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帖與拜匣 | 細說古代名片文化

明清傢俱研習社 發佈 2022-12-16T21:28:47.245318+00:00

在日常社交中,初見陌生人,我們可以直接要電話號碼,也可以加微信、加QQ,但是最正式、最禮貌的,還得屬交換名片。

古人遞名片大為講究,

把名片放在專門的拜匣里呈上。

小小拜匣,

也蘊含了古人無限的審美情趣。

在日常社交中,初見陌生人,我們可以直接要電話號碼,也可以加微信、加QQ,但是最正式、最禮貌的,還得屬交換名片。

今天的推文,讓我們聊聊淵遠流長的名片文化~


· 拜帖之名 ·

查閱文獻,可以發現歷史上名片的名稱不拘於一。雖然叫法不同,從功能看,均屬於名片的範疇。

。古人最早使用名片的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名片被稱作「謁」,是一種在求見拜訪者時使用的介紹文書。《說文解字》對「謁」以及「謁者」做了詳細的解釋:「謁,白也。從言曷聲。於歇切。」段玉裁註:「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

《史記·高祖本紀》則記載了一則劉邦的故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東漢末期,「謁」被改稱為「刺」。關於刺,《釋書契》云:「畫姓名於奏上曰畫刺,作「再拜起居」字,皆達其體,使書盡邊,徐引筆書之如畫者也。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也。又曰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那縣鄉里也。」

最早的名刺實物出土於東吳武將朱然的墓中,發現有十數枚通名用的木簡,其中3枚自名為「謁」,14枚則明系「名刺」。

《後漢書•文苑傳下》記載了一則」刺「的故事︰「建安初,禰衡來游許下,始達潁川,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

門狀。魏晉以後,書寫材料逐漸從簡過渡到紙,刺自然也易簡為紙。唐代多稱「名紙」,晚唐時稱「門狀」

這是因為唐代科舉制度的實施,使得考生在中選後要四處拜訪位高權重的官場前輩,並拜為座師,以便將來被提攜。而要拜訪老師,就必須先遞「門狀「。

唐代關於投刺的詩句很多,「刺字從漫滅,歸途尚阻修。」「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非惟咎曩時,投刺詣門遲。」這些都說明門狀對於個人仕進的幫助。

門狀之名,至宋仍在沿用。

拜帖。拜帖之稱大約出現在元代,而後一直沿用到民國。《朴通事諺解·上》:「小人昨日貴宅里留下一個拜帖來,見來麼?」也許可以算作最早的一例。

明清時期,為了令拜帖顯得莊重而考究,不出現壓疊形成的皺褶疊痕,有身份地位的來客,會用一隻專用的木匣盛裝拜帖。

這種專門用來盛裝拜帖的木匣也是眾多文房用具中的一種,稱之為拜匣,又名拜帖盒



· 拜匣之制 ·

拜匣的歷史比較早,南宋《碎金·家生篇》「士具」條中列有「牓子匣」,陸游《老學庵筆記》也說:「紹興初乃用牓子,直書銜及姓名。」

拜帖與拜匣的使用,明清直到民國最是普遍。會客持拜帖而往,拜帖放在拜匣里,由僕從手捧,到得門首,開了拜匣,取出拜帖遞與看門的僕人,由僕人再呈與主人。不僅僅是拜帖,各種往來的禮帖、請帖、庚帖等等,流程也是如此。

拜匣用途特殊,所以製作材質大多非常名貴,工藝亦非常考究。《醒世恆言》卷三寫到「只見兩個丫鬟,一個捧著猩紅的氈包,一個拿著湘妃竹攢花的拜匣,都交付與轎夫,放在轎座之下」。

湘妃竹一般強度都不是很高,而且「湘妃竹攢花」也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鑲嵌工藝,需將乾燥徹底的湘妃竹分割成所用小塊,攢成花卉圖案,再鑲嵌於木質或大漆的拜匣頂蓋、匣側,最後研磨而成。

拜匣不僅僅用來裝拜帖所用。拜帖有時是臨時寫就,所以拜匣里除了備有空白帖子,必須的筆墨也該是齊全的。

清《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同了陶、柳二人步過石橋,「將到門口,卻在拜匣中取出筆墨,寫一紙帖道:「山東宋山人,同陶進土、柳孝廉,訪小才女談詩。」《儒林外史》第六回:「叫四斗子開拜匣,寫帖子,送這奴才到湯老爺衡里去!」

除了拜帖筆墨外,大些的拜匣中,還有放銀錢、票據、契約、圖章、首飾等物的,有的則是連常用的藥物也放置其中。《二刻拍案驚奇》中有一老婦人暈倒了,權學士因思「此病惟有前門棋盤街神丹一服立效,恰好拜匣中帶得在此」。

因此,拜匣形制大小不一,大的可以納入幾百兩銀子,小的則可以揣到袖筒里。《海上花列傳》第十回:「雲甫問他何事,相幫說是送禮,袖出拜匣呈上帳台。匣內代楮一封,夾著覃麗娟的名片。」

兩宋直到清末民初,日常生活中一類常用的器具是各式箱匣盒。而匣與箱,二者的區分並不嚴格。用作拜匣的多半是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造型為長方體的匣盒。

常見的開合方式有覆蓋式、抽蓋式、鉸鏈式,同時對內部空間進行二次劃分,有利於對零散物件的收納存儲,保證大小、形狀不一的物體分別存放。


· 拜匣之用 ·

前文也說過,為了令拜帖顯得莊重而考究,有身份地位的來客,會用一隻專用的小木匣盛裝拜帖,這樣一來顯示對主人的尊重;二來也通過這種用具間接地告訴主人,自己是什麼身份檔次、財富地位。

這也得歸結到明清時期拜帖的功能上去。明清時期的名帖除了基本的拜謁功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拜年功能。在宋代已興起過年時「望門投刺」的風氣,到了明清時期,這種使用名帖來拜年的方式,成為一種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習俗。

文徵明曾作《拜年》詩一首「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可知,晚明時期互通拜帖、賀帖之風盛行

由於拜匣的材質及精美程度能夠彰顯主人身份地位,因而所用材料大多為名貴木材。其常見結構,就是一個上下開合的扁形小木盒,為了便於攜帶,匣口設有鎖扣,在遞送重要對象時,可上鎖防丟。

清代用來裝拜帖的,拜匣之外,還有護書。《歧路燈》第二回:「王中料理已妥,夾著護書兒,到樓下請上車。孝移又叫拿出一個全帖兒,放在護書內……」可見護書的使用與拜匣大抵相同。

這個腰牌上寫明了部門職屬及姓名等信息,也即類似於今天的名片了。這些腰牌都裝在這個長方形的牛皮護書里,類似於今天錢包的形狀。

到了清末民初,電話和汽車的出現,使得拜匣的功能下降,甚至出現了一盒多用的情況。如女性作為首飾盒,用於存放貴重首飾,男性用來盛放文具等等。

但是,在一些婚嫁的場合,如男女雙方洽談親事,須進行生辰八字比對,抑或遞送聘禮禮單,都需要用上拜匣,以示盛大而鄭重。


名片,經歷了謁、刺、名紙、門狀、拜帖等幾個歷史階段,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交往的重要社交工具。儘管隨著社會發展,拜帖與拜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在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和普及的今天,名片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