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從五代到清末的歷史沿革

樵夫0520 發佈 2022-12-10T16:09:15.625974+00:00

五代(907—960年)時期的梁、唐、晉、漢,今濟寧境內的政區設置與唐朝相同。周代(951—960年)時,濟寧境內增置濟州(廣順二年即952年,分鄆州置濟州,治巨野,領巨野、任城、金鄉、鄆城四縣。

五代(907—960年)時期的梁、唐、晉、漢,今濟寧境內的政區設置與唐朝相同。

周代(951—960年)時,濟寧境內增置濟州(廣順二年即952年,分鄆州置濟州,治巨野,領巨野、任城、金鄉、鄆城四縣。)

宋代(960—1279年,其中南宋1127—1279年) 政區為路、州(府)、縣三級制。至道時(995--997)置15路,天聖(1023—10 30)置18路,元豐1078—1085年)置23路,崇寧1102--1106)以後為24路種。州級有府、州、軍、監。縣級又有隸於府、州的軍、監和院尉司。

正和元年(111年),今濟寧轄境屬於京東西路。分屬於兗州(治瑕縣),領瑕縣、仙源(1012年曲阜改)、鄒縣、泗水、龔縣、奉符、萊蕪;濟州(治巨野)領巨野、任城、金鄉、鄆城;鄆州(治須城,今東平)的中都及壽張部分地;單州(治單父,今單縣)的魚台;徐州(治彭城)的彭城、沛、滕等縣部分地。(1118年,兗州改稱襲慶府,領縣未變)。


金代(1115—1234年) 政區仍為路、州(府)、縣三級制。皇統二年(1142年)設17 路,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為20路,泰和八年(1208年)為19路。大定二十九年,今濟寧境區隸於山東西路。境內置兗州(治滋陽)領滋陽、曲阜、泗水、寧陽;濟州(治任城)領任城、嘉祥、金鄉、鄆城。還分屬於東平府(治須城)的汶陽(今汶上)、壽張等縣部分地,滕州(治滕縣)的鄒縣和滕、沛等縣部分地,徐州(治彭城)的彭城部分縣地;南京路單州(治單父)的魚台。

元代(1279—1368年) 政區為省、路、府(州)、縣四級制。自1323年至1341年,全國除有中書省外,還先後共設有11個行中書省。今濟寧轄境隸於中書省。1271年(南宋咸淳七年、蒙古至元八年)濟州改為濟寧府,濟寧為政區名始用,治任城,後尋還治巨野和任城。至元十六年(1279年)濟寧府升為濟寧路(治巨野),領3州16縣。即直領巨野、鄆城、肥城、金鄉、碭山、豐、虞城7縣;濟州(治任城)領任城、魚台、沛3縣;兗州(治滋陽)領滋陽、曲阜、泗水、寧陽4縣;單州(治單父)領單父、嘉祥2縣。今濟寧境區還轄東平路(治須城)所屬的汶上、壽張(部分地);益都路滕州(治滕縣)的鄒縣、滕縣(部分地);河南江北行省歸德府(治睢陽,今商丘西南),徐州的彭城部分縣地。至正八年(1348年)濟寧路移治任城,濟寧之名始定於今濟寧城區地。

明代(1368—1644年)政區為省(布政使司)、府、州(縣)三級制。明制戶分軍民,府州縣領民戶,衛所領軍戶。府州縣分隸於兩京(亦稱南北直隸)和13布政使司;衛所分隸於兩京和16都指揮使司。濟寧屬於山東布政使司,駐濟寧的衛所隸於山東都指揮使司。洪武元年(1368年),濟寧設有濟寧衛和濟寧左衛。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降為濟寧州,廢任城縣,兗州升為府;魯王朱檀就藩兗州,置魯王府護衛。兗州府(治滋陽)領4州23縣。即,濟寧、東平、曹、沂4州;滋陽、曲阜、泗水、鄒、滕、嶧、郯城、費、寧陽、汶上、平陰、東阿、陽穀、壽張、嘉祥、巨野、鄆城、魚台、金鄉、單、城武、定陶、曹23縣。

清代(1644—1911年)政區為省、道、府(直隸州、直隸廳)、州(縣、廳)四級制。清初,全國置15省,康熙時18省,光緒時為23省。雍正時(1723—1735年)山東分3道、10府、2直隸州、105州縣。三道是濟東泰武臨道(駐歷城),兗沂曹濟道(駐濟寧),登萊青道(駐萊州)。清初,濟寧為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領嘉祥、巨野、鄆城3縣,雍正八年(1730年)改為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復升為直隸州,領嘉祥、魚台、汶上3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改領嘉祥、金鄉、魚台3縣;兗州府(治滋陽)領滋陽、曲阜、泗水、鄒、滕、嶧、寧陽、汶上、壽張、陽穀10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