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真的是只靠運氣嗎?

握中懸璧 發佈 2022-12-18T02:40:34.576985+00:00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復: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面對襄、樊前線的緊張局勢,在千里之外的長安,曹操第一時間做出了應對。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

面對襄、樊前線的緊張局勢,在千里之外的長安,曹操第一時間做出了應對。不過第一個被派上去的卻不是于禁,而是之前在漢中立下大功的徐晃。

但是當時徐晃走得急,也沒帶多少軍隊,所以沒有支援前線的能力,只能在後方的宛城穩定局面。畢竟宛城剛剛經歷過一場大亂,而曹仁又不在,確實需要一位大將來坐鎮。

很快,曹操從漢中帶回來的軍隊就整編完成了,他從中選出精兵三萬人,編為七軍,準備作為援軍投入襄、樊前線。

之前夏侯淵有五萬人,曹操自己也帶去漢中不少軍隊,應該總數要有十萬人左右。

不過隨著夏侯淵兵敗身死,曹軍應該遭受了一些損失,再加上由於漢中前線缺糧曹軍多有逃亡,這個數字就又要打一些折扣了。

另外關中也要留下一定兵力防守,畢竟不知劉備何時會從漢中殺出來。因此派出三萬援軍已經不算少了。

至於主帥的人選,說實話此時曹操並沒有太多選擇。

身邊的人里,宗室一代成員中夏侯淵已死,而曹洪又不太爭氣。

至於宗室二代成員,曹真曹休雖然也不錯,但他們經驗尚淺,威望也略有不足,派他們去還是太冒險了,畢竟對於關羽的能力,曹操是親眼見識過的。

那麼剩下的人選就基本只有兩個了,也就是于禁和張郃。不過這兩個人相比,無論官職、地位還是信任度,于禁都有明顯優勢,因此他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219年7月份,于禁的三萬大軍正式開赴前線。此時他已經是左將軍、假節鉞,哪怕是其他宗室將領都沒有這份殊榮。

只不過志得意滿的于禁卻想不到,短短一個月後他就將兵敗被擒,落下終生的恥辱。

眾所周知,于禁的悲劇是因為水,若非如此,恐怕關羽沒有能力在常規作戰中吃掉這支和他體量相當的的部隊。那麼于禁又是如何為水所敗的呢?

在這裡,我們首先來談談古代的「以水代兵」是怎麼回事。

中國人是個擅長治水的民族,因此對於「以水代兵」一事自然是信手拈來。

自春戰國時期就有白起水灌鄢城和王賁水淹大梁的戰例,可見水攻自古以來就是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在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中,只有火攻單獨成篇,而有關水攻的內容卻只有寥寥幾句,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當然不是孫子不懂水攻,在孫子兵法行軍篇的一開頭,他就對在江河湖泊周邊行軍作戰的要點做了介紹,目的就是為了講解如何防範敵軍的水攻。

另外,孫子還特意說明當上游暴雨時,若看到水沫漂來,就不要渡河,應等水勢穩定之後再行動。這說明他對水文氣象也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孫子兵法行軍第九)

在實際經驗方面,孫子經歷了伐楚之役,親身參與了吳軍水淹楚國紀南城和郢都的軍事行動,因此他對水攻是很在行的,只不過對於水攻的具體方法,孫子卻選擇了刻意迴避。

孫子對戰爭有著深刻的感悟,在目睹了楚國被淹城池的慘狀後,他清楚地了解了水攻的巨大威力以及帶來的嚴重危害。

昭王十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入赤湖,進灌郢城,遂破楚。(太平寰宇記)

在孫子的軍事思想中,通過各種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而攻城略地必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乃是最下之策。

俗話說「水火無情」,但水攻和火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火焰的傳遞需要燃燒物作為媒介,所以火攻尚可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而水攻則難以用人力進行約束,必將釀成巨大的災難。

