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吳悅石品釣魚台∙天香陳蘊酒,賞中華文化之精髓交相輝映

中強久匯名酒收藏館 發佈 2022-12-16T11:29:10.190906+00:00

在中國,白酒文化已經融入到了每位國人的血液中,普通老百姓「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文人墨客們也將酒文化當作創作的重要題材,文會雅集、月下把杯、蕉林獨酌、醉眠而臥…

吟詩作畫,對酒當歌。

畫,是中國畫;酒,是中國白酒。

在中國,白酒文化已經融入到了每位國人的血液中,普通老百姓「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文人墨客們也將酒文化當作創作的重要題材,文會雅集、月下把杯、蕉林獨酌、醉眠而臥……都與酒有關,所以中國畫家們喜歡中國白酒,一點都不令人吃驚。

著名書畫大家吳悅石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喜歡中國白酒的藝術家。

吳悅石先生是當代畫壇備受推崇的中國寫意畫大家,中國畫壇領軍人物。他少年即開始習畫,並先後受到畫壇耆宿的親授,是著名國畫家王鑄九、董壽平的入室弟子。入手正加上吳先生自己力學不輟,他的繪畫作品與同時代接受西方美術教育的其他畫家不同,是更接近「傳統」的國畫風。即使後來也曾旅居海外數年,但吳先生的畫始終以疏朗、灑脫、遒勁、蒼辣的中國韻致在當代的藝術圈獨行特立,顯示出純粹中國的味道。

吳先生藝術造詣深厚,受吳昌碩等大家的影響,書法功夫也很高,字的造型取勢上時常還會傳遞出畫的姿容,讓觀者玩味間愈品愈贊。

豐富的閱歷與廣博的修養結合,吳悅石先生優遊古法而能自出機杼,在風潮迭起的當代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畫悠久與傳統的魅力。

中國人講究機緣,機緣讓釣魚台∙天香陳蘊酒與吳悅石先生相遇,並相談甚歡。聊起中國畫與中國白酒,吳先生談古論今,自有一番見解。

質妍更替,更需匠心

中國畫講究「遠取其勢,近取其質」,而西洋畫講究寫實,運用光學、解剖學等達到繪畫的逼真效果。

中國白酒講究料、水、曲的統一,採用天然多菌種固態發酵、固態蒸餾、全生物質轉化生產;西方則以葡萄為核心原料,採用液態、單式發酵釀酒,再經木桶、酒窖深度加工。

白酒、國畫代表的是東方文明的精粹,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獨樹一幟又不可或缺。但全球化不僅讓洋酒在中國來勢洶洶,也讓西方繪畫借著「西畫東進」有取代中國畫在中國成為繪畫主流的趨勢。

對此,吳先生看的很透徹:

「文貴虛靜,畫亦貴虛靜。然時事漂移,質妍更替,喧鬧與繁華皆一時之現象。古來如此,虛靜之品格士人尤貴之。物象萬變,理法紛紜,為文之術首在治心。治心之法惟以養心為宜,養心之法惟以靜默得之。

誠然,靜心=匠心,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優秀的作品得到世人的青睞只是時間問題。一如釣魚台∙天香陳蘊酒,選擇了一條耗時、耗力的釀造之路,但酒的品質,也在經歷過艱辛後尤為值得一品!

釀酒 & 作畫

從古到今,歷朝歷代的中國畫裡沒有缺少過酒的影子:明朝仇英的《春夜宴桃李園》,展現了李白等四人於春夜宴飲賦詩的故事;宋徽宗趙佶《文會圖》,是宋朝皇家宴飲的豪華場面;…

吳先生也曾在參加正和島的「翰墨三人行」活動時,和著莫言先生「八月十五月光明,故鄉已是高粱紅,釀成美酒我先飲,不覺醉倒小橋東」打油詩作畫一幅:兩簍紅高粱,一個背靠酒罈酣睡的醉漢的場景,營造出高粱釀酒、美酒醉人的畫面。

吳先生說:

「中國書畫每以天趣稱神妙,所謂鬼神使之非工力者。「天趣也,非得之於人,實受之於天。」所謂「天」者,契機也。熔情、景、機、趣於一爐,賴人以發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窮其性,牽其機,盡其態,八面來風,涉筆成趣,耐人尋味,曲盡其妙者也。「

這恰也與中國白酒,尤其是醬香型白酒釀造的精髓深合。

以釣魚台∙天香陳蘊酒為例,「端午制曲,重陽下沙「即為」天「,「12987」古典醬酒工藝是為」趣「,再加上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成酒因而「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厚、空杯留香持久」,實現了頂級大曲醬香酒的典型風格。

其實釣魚台∙天香陳蘊酒與吳先生的相遇,偶然之下的相談甚歡,何嘗不是透露著「天趣「之精妙?!

中國人講究「人如其畫,畫如其人」,吳悅石先生與我們交流時,目光謙和、神情端厚,和善而誠懇。談起天香陳蘊酒直言第一次品嘗,品評恐有念及不到處等等,言辭懇切,斯文中透出耿直,讓人心生敬意。

開心之餘,吳先生還特為釣魚台∙天香陳蘊酒題字。

在這個各種觀念、風格、形式、技巧不斷碰撞、浮沉的時代,因為有了如吳悅石先生一樣的一些秉持、高揚傳統,並穎悟而求新的人的存在,中國畫、中國酒才不僅沒有沒落,反倒被再認識、再發現、再融合。

對這些讓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人們,不論他們是書畫家,或者是釀酒人,我們都滿懷敬意地尊稱他們為:匠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