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戰船、海軍、海戰,是編造出來的童話故事

生民無疆 發佈 2022-12-19T03:56:39.172310+00:00

海洋文明成就了古希臘的科技文明、工商業文明、民主與開放的政治文明,進而成就了希臘帝國、希臘化。古希臘之所以能建設海洋文明,主要是依靠其強大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乃至黑海,而古希臘的海軍的主戰艦船是三層槳戰船。

(本文較長,讀者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耐心閱讀)


專家們說,古希臘文明是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成就了古希臘的科技文明、工商業文明、民主與開放的政治文明,進而成就了希臘帝國、希臘化。古希臘之所以能建設海洋文明,主要是依靠其強大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乃至黑海,而古希臘的海軍的主戰艦船是三層槳戰船。



下面,我們就談談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及其海軍、海戰問題。


壹 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簡介

據鳳凰網《古老的槳帆戰船—「奧林匹亞」號》(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fengfan/200910/1021_8389_1397995_2.shtml):

「歷史上一直沒有發現三層槳船的遺蹟,……20世紀80年代,西方的一些航海考古學家為了證實該種船型的結構與操縱,也為了探討和宣揚古希臘文明和技術的成就,提出了重新打造三層槳戰艦的設想。這個設想得到希臘旅遊部門和希臘海軍的批准和贊助,於是三層槳戰艦「奧林匹亞」(Olympia)1985-1987年在希臘比雷埃夫斯船廠重建,現在經常的泊錨地為希臘雅典的「阿維若夫」戰艦博物館(BS Averof Museum),公眾可以購票參觀。「奧林匹亞」總長36.9米,寬5.5米,滿載排水量47噸,划槳航行30英里的平均航速能夠達到6節,競速時最快達到9節。」



又據《古希臘的三層槳座戰船》(《知識就是力量》2006年第6期):


「當時的船主要用地中海東岸黎巴嫩山脈的雪松木製造。除了一面不大的單帆外,主要靠人力槳划動。……經過5年的分析、論證、研究和設計,該船造得十分完美和精緻。 ……它的研製進一步證明,古代希臘的技術水平直到公元18世紀後期還未超過。當時的雅典只有25萬城邦市民,但它卻建造了200餘艘三層槳座戰船。今天,人們為建造「奧林匹亞」號用了2 年時間,花了70萬美元(1980年美元,約相當於現在160萬美元左右)。可以想見,古人造船規模的浩大,同時,工程的組織管理水平也相當高。從生產效率而言,比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著名自由輪大規模生產商H·凱塞爾的成就,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帶壓艙物的木質帆船很難沉入海底,因此,人們對在海底找到完整的古船遺物也不抱幻想。……探討槳手的訓練和功率也很有興味。根據資料,美國海軍固定座位輕型賽艇在許多年裡就對整個操作予以標準化,並且多次參加3海里短程比賽。在水池中對這種標準化賽艇曾進行阻力試驗。……如果三層槳座戰船的槳手全都與美國海軍賽船的槳手的效率一樣高,那麼這艘三層槳座戰船的170 名槳手就能在25 分鐘(賽艇比賽的持續時間)內產生21.76千瓦的功率。如果將船舵完全提起,就可計算出以9.3節速度推進戰船的功率。或者如果將兩個船舵完全侵入水中,則可計算出以8.6節速度推進戰船的功率。


……每位普通槳手的最大有效功率為0.062千瓦,僅為美國海軍賽艇槳手平均值的一半。……在1988年的第二期試驗期間,「奧林匹亞」號船員經過較長時間訓練後,該船達到9節左右的速度。在實踐中,人們了解到,欲使槳手發揮出最大功率,槳的形狀和材質也十分重要。……只有經過實踐,人們才知道當時的戰船對技術和材料要求何等苛刻,也理解了為什麼雅典能在海戰中打敗波斯,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海上強國之一。可以猜想,當時雅典人對槳進行了反覆的設計和改進。同時,槳手——有奴隸也有自由市民——的訓練和協調也是必不可少的。」



又據《古希臘「三層槳戰船」的產生及特徵》(《歷史教學問題》2018年第3期):



「在三層槳戰船的每側,下船舷分布著27名下層槳手(thalamites),槳柄從槳孔中伸出。在下層槳手的前上方,分布著27名中層槳手(zugites), 中層槳手的槳孔分布在中船舷和上船舷之間。此外,三層槳戰船增加了坐在中層槳手前上方的31名上層槳手(thranites) ……在公元前5—前4世紀,三層槳戰船的人員組織系統除了170名槳手之外,還包括1名船長(trierarchos),約30名輔助水手(hyperesia),每條戰船載員量約為200人。」


