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中國製造的經典摩天地標——台北101

九鼎新nt 發佈 2022-12-14T07:56:56.550650+00:00

放眼全球, 400米級以上的超級摩天地標哪一棟是完全由中國人投資、中國人設計、中國人建造的?更不為人知的是,這座509.2米高度的台北地標,自2004年投入使用後,居然霸榜世界超高建築第一高度長達近6年之久,直到2010年1月4日哈利法塔的竣工,才把第一頭銜的交接棒給甩了出去。

放眼全球, 400米級以上的超級摩天地標哪一棟是完全由中國人投資、中國人設計、中國人建造的?答案讓你想不到,唯有台北101,百分百中國製造。


01 項目啟動背景


更不為人知的是,這座509.2米高度的台北地標,自2004年投入使用後,居然霸榜世界超高建築第一高度長達近6年之久,直到2010年1月4日哈利法塔的竣工,才把第一頭銜的交接棒給甩了出去。


而它從規劃啟動到落地,也頗為有趣和意外。當年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90年代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而摩天樓又作為見證城市經濟發達的精神圖騰,又怎會缺席台灣這一富饒的省份?於是有了高雄222米高度的長谷世貿大樓、台北244米高度的新光人壽大樓,緊接著98年高雄的85大樓投入使用,高度348米,成就當年台北第一高度。

1997年夏,台北市政府醞釀將台北建設成亞太金融中心,希望通過民間投資的方式在台北核心商用地塊興建「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寄出了很多投標單給當地的地產商參與競標。一家叫做「中華開發」的本土聯合體企業居然成功中標了該項目,召集人叫做林鴻明,為了拿下項目他幾乎找遍朋友耗盡資源湊齊了11家公司聯合,最終以新台幣206.8889億,比低價高出一倍的天價競價成交,折價當年人民幣50億。

作為台北101的締造者林鴻明有多籍籍無名?其自身的宏國集團更是鮮有人知。項目開工時,引用台灣最暢銷的商業雜誌《商業周刊》在報導集團董事長林鴻明時,開場白這樣寫道:「翻遍台灣企業集團名冊,從未出現宏國兩個字。」不過,人家是刻意低調,其林氏家族背後的「三重幫」在當地政商兩界的地位卻是無人不曉,林鴻明其母更是被稱為「台灣最神秘的女首富」,而林家則專注於地產開發,早期積累了龐大的財富。

此時林鴻明接手項目後馬上找了李祖原,認為新建的台北地標必須要有濃厚中國元素傳承,而李祖原就是能完美實現其願望的人。最開始做的方案當時誰也沒想去做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甚至台灣最高也沒想過。開始做的方案是一棟66層,高度273米的主塔樓,兩邊是兩棟20層的配樓,這也是當時競標時的方案,但最終因其配樓與主樓類同看門護主的造型而被股東否決。

設計師李祖原提議更改為99層,寓意長長久久;又有人建議100層,代表圓滿和頂峰。林鴻明與其母卻不這麼認為,指出「中國人講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是最終拍板101層並與股東們達成共識。在後期項目推進過程中擬將原「金融中心」更名為「101」時,李祖原力排眾議,「全世界哪裡沒有國際金融中心?」台北101的名號由此誕生。


02 設計師李祖原與台北101

林鴻明為何指名道姓要李祖原設計台北101?這就得介紹一下這位台灣著名重量級設計師。李祖原,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致力於研究有繼承中國傳統特色的新建築,它是台灣第二代建築師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與另一名已故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並稱為華人建築雙子星,皆主張在建築藝術中融入中國元素。與貝聿銘秉持的中庸哲學思想不同的是,李祖原走的路線更極端,他的作品一貫飽含強烈可視化的中國元素符號,甚至可以無限放大或抽象到近乎具象形。其作品因此飽受爭議,例如內陸的方圓大廈、盤古大觀、法門寺黃金大手等;又如高雄的長谷世貿、85大樓等。

世人對其評價兩極分化,喜歡的覺得這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經典;而討厭的則覺得醜陋無比。甚至台灣《EGG》雜誌發起2005年度台灣最丑十大建築,李祖原設計的作品居然占其五。究其原因,其倡導的建築設計中式傳統文化運用,一是套用中國意象元素;二是與建築的融合;三是自主創新。而第一步的套用,其符號化色彩運用得極為濃重,用其本意來講就是設計出來的建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的東西,然而具體運用好讓世人普遍接受卻很難。

