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監的批紅權大麼,他們不過是皇權和皇帝的工具

悠然修史 發佈 2022-12-10T22:56:07.918507+00:00

在不少人印象里,明朝太監之所以能權傾朝野、禍亂皇朝,除了皇帝寵信還因為他們掌握了皇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 批紅權。

明朝是個「名閹」輩出的朝代,例如將明朝帶入土木堡深淵的「教書匠」王振,貪腐超越和珅的「立皇帝」劉瑾以及知名度不亞於明太祖的「九千歲」魏忠賢。除他們之外,汪直、張永、馮保、王承恩等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在不少人印象里,明朝太監之所以能權傾朝野、禍亂皇朝,除了皇帝寵信還因為他們掌握了皇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 批紅權。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權力,明朝的皇帝們又為什麼要將這項權力給予太監?

宣德十年,明宣宗留下「大事白皇太后行」的遺言後離開人世,而此時皇朝的繼承人皇太子朱祁鎮不滿八歲,無法理政。不願意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張氏做出了改變朝堂格局的決定,將朝政處理流程變革為「票擬批紅」。

這個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地方或者朝堂各部司的事務成文後(奏疏),先遞交至通政司。經通政司初步處理(主要是分類和謄抄存檔)再將奏疏轉遞給司禮監。

註:司禮監原本為內廷宦官二十四衙門之一,負責監督宮中僕從日常言行是否符合宮廷禮儀規範。

司禮監根據所涉事項的複雜度對奏疏進行分類,其中職責分明只需依制照章處理的,會直接轉給對應的部司處理。那些較為複雜的奏疏,則移送至內閣,由內閣大學士給出處理意見。

內閣初步處理後,一般會把奏疏和處理意見轉至對應執行的六部。由六部的給事中審核奏疏本身以及內閣意見是否合規(給事中認為不合規的有權退回),同時六部如果不同意內閣的意見,也會針對性的給出自己的看法,這一步驟叫「部覆」。

最後內閣根據「部覆」在奏疏上附署正式的處理建議(內閣的建議不直接寫在奏疏上,而是另寫一張字條夾在奏疏中),這就是票擬

內閣票擬後的奏疏會回到司禮監,皇帝或者司禮監的太監們(代皇帝)對內閣的票擬給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決定,但不是直接在奏疏上書寫這兩個詞。

如果「同意」,需要將內閣的票擬,在奏疏上照抄一遍(基本都是太監代筆),加蓋玉璽後成為正式旨意並轉對應的部門去執行。如果「不同意」則直接將奏疏退回內閣,讓他們重新票擬。因為用的是紅筆,這一步驟被稱為「批紅」。

咋一看,批紅權似乎很大,太監們通過它不但在程序、制度上參與進了朝政處理,也掌握了皇朝朝政的決策權。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兒。

首先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在明太祖以祖制的形式嚴禁宦官干政的前提下,太監們為什麼能獲得批紅權?是太皇太后張氏對太監們的寵愛已經高到不惜違背祖制?還是張氏的權勢大到可以為所欲為,無視祖制?

首先張氏對宦官們並沒什麼特殊感情,張氏的一大愛好反而是訓斥和嚇唬英宗面前的紅人、日後的權閹王振。

其次,司禮監的宦官們早已參與進政務的處理。宣宗登基後,為了讓自己從繁重政務中解脫出來並提高自己處理朝政的效率,在司禮監設置了「內書堂」,教授宦官讀書,並從中選拔優異者協助自己理政。

宣宗這麼做並不是一些朋友認為地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玩樂,而是處理朝政確實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例如某地上報洪災請求朝廷撥發賑災糧食,宣宗怎麼判斷戶部批發的錢糧是否合適呢?常規的做法他需要去查閱歷史檔案,根據以往的賑災數據去比較、權衡。而獲取這些輔助決策的數據、資料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宣宗培養宦官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們幹這個。

最後,張氏是很牛,權勢也很大,但她也從未認為自己可以公然無視祖制。張氏不願意垂簾聽政的主要原因不是她不願意干政(張氏從明仁宗時就開始參政),而是後宮臨朝是祖制明確不允許的。

張氏推出「票擬批紅」制度,一是為了解決小皇帝無法親政的尷尬,二是為了讓自己在不視朝的情況下還可以掌控朝政和朝局。簡單來說就是讓內閣幹活(處理政務),自己通過太監了解朝政以及表達自己的處理決定(同意的批紅執行,不同意的退回重新票擬)。

張氏對太監的定位是在前朝和後宮之間,居中跑腿並傳遞消息,跟干政沾不上邊。不過有個問題,張氏有能力而且有意願只讓太監們干跑腿傳話的活,但張氏之後的太監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漏洞獲取皇朝大權呢?

