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過這13塊歷史原型表,才明白為什麼他們總是被復刻

ctime表態網 發佈 2022-12-13T10:00:40.224660+00:00

親眼看過這13塊歷史原型表,才明白為什麼他們總是被復刻點擊查看腕錶參數及售價不一樣的美幾日前,數款卡地亞典藏藏品及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作品在上海展出,可惜只有極小部分的客戶受到品牌方的邀請才能去參加。這個展覽到底是個什麼神秘的東東呢?


親眼看過這13塊歷史原型表,才明白為什麼他們總是被復刻

點擊查看腕錶參數及售價


不一樣的美


幾日前,數款卡地亞典藏藏品及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作品在上海展出,可惜只有極小部分的客戶受到品牌方的邀請才能去參加。這個展覽到底是個什麼神秘的東東呢?還好有表態網在,即便無法受邀前去,至少也能通過這裡了解一下卡地亞這次的「私享會」,不過在私享會之前先調整一下「思想」,開個小小的「思想會」,調整什麼?很簡單——卡地亞的表到底算時裝品牌還是高級品牌?換言之,就是下面這個問題:卡地亞在制表領域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聽我講完本篇,相信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1847年卡地亞品牌創立,1853年開始就做表了,足足170年!所以論歷史悠久這個話題卡地亞當之無愧。而從巴黎私人館藏,也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CPCP系列開始,卡地亞又向高級制表方面大踏步地跨了一大截。於是在20世紀70年代,品牌開始陸續收藏自己早年間做過的一系列的古董作品,直到1983年,一個叫「卡地亞典藏」的展覽誕生了。我們所知道的著名的博物館:北京故宮、美國大都會、倫敦大英、東京國立、巴黎大皇宮……都曾展出過「卡地亞典藏」系列展覽。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更是在2009年和2019年兩次展出。



2022年的上海,卡地亞典藏系列展覽又來了!未能親眼見到實物的表友們,下面是這些表的簡單介紹,雲私享一下吧!


首先兩隻我眼中最能解釋「卡地亞美學風格」的代表作


1995年的Cloche,第一隻可以放在桌子上當成座鐘使用的腕錶。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會覺得為什麼是這個形狀,只要往左轉動90度就明白了。而且表殼9點位(也就是錶盤刻度6點位置)上的一行Paris小字代表了它的特殊身份——CPCP巴黎私人館藏系列。除了卡地亞,誰還把表和座鐘設計到了一起?


Cloche 腕錶,卡地亞,1995 年


關於Cloche的故事多說幾句:從名字上看就能看出它和英語單詞Clock很像,其實也就真的是這個意思。最初其實它既不是表也不是鍾,1920年的時候卡地亞第一次出現這樣一款產品,而當時它的身份是:胸針帶時間顯示。一年以後,也就是1921年,品牌第一次拿了這個胸針的設計靈感做了一隻表,也就是第一代Cloche,這東西你說限量吧,也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你說他不限量吧,又很少可以看到。實際上卡地亞Cloche的生產周期非常長,從第一隻1921年誕生一直到2007年都在陸續生產,其間有過幾個版本但是都保留了最初的這個設計原型。比如1922年皮帶黃金皮帶款,1995年阿拉伯數字時標款……卡地亞屬於時不時地就會復刻Cloche系列。但是雖然生產的時間跨度很長但存世的量又很少,江湖傳言古董的Cloche系列存量不會過千


Cloche 腕錶,卡地亞,1995 年

最近一次復刻Cloche就是2021年的事情,當年的Watches & Wonders表展上卡地亞推出了一隻叫做Cloche de Cartier Skeleton的鏤空表,我查了下尺寸是37.15mm × 28.75mm,厚度只有6.7,因為年份已經很近所以機芯換成了自產的MC 9626,改自非鏤空的MC 1917。這個新尺寸相較於本次私享會的款(33.2mm × 25mm)已經很現代了,基本上不會再有「娘」的錯覺了。鉑金表殼,限量只有50隻,這東西美的不可方物,鏤空機芯就是兩個極端——要麼複雜的很醜,要麼幹練的很美,卡地亞每次都屬於後者。這表絕對要看實物去體會一下!當然,同時期還推出了非鏤空的貴金屬版本,玫瑰金黃金和鉑金也都沒一款限量100隻——這種數量的限量才是有意義的嘛!