比如文夕大火,按死亡人數最多的說法應該在三萬人以內。而同為抗日戰爭三大慘案的花園口決堤,死亡人數竟多達九十萬左右,差了數十倍之多。

雖然這並非水攻而是國民黨反動派自行釀造的悲劇,但也足以說明水的威力遠大於火。

也正是因為如此,孫子只對進行火攻的方法和細節做了詳細論述,但對於水攻的具體方法則諱莫如深。

後來親自實施過水攻的智伯瑤在面對晉陽人易子而食的慘劇後也發出了:「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的感慨。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那是多麼可怕。

我們中國一貫有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即使通過水攻取勝,但得到的卻是千里赤地而無一生民,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關於孫子所說的「水可以絕,不可以奪」,前半句指水可以阻絕敵軍這一點沒有問題,而後半句或許並非是說通過水攻不能奪取敵軍輜重,而是指不可以人為改變天然河道用作軍事目的之意。

只有這樣理解才能與孫子在火攻篇結尾處所闡述的發動戰爭要謹慎這一主旨相呼應。

總之,孫子提倡的是充分利用天然水體輔助作戰,而反對為了取勝而人為製造災難。也就是要藉助自然而非改造自然。

現在我們說回水淹七軍,這一次的大水並非如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是關羽人為製造的,而是一場自然災難。

關羽通過對沔水流域水文氣象的深入觀察總結出相關經驗,並進行了預防性的部署,最後藉助大自然的力量取得全勝,這一點與孫子兵法的思想完全吻合,這是實力的體現,而絕非只是運氣好。


很快,于禁的三萬大軍趕赴樊城外圍,與龐德合兵一處。

之前曹仁讓龐德於樊城北十里駐軍,雖然從作戰角度來看問題不大,但從地形角度來看卻是個敗筆。

杜牧在給孫子兵法作註解時提到:水往低處流,不可在低洼地區駐軍。

水流就下,不可於卑下處軍也。(杜牧注孫子兵法)

漢江流域的汛期為秋季,每年都有水患的風險,只不過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早在二十多年前的197年九月,沔水流域就曾發生過一次特大洪災,雖然曹劉雙方的將領當時在中原作戰,沒有親身經歷此事,但想必有所耳聞。現在他們在荊州地區領兵,對此理應重視起來,不過曹仁卻沒有。

獻帝建安二年九月,漢水流,害民人。(後漢書五行志)

對於這一點,關羽早就未雨綢繆準備了大船。而曹仁在十年前就有駐守荊州的經歷,對當地水文氣象了解程度卻如此之少,實屬不該。

而于禁到來後,可能覺得如此安排不太妥當,因此轉移了陣地。

轉移陣地本來是沒錯的,按當時的形勢,他應該全軍北撤,前往樊城以北三十里以外,一方面遠離大河降低了危險性,另外這樣也和樊城的距離不會過遠,路程在一天之內,可以方便支援。

可惜于禁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他不僅沒有往北走,反而向南進了城。

沔水又徑平魯城南。城,魯宗之所築也,故城得厥名矣。東對樊城。城周四里,南半淪水,建安中關羽圍于禁於此城,會沔水泛溢三丈有餘,城陷,禁降。(水經注)


可能有些讀者會產生疑慮,因為按照傳統印象,于禁和龐德應該是在低洼的平地被淹,然後登高避水,最後走投無路被擒。

比如資治通鑑就持有這種看法,司馬光認為于禁和龐德的駐軍位置始終是樊城以北。

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資治通鑑漢紀第六十)

但我認為資治通鑑的記載應該是把三國志中曹仁、于禁和龐德三人的傳記綜合起來的,這個結論有一定推測的成分,不見得完全屬實,因為以當時的史料,並不能證明曹仁可以節制于禁。

此外,于禁登高避水和入城也並不矛盾,因為登上城牆避水也算是登高。而且龐德登上堤壩避水是有明確記載的,而堤壩只能是江邊才有。

德與諸將避水上堤。(三國志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另一方面,于禁這三萬人馬是幾乎全部被關羽俘虜了的,如果他們在低洼地帶遭遇大水,怎麼可能毫髮無損呢?