在這個問題上張氏早就做了防範。她在設計票擬批紅制度時,將朝政的「決策權」一分為二,讓內閣和太監們都沒有真正的決策權。內閣方面好理解,因為票擬說到底只是「建議」,不是決策。為什麼決定同意與否的「批紅」,也不是完整的「決策權」呢?

因為太監批紅時不能在奏疏上批覆自己的意見,只能給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覆。也就是說太監即便是利用批紅權來干政,最多也就是將奏疏退回內閣讓他們重新處理,他們沒有決定朝政如何處理的權力。

而前朝的官員們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個更加限制太監干政的潛規則,不執行無內閣票擬附署的聖旨。官員們的理由是,無內閣附署的聖旨是「內臣矯詔」。

因此批紅權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大,一些朋友將明朝的司禮監比喻為現在公司的行政或財務辦公室,不無道理。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掌握公章、財務章等的行政、財務主管們真的握有公司管理、財務方面的決策權麼?

可以看出,張氏的根本目的是讓內閣和太監雙方互相掣肘,以最大可能的保障自己未成年孫子(明英宗朱祁鎮)的皇權。而且明朝後任的皇帝們均認可了張氏的設定,都沒有擴大「批紅」或「票擬」的權限。

現在一些人認為明朝的皇帝們不但不集權,對待皇朝臣民還很寬容,甚至都快趕上君主立憲制下的「虛君」了。這種觀點非常的片面,因為明朝權閹們的權勢就是反證。

既然「批紅權」沒有那麼大,那麼明朝權閹們的權勢又是怎麼來的呢?難道是朝堂官員們送的?其實權閹們的權勢本質上都是皇權。

明朝的皇帝們大多寵信身邊的太監,不是這些太監們善於阿諛奉承,哄皇帝開心。皇帝們如果單純就是為了開心的話,養些專職的優伶效果不是更好麼?皇帝們寵信太監的主要原因是,他們需要幫手來對抗和制衡朝堂官員。

到了明朝,集權的皇帝們在皇朝的權力分配上相對於朝堂的官員們獲取了絕對優勢,但是讓皇帝們尷尬的是他們無法有效行使這些權力。受時間、精力、能力等限制,別說處理繁多且複雜的政務,皇帝們連監督官員們是否遵從自己的旨意都做不到。

因此皇帝只能找人幫忙,而這種「幫忙」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種,而且對皇帝而言還挺危險,皇帝需要將自己的部分權力分潤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皇帝身邊沒什麼權勢的宦官、太監們就成了最佳人選。

這些太監們能不能成為「權閹」,就看皇帝分多少權力給他們了。但是這些太監即便成了「權閹」,他們自身的「權勢」也沒什麼變化。因為他們身上看著很嚇人的權力,皇帝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收回,權閹們只不過是在狐假虎威罷了。

最後皇帝們為什麼不約而同的「假」太監之手去票擬,真的是因為懶麼?是因為太監除了可以幫助皇帝行使皇權控制皇朝外,還可以作為背鍋俠讓皇帝們放縱自己的欲望。

例如從古至今皇帝們雖然原因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 錢不夠花。理論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錢不夠了從自己家裡拿唄,但是所有的皇帝都知道自家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拿的太多,「家人們」會咒罵他這個君父,也會造他的反。但皇帝們管的住自己的手,有時候卻「管不住」身邊太監們的手 ……

同樣,皇帝為了確保自己地位更為穩固,太監們就開始用東廠、西廠來禍亂皇朝 …… 皇帝們對軍事感興趣時,太監們就會假皇命而舞兵權了 ……

家人們被欺負得難以忍受了,皇帝可以把太監們拉出來敲打、懲治一番。既可以給家人們泄憤,緩解他們的情緒,好迎接下一輪宰割,也可以為自己博來「明君、聖君」的美名 ……

因為這些原因,明朝的「權閹」們有一個共性,倒台特別快。

憲宗看戲後一句話,掌握明朝兵馬大權的汪直就成了路人;武宗喝酒時寫下一張紙條,權傾朝野的劉瑾就下獄並凌遲處死;神宗一道諭令,披紅敲章十來年的馮保就被趕到南京圈禁起來;黨羽子孫充斥朝堂的九千歲,不也被光杆登基的崇禎給輕鬆送上死路了麼?

並不是他們不懂權謀,也不是不知反抗,而是作為工具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拒絕、反抗的權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