2021年復刻款卡地亞Cloche de Cartier腕錶,同年斬獲「表態腕錶大獎」最佳女士正裝腕錶獎

1990年的Crash,它可能是手錶行業里不再會出現第二隻的外形。如果不是《達利的時間》確切的說是薩爾瓦多·達利創作的《記憶的永恆》,那些不讀書不看報的人永遠不明白為什麼一隻表的表殼會被設計成這個樣子。什麼叫設計?什麼叫潮流?什麼叫文藝?卡地亞用一隻Crash把三個問題都一次性解決了。你可以說它不好看,就像你站在《達利的時間》前三天三夜不明白他想表達什麼一樣。畢竟「藝術」這東西不是大眾第一時間能理解的,就像《印象日出》第一次在巴黎展出時差點被撕掉一樣——這不是草稿嗎?!這怎麼好意思在這裡展出?!不過沒關係,時間會證明,莫奈終究會成為一代宗師,而更不會畫畫的保羅·高更能成為現代美術承上啟下的人一樣。卡地亞的設計之美,時間會給予證明。


Crash 腕錶,卡地亞倫敦,1990 年

傳說這表的設計算無心插柳,話說1967年在卡地亞倫敦店,有一位客人把一隻Baignoire送修,我大膽揣測一下就是這表估計是被馬車踩了,扭曲變形了。當時的設計師Jean Jacques就是根據這表的樣子設計出了Crash。也正是因為這表是客人在倫敦店送修的,所以1967年的原版Crash的錶盤上破天荒地加上了London的字樣——但凡帶這個地名的都會比後來換上Paris或者Swiss Made的要貴出一大截。當然,也有人傳言這表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於達利大師的作品,根據錶盤上的London字樣,我更願意接受前者的說法。不過最終的真相是:品牌創始人的後代Cartier Brickell公布了她和自己曾祖父,也就是設計師Jean Jacques Cartier的信件內容,這表的設計師有兩位,除了Jean Jacques外還有一個叫Emmerson的人,即沒有被馬車踩過的送修表也沒有達利的畫,真相是什麼?不為人知且不重要了


今年的5月5日,線上拍賣平台Loupe This成交了一隻1967年的Cartier London Crash,不含佣金折合人民幣1004萬

和Cloche系列一樣,Crash也屬於常青樹的特別版,1967年的London版本已知的只有20隻(為什麼貴的道理),1980年代又坐過一批但是數量不詳,1991年卡地亞生產線搬遷到法國巴黎後又做了400隻黃金的限量,也就是熟悉的CPCP系列。1993年的SIHH上有過鉑金版本,1999年有過白金鑲鑽的,2013年再有334隻限量的,再加上後來的2013年、2015年、2016年、2018年都有過少量的生產,和Cloche一樣,1967年誕生的Crash一直到2021年總共生產數量也就是千把個如果說腕錶可以不是圓形的,那麼Crash算把這句話頂到頭了。


Crash 腕錶,卡地亞倫敦,1990 年

然後是4隻Tank。1923年的Tank Cintree,很高興這表後來復刻了,但是要看原汁原味的,唯有展會上了。Cintree特有的類似16:9的寬熒幕模式其實是有弧度的,所以對手腕的貼合性非常好,當年長度接近4.5cm的表殼算是「膽大包天」了,但是寬度2.3又是優雅到不行。用的是LeCoultre 123機芯,雙金屬補償擺輪,寶璣遊絲。機芯不重要!我都說了——卡地亞負責美麗,想像一下邦德借你一套禮服,旁邊還有個女郎,你不戴Cintree這種表而是扛一隻47mm傻大黑粗的運動款,可能編劇已經寫好的女郎就不跟你回房間了。


Tank Cintrée 腕錶,卡地亞巴黎,1923 年

1925年的Tank Louis Cartier,這就是Tank Louis的原型,卡地亞在1922年設計了Louis的造型但是實際1925年才生產了首批Tank L.C系列,用的還是LeCoultre 123機芯,關鍵是表殼尺寸:26mm × 30mm,女表?你才女表!你全家女表!1925年的男表就是這個尺寸,不是那時候的人都侏儒,而是當年的著裝配上這樣的表才叫真正的好看,不信你去做一套美劇《大西洋城》裡的衣服,再配上這個表看看效果?


