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必刷!這5部高分紀錄片,專治各種育兒焦慮,打開養娃格局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發佈 2022-12-11T17:45:11.797622+00:00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父母在帶娃和育兒時常常會感覺到迷茫,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父母在帶娃和育兒時常常會感覺到迷茫,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來看看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幾部育兒紀錄片。


通過這些優秀的紀錄片,會讓你更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收穫很多新的認知,同時也能緩解不少的育兒焦慮。


孩子從出生、學前到學校教育,很多困擾父母的育兒問題,都能在裡面找到答案。




嬰兒的成長

嬰兒從哇哇落地那一刻起,整個世界便仿佛一個有待探索的寶藏,同時也是感官的遊樂場。


不論是學會辨認人臉的特徵或是被各種聲音逗得呵呵笑,嬰兒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知識 。


《嬰兒的成長》帶領觀眾探索嬰兒的奇妙世界,以及從出生到兩歲大的成長過程,在每集一小時的節目中都將詳盡介紹嬰兒成長的重要領域:按照嬰兒發展的先後順序,分別介紹運動、認知、語言和情感四部分,共6集。



節目中將探討傳統及最新的嬰兒發展理論,雖然專業但是一點也不枯燥,因為它不是直接告訴你結論,而是通過展示一系列有趣而巧妙的實驗來證明一些十分具體的問題,進而揭示嬰兒成長過程的秘密。


比如這個關於「嬰兒踏步」的實驗:

嬰兒出生2天就有踏步反射,

看似6周就會消失,


但將6個月大的寶寶放入水中或者跑步機上,依然會有踏步反射,實驗的結論是嬰兒的雙腿太重(對於嬰兒本身來說),無力的肌肉還無法克服重力。


踏步模式是與生俱來的,但要發展控制踏步動作的能力,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視覺還沒發展,所以他們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


讓嬰兒最有反映的是人的臉孔,這個階段的嬰兒看到的不是五官,而是五官的明暗變化。


這是一部優秀的育兒紀錄片,通過嬰兒的日常生活以及穿插其中的小實驗,讓觀眾看完仿佛也跟著學完了整個兒童心理學課程。




成為你


寶寶5歲前的成長密碼,都在這部紀錄片裡。


透過全球100名孩子的視角,呈現孩子如何學習說話、學習移動、學習思考和學習愛。


它記錄了孩子 2000 天內的發展規律:0~5 歲的小朋友,是怎麼從只會哇哇大哭的新生兒,成長為世界上最有能力的生物的?


每集 40 分鐘,共 6 集,每集一個敘事主題,科普和人文共存,有情感蘊藉,有科普和質感。


有娃的家庭和準備迎接新生的新手父母,可以更具體的掌握一些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每個階段根據兒童的特點,來教育孩子,這樣帶起娃來也輕鬆些。


這部紀錄片最打動人的點在於以小朋友的視角告訴我們,人類幼崽無論是做出一些讓人不可理解的行為或者令大人抓狂的瞬間,其實都是孩子的正常發展階段。


比如,為什麼有些小男孩喜歡穿裙子?


如果有一天父母看到自己的兒子穿裙子,估計會很煩惱,可能會覺得孩子在性別方面是不是有問題。


但是在這個視頻里的這對父母,看到兒子喜歡裙子,就買了很多漂亮裙子給孩子穿。直到孩子大一些,突然就意識到自己是「男孩子」。


不用父母的「苦口婆心」,孩子自己就不穿裙子了。從這一刻開始,他就認識了自己,成為了真正的自己。


其實在3歲前,孩子沒有什麼固定性別意識,對於他們來說,性別只是一種表面概念,就如他們身穿的衣服一樣。


為什麼有可怕的「兩歲」?


