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 | 栗毓美,帶您認識這位清代治河能臣

中國水利 發佈 2022-12-11T00:36:59.182935+00:00

治黃史中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水利專家,元代郭守敬在西夏故地疏浚河道修復河渠,重現塞上江南的艷麗風光;明代潘季馴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黃方略,數年沮洳成為膏壤;清初靳輔興建堤壩廣疏引河,終使黃河回歸故道。翻開浩如煙海的治黃史卷,栗毓美雖罕為人知,但也曾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治黃史中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水利專家,元代郭守敬在西夏故地疏浚河道修復河渠,重現塞上江南的艷麗風光;明代潘季馴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黃方略,數年沮洳成為膏壤;清初靳輔興建堤壩廣疏引河,終使黃河回歸故道。翻開浩如煙海的治黃史卷,栗毓美雖罕為人知,但也曾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栗毓美(1778—1840)是清代道光年間著名河臣,《清史稿》贊其為河臣之首。與其他依靠精通儒家經典而上位的河臣不同,栗毓美是一名真正有能力的水利專家。在他作為河道總督的五年任期間,黃河沒有出現較大決口。因其治河功績,官方封其為「栗大王」並立廟祭拜,栗毓美也成為了封建歷史上受民敬仰、受國祚封的最後一任河神。在栗毓美治黃的過程中,他的清廉之舉被世人銘感不忘。

反映栗毓美治河功績的新編晉劇《河清海晏》

01 以磚代埽,節用裕民

栗毓美發明的「拋磚築壩」法初衷之一旨在節省治黃耗費。黃河泛濫之地多在河南,修築河壩所用石材的產地卻在太行山,開採運輸所費甚大。當地百姓多用磚築房屋,磚窯較多。栗毓美就地取材,用磚代替石料。一塊石料所費可購磚兩塊,大幅節省了成本。而且磚較石料更耐洪水衝擊,推行「拋磚築壩」後「三年未生一新工」,為清代國庫節省官銀130餘萬兩。栗毓美去世時,道光皇帝稱讚道:「栗毓美辦事實心,連年節省帑金數十萬,一旦病故,誠為可惜。」治河所用錢銀甚多,重負歸根結底還是壓在百姓肩上,栗毓美耗盡心血節省款項,節約的不僅是國庫官銀,節約的更是民脂民力。

02 險必躬親,盡心民事

清史稿記載:「毓美治河,風雨危險必躬親,河道曲折高下鄉背,皆所隱度。」栗毓美治河,無論狂風暴雨,都要親自探查河道、了解水情,有鑑於此其治河方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林則徐為栗毓美所作的墓志銘亦有言:「公終日立泥淖中,磚甫出水勢尚動搖,即率先屹立垻頭,隨時與廳員營弁請求治策,於二三將生未生,無不預謀抵禦」。栗毓美治河終日行走在爛泥漿區,一看到水勢有異,就率先屹立垻頭查勘情況,集思廣益謀劃治水良策,因此可以做到在洪水成災之前抵禦侵害。後人稱讚栗毓美「南有屈子憂國投江,北有栗公捨身治河」正是對其一生治河的高度肯定。

栗毓美陵

03 慷慨輸將,捐資治河

在當時,清政府治河所費須由當地百姓攤派承擔,栗毓美念民生多艱,不忍百姓出資,於是自己多次捐資為當地百姓減輕負擔。他曾捐銀購買石塊五百方,以加高山東戴村垻,自此再逢汛期,也罕見大水漫垻泄水過多的情形;還曾見蜀山湖堤殘損嚴重,特捐資九千緡(緡為一千文制錢)用於加固堤身;又見渾源唐家莊石壩年久失修,捐資五百緡為施工經費;更還捐贈自己的廉銀一千八百兩發典生息,用於補貼河工。如此捐款事跡不勝枚舉,僅任職武涉縣知縣兩年間栗毓美就捐資逾萬緡,而清代知縣一年僅有俸銀45兩、廉銀1200兩,祿米2700斤(一兩銀約1000〜3000文)。時逢其父去世,栗毓美由於廉銀俸祿大多花費在當地河工上,只能舉債料理父親的身後事,史書描述其:「遇寒畯佽助必豐,到處周濟貧乏,見義必為,雖囊橐無餘,猶稱貸以益之。」在當時「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貪腐成風的背景下,栗毓美可謂是一汪泓然清流。

來源: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

作者:弭雲琪、梁延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