對上述引文內容,歸納出要點如下:

1.自文藝復興以來,關於三層槳戰船到底長啥樣,史學家們一直眾說紛紜。至今,既無三層槳戰船的遺物,也沒有靠譜的「文獻資料」。

2.上世紀80年代,在希臘官方支持下,英國專家們經過長達5年的精心研究、設計、實驗,終於完成了三層槳戰船的設計。換句話說,「三層槳戰船」是現代的西方專家研究設計的。

3.1985-1987年,希臘的比雷埃夫斯船廠,以現代設備條件和工藝水平,花了2年時間,終於造出了一艘三層槳戰船,取名「奧林匹亞」號,用於旅遊創收。

4.建造這艘三層槳戰船,花掉了70萬美元(相當於2009年的160萬美元)。

5.古希臘造船的木材,是從黎巴嫩進口的雪松木。

6.古希臘一艘三層槳戰船,官兵的標配為200人,其中槳手170人,分別配置在三層:底層54人、中層54人、上層62人。

7.只有在航速達到9節時,三層槳戰船才具有作戰、攻擊能力。

8.據美國人研究,只有170名槳手全都與美國海軍賽船的槳手的水平一樣高,才能保證三層槳座戰船達到9節航速。

9.美國海軍賽船的槳手的賽艇比賽的持續時間為25分鐘。也就是說,超過25分鐘,就難以保證這樣的速度了。


貳 三層槳戰船的製造問題


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在希臘世界,至少有800艘三層槳船同時在海面游弋。僅一個雅典,在持續不斷的戰爭損耗中(動輒覆亡上百艘),卻始終保持200艘以上的三層槳戰船,高峰時期遠遠超過400艘

古希臘是如何製造出這麼多的三層槳戰船的呢?

前面說過,希臘的比雷埃夫斯船廠,以現代的設備條件和工藝水平,花了2年時間才造出了一艘三層槳戰船

我們假設,古代雅典建造三層槳戰船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是每3年製造1艘,再假設每年下水50艘(這個速度,遠不能滿足「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需求),那麼,雅典必須始終有150個船塢同時開工造船。假設每個船塢(造船廠)300名工匠,那麼,雅典就得有4.5萬名造船工匠。

古希臘的其他城邦,共有不下600艘三層槳戰船。他們的戰損率大大高於雅典。比如,科林斯與科基拉稍加廝殺,科林斯「擊沉敵艦70艘,科基拉人擊沉敵艦30艘」,轉眼間100艘船沒了。因此,他們在建造三層槳戰船的平均勞動生產率與雅典相當的情況下,至少擁有超過525個船塢、15.75萬名造船工匠。

如此說來,古希臘擁有675個三層槳戰船製造廠,造船區總面積達數十平方公里,專業的造船工匠至少有20萬人。

如果考慮到船用配套領域(如船用錨鏈,造船工具,等等)的工匠,整個艦船製造行業的工匠至少也有25萬人。

古希臘造船的木材是從黎巴嫩進口的,那麼,首先必須用大型的運輸船,把木材都運回來。要想保證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的建造需求,至少要有300艘大型貨船,日夜不停地從黎巴嫩運輸雪松木。我們知道,雅典、斯巴達之間是死敵,他們必然會互相襲擊對方的運木船。儘管雙方都派出強大的艦隊護航,但是仍有大量的運木船被擊沉。姑且不談愛琴海底是否有大批的運木船,但是可以肯定,必須擁有至少10萬造船工匠的專門運木船造船廠,不斷地製造運木船,才能保證運木船需求。

總之,要想確保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的建造需求,必須投入35萬人的壯勞力。

我們知道,每一艘三層槳戰船標準配置200名官兵,古希臘800艘戰船合計官兵16萬人。假設運木船船員也按照200人配置,那麼,300艘運木船船員為6萬人。二者合計22萬人。

由此可知,在古希臘,僅海軍主戰艦的從業人員高達57萬人,即57萬戶人家。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其他艦船的製造工匠和海軍官兵。

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數字。按照平均每一名壯勞力組建一個家庭,戶均5口人計算,那麼,在古希臘,造船工匠和家屬175萬人,海軍官兵和家屬80萬人,運木船員和家屬30萬人,總計「吃造三層槳戰船飯」即依靠三層槳戰船生活的人口,多達285萬人。