也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林鴻明對李祖原的建築風格卻極為欣賞,就連自己宏國集團的總部大樓都是請李祖原設計的。他和李祖原一致認為,要在台灣使用中國傳統元素來建造建築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加之李祖原在台灣建築設計界的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使其當仁不讓地成為台北101的首席建築設計師。

03 建築設計與建造


從形體塑造來看,台北101分為裙樓商業和辦公塔樓,最亮眼的就是塔樓部分。塔樓自下而上整體分為基座、中部的八個倒置型梯形台疊加和上部的尖塔。不論近觀遠眺,你覺得像啥?肯定多數人的回答是節節攀升的竹節,又或是玲瓏剔透的寶塔。沒錯,建築師的寓意理念呈現要的就是這效果。

它的創意是怎麼來的呢?李祖原原本是打算在建築主體中部呈現一種非常棒的視野景觀,好歹是台北第一高度不能浪費了風景不是?而參照機場瞭望台實現最佳觀景效果是將幕牆結構做成內傾,但又不能自上而下一傾倒底,否則豈不是變成了倒置的金字塔?


於是李祖原對建築中部的樓層進行了劃分,每8層一組,內傾7度,依次疊加攀升。因為建築平面本身呈正方形,於是有了8個倒梯形「斗」的造型。為什麼是8個?因為根據總高計算下來正好可以放8個「斗」,8個斗分別又是8層的疊加,對鍾情數字8的國人來講可謂吉上加吉。

另觀其外立面,每個斗之間有一個空中平台,從消防設計角度來講,這個平台可以成為人們從一個疏散樓梯向另一個疏散樓梯轉換的安全平台,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臨時的避難空間場所,可謂一舉多得。所以又是8個8的一路「發」,又是竹節狀的步步高升,又可以看作鎮守一方的寶塔,這寓意真是絕了,真正做到了政府、開發商、使用者的皆大歡喜。

在建築裝飾細節方面,李祖原對中式符號的運用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建築內部結構件上的如意、建築外部幕牆上的祥雲、8個竹節斗上方四角的抽象祥獸造型、基座頂部的4個象徵財富的銅錢等。甚至把這一概念運用到了台北101的Logo設計之中,3個疊環相扣的中國圓形古銅錢。


在結構設計方面,由於眾所周知台灣地處地震帶並且常年遭受颶風影響,還真有點不太適合超高建築的建造。地震的影響要求結構要「柔」,而風載的影響又要求結構要「硬」,使結構設計極具挑戰性。

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和精密計算,大樓基礎採用380根1.5米樁徑的樁基一直貫入地下深達80米;主體採用8根巨柱作為骨架通過巨型桁架連接,再和核心筒的柱網接在一起,形成雙層井字結構;再將8個梯形斗每一個都做成單獨的結構單元,進而加強結構的整體牢固。

在抗風設計中在進行風洞試驗評估後,將建築方形的稜角改成了鋸齒狀的W型。為了進一步減輕高空強風和地震帶來的晃動,在建築頂部加裝了當時全球最大的調諧質塊阻尼器,直徑5.5米,重量達660噸。



然而大樓的建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磕磕絆絆的先是遭遇航高限制和一些小火災,所幸最終解決。但2002年3月台灣發生6.8級地震,當時鋼骨結構約建到56層的高度,固定在塔樓上的4座塔吊中有2座被震了下來,造成5死16傷。2座塔吊1座砸到路上,壓壞不少車並傷及民眾,另1座砸破裙樓屋頂採光罩。此次事故迫使台北市政府勒令塔樓部分停工,直到7月才全面復工,使得完工時間滯後,最終於2003年10月主體結構完工,時隔1年後於2004年12月正式全面投入使用。

04 結語


這座曾經的世界第一,不僅僅是高度,更重要的是設計創新集結了全部中國元素,實現了由中國人投資、清一色的中國人主創設計、中國傳統符號元素的大量運用、中國人主導建造(建造總承包方為KTRT團隊,美中不足的是台日營造聯合體),所以說是有史以來第一座幾近100%中國製造的超高地標建設項目。


事後證明,台北101的設計匯集了完美的形體、穩固的結構,成就了不可磨滅的經典。不管李祖原的其它作品有多大爭議,台北101的成功絕對無可爭辯。這棟建築曾被CNN評選為世界25座最偉大建築之一,它向世人完美展現了中國文化在建築上的傳承,對於李祖原來說是最為冒險的一次豪賭,但他無疑成功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