由此可見,于禁將兵馬轉移到城中應該是確實可信的。

可是問題又來了,水經注的記載有些模稜兩可,于禁進入的到底是西面的平魯城還是東面的樊城呢?

首先樊城是不可能的。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樊城從始至終都未被攻破,這是非常明確的,酈道元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這麼看來,于禁進入的應該是平魯城了。

不過還是有些問題,因為平魯城是東晉魯宗之修建,在漢末時期應該還沒有這座城呢。

關於這一點,我推測于禁當時駐紮的是沔水北、樊城西的某個不知名的小城。

平魯城應該不是魯宗之新修的,而是在這座小城的遺址上擴建的新城,因為此城在219年被大水破壞了。此外剛剛建成時這座城很可能也不叫平魯城。

根據清代史學家全祖望的考證,他認為此城如果以修建者的名字來命名的話,不該叫作平魯城,因為豈有自己平定自己的道理?而大概率是南朝宋時期給這座城改了名字,因為魯宗之是和宋武帝劉裕為敵的,所以才要平定他。

如今此城的原名已經無從查知了,流傳下來的則是平魯城。而酈道元撰寫水經注時,距離魯宗之去世已經有百年左右了,因此他採用的自然是後來流傳的名字。

至於本文,為了閱讀順暢,還是採用於平魯城之名,大家明白即可。

于禁到達戰場後,魏軍不僅在兵力上占據了優勢,而且又是主場作戰,似乎已經可以高枕無憂了。

很可惜于禁和曹仁想得太簡單了,在道、天、地、將、法這兵家五要素中,至少天和地兩方面魏軍是處於下風的。如今天時地利皆不在掌控之中,豈有不敗之理?

進入八月份,沔水流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汛期,一時間大雨滂沱,連日不絕,沔水水位也開始暴漲。

最初于禁還在沾沾自喜,感覺自己進城避水是明智的。可是隨著大雨連下了十幾天,他開始有點笑不出來了。

這次暴雨的強度之大和持續時間之久超過了他的想像,江水終於沒過了堤壩,滔天大水如奔騰的獸群一般席捲沔水北岸,足有數丈之高,于禁的小城垮了。。。。。。

關羽見狀大喜不已,多年的精心準備已經開花結果,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他立刻整頓船隊,全軍出擊,直指平魯城。畢竟于禁和龐德還是有些小船的,如果不抓緊時間他們很可能會乘船逃往樊城。

平魯城是一座小城,在洪水的衝擊下,部分城牆已經垮塌,城內大水瀰漫,士卒苦不堪言。

此時于禁正慌慌張張地登上城牆上避水,抬眼望去,只見周圍的水面上全是關羽的巨艦,他已經陷入重圍。

在突如其來的天災面前,他的心態已經徹底崩潰。在這種情況下,抵抗毫無意義。

于禁平時雖然對別人嚴格,但對自己卻下不了狠心,沒有勇氣自殺,最終他選擇了苟且偷生。而他的三萬大軍也盡數歸降。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宛城逃過一劫的南陽太守東里袞以于禁軍司馬的身份再次成為階下囚。

被裝入囚車的于禁萬分鬱悶,打了一輩子仗,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為什麼倒霉的事偏偏讓自己趕上了呢?

