進行約定,因此在判決時認定,該房企廣告宣傳陳述不構成要約,沒有違約行為。





那麼如何規避風險?


樓盤的宣傳廣告是對整個樓盤的宣傳,並不說廣告的內容適用於樓盤中所有的戶型和單元,所以購房者一定要對單元、樓層、朝向、戶型等做具體的了解。


要注意,賣房的宣傳資料多是開發商為了吸引購房者而做的一種宣傳,如果單憑廣告的宣傳來作為買房的判斷,後期很可能會出現實際和宣傳諸多不符的情況


如果廣告上的宣傳內容沒有寫入合同中,即使將來這些宣傳沒有兌現開發商一般也不會因此而承擔責任。因此在簽訂購房合同的時候可以選擇將售樓人員的宣傳以及廣告中涉及的內容都寫到補充協議中去,通過留存資料,以便於在產生糾紛時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同時,在了解項目的過程中一定要自己做好判斷,畢竟買房是為了自己住,網上的評論或者是周邊朋友的評論可以聽但不能盲目跟從。






樹立理性的維權思路

業主和房企並不是對立面







能夠發現,買房維權這件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並且維權也不單單停留在收房的時刻,不過這卻並非一件壞事。隨著業主對舒適生活環境的要求,房企們也更關注品質和服務。


回到維權這件事上來看,業主想要擁有更高效、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前提是要知道業主和房企並不是一開始就要站在對立面上。



首先可以收集相關材料證據,積極和房企協商溝通,當然如果房企態度消極也可以尋求住建部門的幫助,維護自身權益。特別是一些開發商明顯有違約的前提下,通過商品房買賣合同,更需要合理合法的走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次對於很多關注房子未來價值的業主來講,維權的聲音越大傳播範圍越廣,對於小區後期的口碑和價值等等升值因素都有影響,因此業主們更要理性維權,尋找更快更有效的維權方式。



一方面,多次維權無效,極易造成房企拖延或敷衍責任,很容易導致維權訴求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激化矛盾下,更加導致小區本身品質出現下降。


另一方面,多次維權或長時間的維權,也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小區的口碑,最終影響整個小區的價值。



最後,要注意避免被有心人煽動情緒的維權,避免無形中幫助灰色產業--房鬧從中獲利。



在住宅交付過程中,一些人為了謀取別的利益,利用業主和房企的矛盾,故意放大原本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以達成為自己謀取車位、物業費,或是逼迫開發商合作等利益,看似維權熱熱鬧鬧,但實際上業主只是當了「臨時演員」,本以為能給房企壓力解決相關問題,但很可能解決不了問題,還讓某些灰色產業團隊「賺的盆滿缽滿」的安全離場,最終只剩下房企和業主的矛盾激化。而這樣的問題激化,也導致原本能和和氣氣共同協商整改,鬧得不歡而散。


當然,除了業主自身需要考慮的問題外,房企本身更應該思考。


如何能夠更加完美的交付!


▶在前期宣傳時能否更貼近現實一些?


▶在產品設計時能否不減配降標?


▶在項目建設時能否更透明公開一些?


▶在交付前能否再細緻認真一些?


房企要清楚認知,保質保量保交付才是核心,是企業能夠發展下去的唯一方式。業主能在這一時間點選擇你、信任你,自然是看中你的口碑和價值。


因此對於自身產品的小問題,房企是否可以積極派駐工作人員和業主進行前期溝通?是否可以遇到問題及時回應處理?是否能把售後服務前置到建設過程中,是否能在出現問題時不迴避自己的問題。


畢竟房子沒有絕對的完美,交付也不可能百分百做到毫無缺點,只要態度積極並及時解決問題,這不僅僅只有利於業主,更在於交付和入住後,房企自身口碑和價值的提升。


而這樣的口碑和價值的提升,在今後以自住為主的房地產市場,才是一個房企能真正笑到最後的利器。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