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貴在:看得淡然,想得釋然,活得坦然

京博國學 發佈 2022-12-15T00:06:59.199180+00:00

作家莫言說,人生有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人生海海,榮辱得失、愛恨情仇、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繞不過的坎。繞不過的坎,就要去直面,學會釋懷。凡事,盡力就是最好,結果順其自然。人生本有缺憾,修得一顆平常心,回歸生命的本真,這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作家莫言說,人生有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人生海海,榮辱得失、愛恨情仇、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繞不過的坎。

繞不過的坎,就要去直面,學會釋懷。凡事,盡力就是最好,結果順其自然。

人生本有缺憾,修得一顆平常心,回歸生命的本真,這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榮辱,淡然處之;愛恨,想得釋然;生死,坦然面對。

01

榮辱,淡然

《道德經》有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人生永遠充滿意外。受寵會使人驚喜不安,失寵又會恐懼害怕,因而受寵和受辱都使人擔驚受怕。

常人總是耽於榮辱,作繭自縛。人要活得灑脫自在,就要做到寵辱不驚,淡然處之。

唐朝初期,有一個官員名叫盧承慶,他的職務是「考功員外郎」,主要負責官員考核。

有一次,他考核一個監督運糧的官員。這個運糧官在督運糧船時,因遇到大風將船刮翻,結果整船的糧食掉到了河中。

盧承慶給了他「中等下級」的考核,這個運糧官看了後,沒有絲毫的惱怒和沮喪,神情自若。

盧承慶見此情景,心想:「這個人沒有生氣,說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態度很好。」於是把他的考核等級改為「中等中級」。

運糧官聽了也沒露出慶幸的喜色,盧承慶覺得這個人的心態真好,真是「寵辱不驚」呀!

後來,他了解到船翻,是因為天氣惡劣的緣故,並不是運糧官管理不善,再次給他考核定級為「中等上級」。

這次考核,運糧官「寵辱不驚」的表現給盧承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在吏部考核的時候,就提拔了他。

盧承慶之所以提拔這個運糧官,主要是因為運糧官自始至終淡定自若,沒有因為誤解而辯解,也沒有因為升級而沾沾自喜。

遇事寵辱不驚,從容自若,一切都是最好的結果。

榮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如果欲望不止,執著於榮辱得失,往往會被裹挾前行,患得患失,受到的羈絆也多,內心不能安寧。

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寵辱偕忘」,把心安頓好,人生就順了。

《莊子·逍遙遊》中說:「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對待讚譽和非議,不會更加的勤勉與沮喪,尊重自己的內心,不以外物束縛自己,寵辱不驚,去留無礙,進退自如,這就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

02

愛恨,釋然

作家豐子愷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愛而不得,會有遺憾;愛而成恨,痛苦一生。

與其在痛苦中憤恨,不如在釋然中和解。

作家麥家的童年是不幸的:家庭出身不好,常受到同學的欺辱。

在他12歲那年,有三位同學罵他的父親。他為了捍衛父親的尊嚴,和同學打架,被打得鼻青臉腫。

他不服氣,於是就堵在一戶同學家里,準備等他出來,決一死戰。

父親知道後,提著一根毛竹抬槓趕來,當著同學父母的面,扇了他兩個大耳光,把他已經受傷的鼻樑打歪了,鮮血直流。

從此他在心裡恨死了父親。

麥家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跟人交往。每天記日記,發泄自己的痛與恨。

他逃離了父親,心中的恨卻沒有消減:17歲離家上學,有意走得遠遠的。

每次給家裡寫信,他只問候母親,從不提父親;每次回家,只給媽媽買東西,從不給父親買一盒煙、一袋糖。

這一切,直到麥家有了孩子,為人父,才和父親關係慢慢緩和。

父親摔了一跤,快兩歲的兒子和妻子回家看望父親。回來後,兒子一直在他面前咿咿呀呀地說:「爺爺、摔跤、打針、哭。」

麥家在《致父信》中回憶;「他仿佛是老天爺派來的使者,不停地刺激我、催促我。」於是,他開始主動修復與父親的關係,內心開始尋求和解。

這時,父親卻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已經不認識他了。父親對家裡人都清醒過,唯獨沒給他機會。

父親離開後,麥家用了五年時間,給父親寫了一部小說《人生海海》,終於達成了與父親的和解,尋找到人生的平衡與豁達。

其實,每一個父親都是愛孩子的,只不過愛的方式,未必是孩子能接受的。

父子情、母女情、夫妻情,朋友情……愛恨交織,何嘗又是十全十美。

畢淑敏說:「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

修一間精神的小屋,放下心中的怨恨,給愛留下足夠的容量,你就會擁有溫暖與幸福。

記住仇恨是一種力量,但更大的力量是放下仇恨。

人的一生,會經歷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如果愛比恨多,精神的小屋就光明溫暖,人的福氣就大。

03

生死,坦然

白駒過隙,人生易老,實在是無奈的事。對於衰老與死亡,該怎樣面對呢?

詩豪劉禹錫,因為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從此開始了他「一路被貶一路歌」的傳奇人生。

面對得失,他坦然處之。每到一處,他施行文教,政績斐然,寫詩抒懷。地地留文名,處處顯賢達。

他被貶23年,回到洛陽時已是耗費半生。途中遇到白居易,白居易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為他鳴不平。

他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沉浮、蹉跎而憂傷,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舊事物,社會總是要發展向前的,盡顯豁達樂觀。

836年,64歲的劉禹錫以太子賓客的身份再次回到洛陽,與白居易相遇。此時兩人已是年老體衰,都患上了眼疾,腿腳也不靈便。

面對衰老,白居易產生了消極悲觀的情緒。劉禹錫的心態依然是昂揚向上,在和唱中寫道「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坦然面對衰老,克服死亡的恐懼,撫慰了老友白居易的心。千百年來,不知撫慰了多少老年人的心。

正因為人生苦短,所以我們應該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度過一個熱烈的人生。

今天活著,明天也許會死去。所以,我們要超脫生命,參破自我,度過一個恬淡的人生。

《莊子·列禦寇》中記載: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打算厚葬他。

莊子說:「我把天地當做棺材,把太陽和月亮當做連璧,把星星當做珍珠,把天下萬物當做送葬品。我的葬禮難道還不夠完備嗎?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

莊子不願厚葬,反映了他與自然合一的觀點。

陶淵明也給出了人們答案:「死去何所道,拖體同山阿。」

自然的生命流轉,生生不息。人之去世,只是歸入了自然,依然和山川一樣永恆,和山川一樣佇立。

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出生生長,也在不斷地死亡消失。

生與死,只是生命的不同形態而已,倒不如坦然處之,過好每一天。

04

修得平常心,一切順其自然

周國平說:「人到中年,就應該基本戒除功利心、貪心、野心,給善心、閒心、平常心讓出地盤了,他們都源自一種看破紅塵名利、回歸生命本質的覺悟,」

榮辱得失,看得淡然;愛恨情仇,想得釋然;生老病死,活得坦然。

凡事順其自然,不去執著求索,不去爭長論短。

修得一顆平常心,閒看花陰流影,靜觀晴雪秋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