因為這一段時期的孩子,會進入自我沉迷的階段,而這一時期也是將他們引領進入自我發現的階段,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在這個階段里找到自己的愛好,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熱愛程度極高,發展心理學家稱之為「強烈興趣」的愛好。




事實上,大部分強烈愛好會在兩年後減弱,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愛好可以幫助孩子發現自我,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


每一集都能讓觀眾清楚地看到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共性」以及「獨特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進度。有的孩子快一點,有的孩子呢,就是慢慢地才能找到自己。


這部紀錄片通過擺事實講方法手段很神奇地緩解父母的育兒焦慮,其實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是現象,需要改變的,其實是我們看待孩子的方式。




幼兒園


有一部紀錄片,被國際評委認為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

給出「全世界每一位觀眾都能產生共鳴」的超高評價。


最終獲得了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人文紀錄片創意獎。

這部紀錄片就是——



連王菲看了都會誇獎的育兒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001年,歷時14個月時間拍出來的紀錄片,影片沿著入園到畢業的主線拉開,以小班、中班、大班一次輪流展現,記錄了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的真實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幼兒園是一個天真和快樂的地方,在真正拍攝之後才發現,幼兒園內,並非一片祥和。


即便是美食在前,

也動搖不了的想回家的心↓


幼兒園的第一頓飯,

不小心把飯菜撒了一地↓


到了午睡時間,

也有不少的小矛盾存在↓


這些「小蘿蔔頭」的世界,其實並沒有那麼完美,甚至是「暗潮洶湧」:


別人把自己玩具弄壞了,

也會哭著讓對方賠↓


「成人思維」入侵幼兒園,

孩子之間也有「潛規則」↓


還有小朋友之間的「有愛」互動,淳樸的情感:


小男孩想媽媽,小女孩剝了個雞蛋給他,巧妙地制止了小男孩即將上演的一場哭鬧;


「拉拉勾,我們又是好朋友啦」


在這些真實的互動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生活,其實更是成年人生活的一種折射,更加提醒各位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就像影片開頭的這句話: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對於這句話的思考貫穿了整部影片,我們在凝視孩子的同時,也在凝視自己。


就像《小王子》中說的「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他鄉的童年


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


無數家庭窮盡所有,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感受到同樣的焦慮。


獲得18個諾貝爾獎的日本、全球第一的芬蘭、跨國CEO占比最多的國家印度、精英教育聞名的英國、創業公司崛起的以色列,以及我們中國。


帶我們看看不同國家的孩子,看看他們不一樣的童年。


比如,在日本的一家幼兒園裡,每天早上都要學「喊叫」,這一技能首先是希望孩子能有好的體態,繼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表達自我情緒和意識。


日本的藤幼兒園以其獨特的圓形設計聞名,除了能讓孩子感受到自由、隨心之外,還能讓孩子自己決定與他人的距離。


在這所幼兒園裡,孩子們從小與動植物親密接觸。園中不但圈養馬匹,還經常讓孩子通過種植植物,親近自然。


芬蘭的孩子是通過現實生活來學習,並且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真正踐行生活即學習。


芬蘭的孩子沒有考試,老師評估孩子的學習不是靠分數,而是學習能力。


老師都是在教他們按照興趣學習,學習的基點,便是平等,而平等的實現可能,便是取消考試。


影片中還講了一位從北京去到芬蘭的張宇飛,有一次因為孩子不喜歡做數學題,他彈了一下孩子的腦門,結果就被當地的兒童保護部門約了幾次家庭談話。


因為在芬蘭,任何暴力包括語言都是不允許的。


影片從小孩的角度去體驗課堂,從家長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歷史出發,去對教育作一個深刻思考。



北鼻異想世界


在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的帶領下,一個由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提出了關於嬰兒大腦的新見解。


在一個專門的嬰兒實驗室里,他們用各種各樣的小測試,探索了嬰兒的各種行為,包括發脾氣、大笑、共鳴和學習。


用面具測試嬰兒對陌生事物的反應↓


通過對照實驗,

看看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有何影響↓


科學家採用了多種新型的浸入式技術,開展了最前沿的實驗,以揭示嬰兒的大腦在這個時期的變化。


這也是一項對生命最初兩年,進行的最深遠和最全面的研究。


除了嬰兒,這部紀錄片還跟蹤了多個家庭,了解孩子的發育對他們的人際關係、環境和成長的影響。


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這些優秀的紀錄片,還是挺有收穫的

(以上紀錄片可以在B站,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平台搜索查看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