其實這根本怪不得別人,在他選擇進城的時候悲劇就已經註定了。孫子曰:「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既然你選擇去賭平魯城能夠抗住水患,就必須承擔水患超出預期的風險。

反觀關羽早有萬全的準備,水災對他來說自然是如有天助,但即使沒有發生水災,巨艦在握的關羽也能進退自如,長期立於不敗之地,這正是兵法中所說的「自保而全勝」。

在平魯城被大水衝垮的時候,龐德和于禁失散了,他沒有上城,而是來到了江邊某處還沒被淹沒的大堤上。

關羽令手下艦隊將其四面圍住,萬箭齊發,魏軍士卒死傷枕籍。

龐德也不甘示弱,抄起一把大弓連連還擊,箭無虛發。

然龐德雖勇,他手下的人卻不想送死,董衡和董超都勸他投降。

可龐德心裡明白,自己之前費盡心力,做出對大魏一片赤膽忠心的姿態,此時若降,必將成為全天下的笑柄,這絕不能接受。

下定決心後,為了避免影響士氣,龐德不顧董超是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將他和董衡一併斬首,以示死戰之心。

激戰從拂曉持續到午後,龐德的士卒已經死傷殆盡,而對方的箭矢已經用罄,於是關羽下令登陸作戰,雙方展開短兵相接。

龐德對督將成何說:「我聽說良將不會因畏死而苟且偷生,忠烈之士也不會放下節操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的死期。」言罷便與對方展開肉搏,愈戰愈勇。


然而魏軍僅剩的官兵卻沒有龐德的覺悟,很快就都投降了。

見事不可為,龐德帶著一名部將和兩名伍長乘一條小船出逃,打算往東到樊城去。無奈水流湍急,小舟傾覆,終於被擒。

龐德被五花大綁地押到關羽面前,可他卻一臉傲氣,立而不跪。

望著眼前這名虎將,關羽生出一股惜才之念,便道:「令兄如今正侍奉漢中王,我欲拜汝為大將,何不早降?」

龐德大罵:「豎子,何言請降!魏王擁兵百萬,威振天下。汝主劉備一屆庸才,豈是魏王之敵?我寧為國家死,不為賊將生!」關羽聞言怒而斬之。


前線的敗報傳到長安,曹操感慨萬分:「于禁跟了我這麼多年,可到了生死關頭,為何卻不如龐德呢?」

此時樊城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四周一片汪洋,大水距離城頭只有六尺。

關羽沒有給曹仁喘息的機會,他的艦隊轉瞬之間就殺到樊城,將其重重圍困。

在大水的浸泡以及關羽的猛攻之下,樊城城牆也開始挺不住了,多處遭到損壞。

如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有數千人防守的樊城如同濤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傾覆之危。

城中人心惶惶,有人勸說曹仁不如棄城逃走,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其實曹仁對這個建議應該也不排斥,畢竟當初可以放棄江陵,這次為何不能放棄樊城呢?況且遭此大敗也並非他的主責。

不過這時卻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曹仁闡明了利害,堅定其死守樊城的決心,他就是滿寵。

滿寵認為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關羽在大獲全勝之下沒有繼續北進就是因為有我們牽制,如果撤兵,局面將徹底崩潰,黃河以南全都要丟,到時候曹操這個魏王就只能回他的魏國去了。

曹仁聞言稱善,於是激勵士卒,繼續堅守。

于禁七軍覆沒的消息很快就擴散得天下皆知,曹魏內部大為震動,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太守傅方紛紛投降關羽。而當初在曹仁屠宛城後銷聲匿跡的陸渾盜賊孫狼也再次跳了出來。

此外,河南郡梁縣與潁川郡郟縣的盜賊也紛紛打出關羽的旗號起事,漢中之戰期間百姓被壓榨得太苦,這下看曹操形勢不妙終於爆發了。

陸渾縣、梁縣和郟縣都在洛陽周邊,隨著這場大勝,關羽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中原,威震華夏名副其實。

此時關羽的聲勢已經達到了頂峰,似乎再加把勁樊城就將陷落。

不過關羽雖然連戰連勝,士氣高漲,但他畢竟有著數百里的補給線,糧草和兵力都不是很充足,輝煌的背後危機已經開始浮現。

如今出兵已過半載的關羽到了強弩之末,而真正壓垮他的竟是一根意想不到的稻草。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