Tank Louis Cartier 腕錶,卡地亞巴黎,1925 年

1929年Tank Chinoise來了!還記得最新款的中國坦克嗎?系列的認祖歸宗就在這裡了。1929年LeCoultre的119機芯正好搭配在這個新Tank里。或許有人會問,卡地亞很厲害嗎?為什麼說到現在全是LeCoultre的機芯?是積家嗎?是!但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用郭德綱的話說就是——看你那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早在1902年到1907年期間,卡地亞就和當年的積家(為什麼是當年的?沒看到LeCoultre前面沒加Jaeger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簽訂了合同,後者給前者提供半成品機芯,前者再自行深加工。如果還覺得這是卡地亞不行的,那麼我再把這個故事說全了:除了卡地亞,當年和積家簽訂協議的還有一個牌子叫「百達翡麗」。


Tank Chinoise 腕錶,卡地亞巴黎,1929 年

時間來到1975年,第一隻非圓非方非三角的Tank來了——Oblique,用的是LeCoultre的P838 機芯,從之前的雙金屬變成了單金屬擺輪,扁平遊絲。從側面來看機芯技術也進步了。千萬記得,這不是退步,從繁到簡是進步,只是「懷舊」思想作怪才會覺得是退步了。當然,視覺上是另當別論。從Oblique開始,美學在卡地亞設計上開始全面體現。


Tank Oblique 腕錶,卡地亞倫敦,1975 年

至於Santos的歷史就不用再多說了,可以說Santos算卡地亞系列中的「運動表」。畢竟和航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926年的黃金Santos,錶帶也是黃金的,用的依然是LeCoultre機芯,從指針的樣子上看的出就是早年的卡地亞作品。


Santos 腕錶,卡地亞,1926 年

如果說Santos是卡地亞上天的表,那麼Pasha就是它下水的款式了。1985年,Cartier Pasha系列正式問世。這次展出的是一隻1986年的Pasha,黃金材質搭配皮帶,口徑達到了38mm,在1985年這算巨大無比的了。外圈可旋轉和刻度標示已經明確的告訴了所有人這是一隻潛水錶,而Pasha最有名的鏈條把頭設計在當年就一直延續至今。這隻表標註的年份是1986,但其實是1985年產的,只是後來把原廠錶盤替換成了夜光碟——當然原廠替換的咯。


Pasha de Cartier 腕錶,卡地亞,1986 年



除了上面8款「卡地亞典藏」藏品之外,這次卡地亞還帶來了一個「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其作品大多來自品牌 1900-2010 年間的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集中在1970-2010 年間。和前頭所介紹的「卡地亞典藏」不同的是,這個系列作品經卡地亞專家鑑定,嚴格按照品牌檔案館的記錄修復後進行展售。並附有真品證書、最高八年的國際保證服務和全新腕錶保護盒。


從年份最早的開始介紹吧:1978年的Vendome,手動機芯,34mm表殼。特別在哪裡?去掉了表耳。就是一個整圓,然後巧妙的通過兩端連接錶帶,在那個年代,把表耳去掉就是一種設計上最大膽的嘗試,卡地亞做到了!


Vendôme 腕錶,1978 年


然後是1982年的Santos Dumont,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Santos的樣子,因為外圈和8顆螺絲的設計一直保留到現在,至於後來這個系列越做越大是後話,畢竟品牌也要跟著潮流走,但回看1982年的Santos Dumont,只有32mm的口徑算非常友好的實際佩戴尺寸。


Santos-Dumont 腕錶,1982 年

2012年的Santos Galbee算很現代的作品了,除了保留了Dumont的外圈和螺絲設計外,大三針的布局也出現了。而且用上了自動上鏈的機芯,這表早已是假表的重災區,可見其受眾程度有多高了,其實不用老是拘泥於那幾個牌子的運動表,如果要找一隻又可以運動又可以西裝的,Santos Galbee是個好選擇,畢竟大牌子,不接受反駁。


Santos Galbee 腕錶,2012 年

隨後是兩隻石英的Pasha,什麼?!石英表好意思拿來展出???請尊重歷史好嗎,除了某段帶品牌外,大牌子哪個沒有做過石英表?勞力士都有石英的Day Date,大驚小怪什麼?畢竟在那個石英橫行的年代,不做石英表代表了破產歇業,你是希望他們在那個年代做幾隻石英表來謀生延續呢還是再也看不到這個牌子了?1987年和1988的Pasha de Cartier,還都是複雜功能的,如果你把他們當作「Only Watch」來看就不會這麼咋咋唬唬了


Pasha de Cartier 腕錶,1987 年

Pasha de Cartier 腕錶,1988 年


至此,本次「卡地亞典藏」與「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的表款大致說了一下,還是那句話——如果有機會去看實物的絕對不要錯過,畢竟有些東西不是文字所能完全傳達的


腕錶設計之美,超出你的傳統認知;優雅,不用很大。


俞瑋瑋 (新浪微博:@沉默寡言的醬油蛋)

「蛋總陪你喝咖啡」 & 「修竹齋」品牌創始人。愛咖啡愛茶最終愛成了事業。至於其他更廣泛的各種愛好,諸如:愛表,愛鞋,愛瓷器,愛家具,愛古典音樂......想想自己都害怕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