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康之恥發生前,戰無不勝的楊家將,怎麼都沒有出山救國呢?

史言有志 發佈 2022-12-11T15:02:59.334459+00:00

文|夜談編輯|史言有志「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岳飛在怒髮衝冠中,表達對靖康恥的哀嘆!其實在這段歷史中,有很多令人感到好奇的地方。比如說在北宋時期,楊家將明明享有很的社會地位。在歷史上也是被重點提到的滿門忠烈,那他們為什麼在北宋滅亡之際,都沒有出來報效祖國呢?

文|夜談

編輯|史言有志

「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岳飛在怒髮衝冠中,表達對靖康恥的哀嘆!

其實在這段歷史中,有很多令人感到好奇的地方。比如說在北宋時期,楊家將明明享有很的社會地位。在歷史上也是被重點提到的滿門忠烈,那他們為什麼在北宋滅亡之際,都沒有出來報效祖國呢?

而且在民間野史中,人們都說楊家將號稱「戰無不勝」。他們為什麼在這麼關鍵的時刻,都不願出山救國?其原因到底何在?

現在很多影視劇以及小說中,都有提到楊宗保以及穆桂英,這些人物事實上都是編撰出來的忠烈形象。在真實的北宋歷史階段中,楊業、楊文廣和楊六郎是三代祖孫,而楊家將的故事也是由他們書寫的。

在與遼國的幾次交鋒中,楊六郎等人為楊家的忠烈故事鋪平了道路,可是楊家將在北宋消亡之後,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並且還逐漸淪為了寒門。

其實這一切都要從金沙灘戰役開始講起,當時遼國十萬精兵扎住在白溝河,蕭太后還親臨戰場,這一下子就提高了軍心,所以南北兩院的奚族騎兵就這樣被瞬間殲滅。北宋軍團楊家將也從這場戰役之後,變得更加被動起來。

他們不僅在沒有做足準備的情況下,得應對寡不敵眾的被殲滅危機,最後還只能退守在山西金沙灘,只能以地形的優勢苟延殘喘。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宋太宗的欲望反而膨脹了起來,人家下了一道聖旨:命令楊家軍團趕緊撤退。

但楊家將卻認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西周邊的老百姓,他們如果受到戰爭的苦難,必將淒風苦雨。因此他們不願意拋棄百姓,但轉頭一想他們又進退兩難,楊家將如果不奉行聖旨以微弱的兵力去抵抗遼軍。

很有可能是以卵擊石,連最後的有生力量都沒辦法保證,所以這道聖旨就相當於是將楊家軍團往死胡同里逼了。最終楊業就決定帶著剩餘的軍團不投降但也不退讓,其目的就在於保護山西百姓。

但戰爭的殘酷令所有人都沒想到,楊家軍團也是在浴血奮戰中面臨彈盡糧絕的窘境,關鍵是他們也從來沒有等到宋太宗的支援。所以在北宋金沙灘戰役過後,楊家軍團就這樣慢慢的淡出了歷史。

雖說楊家將依然有後人留存於世,但經過這段歷史。他們也寧願消失在江湖中,不願為庸主貢獻家業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