如果加上其他艦船的製造工匠和海軍官兵,那麼,這個數字----古希臘海軍行業的從業人員至少70萬人,他們和他們的家屬至少有70萬戶、350萬人。

我們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完全是服務於國防建設,不能為社會和經濟創造財富。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衣服,必須而且只能來自於古希臘其他人創造的物質財富。如果按照中國古代十分之一的農業稅(糧食、布匹)的標準計算,那麼,支持這350萬人口的農業人口必須不低於70萬戶、3500萬人

這就是說,古希臘人口至少4000萬人,是當今希臘人口的4倍以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古希臘還有數量驚人的步兵。斯巴達就是依靠強大的步兵而與雅典並立,並且最後戰勝雅典。如果考慮到這一點,古希臘的總人口至少超過6000萬



此外,古希臘還面臨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鑑於三層槳戰船長36.9米,那麼,原木也應該在37米以上。古希臘真的有能裝載長達40米原木的大型貨船嗎?這樣的大型貨船,又是誰建造,用什麼材料建造的?事實上,這樣的大型貨船,近2000年後才誕生

我們知道,黎巴嫩屬於波斯帝國的地盤。備受希臘海軍欺負的波斯帝國,會放任雪松木出口到希臘嗎?(同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會放任鋼鐵、石油出口到日本嗎?)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叄 三層槳戰船完全不能用於實戰


在古希臘史中,雅典動輒派若干艘三層槳戰船遠征。那麼,三層槳戰船,真的能打仗嗎?

據《古希臘「三層槳戰船」的產生及特徵》(《歷史教學問題》2018年第3期):

「在公元前5—前4世紀,三層槳戰船的人員組織系統除了170名槳手之外,還包括1名船長(trierarchos),約30名輔助水手(hyperesia),每條戰船載員量約為200人。……三層槳戰船的輔助水手包括:舵手(kybernetes),地位僅次於船長……槳手長……五十士官……長笛手……修船師……此外,輔助水手還包括10名水兵(epibatai)和4名弓箭手(toxotai), 剩餘的10名輔助水手則分為兩組,分別作為舵手和船首長的助手,也可作為備用槳手。


……因為三層槳戰船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所以撞角逐漸成為海戰中的主要武器,並發展出一套精密的撞角戰術。撞角戰術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環航戰術(periplοus),由三層槳戰船構成的船隊將己方的戰船排成一列縱隊,然後快速駛向敵方船隊的側翼,用撞角撞擊敵船的船舷,或機動到敵船的後方,撞擊敵船的船尾。第二種是穿插戰術(diekplοus),三層槳戰船高速行駛,穿過敵船的防線,然後迅速調轉船頭,撞擊敵船船尾。


……事實上,撞角戰術強大威力的發揮是三層槳戰船上人員組織系統實際功效的集中體現,因而具有極高的技術要求。在兩條高速航行的船隻相撞的情況下,如果角度過正,很容易撞壞自身的撞角和船首。不僅如此,在撞擊敵船時,如果力度過輕,起不到破壞敵船的作用,如果相反,則會因難以迅速拔出撞角,使自身陷入危險的境地。


……通常情況下,為了保持船隻的戰鬥力、提高速度和機動性,三層槳戰船的設計往往儘可能地節省空間和重量,雅典的三層槳戰船尤是如此。位於下層槳手的凳子下面的船隻儲藏室,只能用來貯藏船槳、索具等極端重要的物資。槳手們不僅沒有充分的飲水保障,也沒有睡眠和進食空間。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槳手必須登岸舒展身體,併到沿岸居民提供的市場上購買水、食物等補給。戈姆(A. W. Gomme)指出, 在正常的航行條件下,三層槳戰船一天在海上最多可以航行12小時,每隔24小時戰船就必須靠岸更新飲水等補給。」


歸納引文要點如下:

1.每條三層槳戰船200人左右,其中槳手170人,輔助水手10人,船長、舵手、槳手長、五十士官、長笛手、修船師各1人,水兵10人,弓箭手4人。

2.三層槳戰船的主要作戰方式是:撞擊敵船,讓敵船的船體出現窟窿,沉入海底。

3.撞擊敵船時,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須恰到好處;角度既不能太正,也不能太偏,必須恰到好處。

4.船內空間極為狹窄,船員不僅不能舒展身體,而且沒有睡眠和進食空間,更談不上做飯。

5.船內儲存的食物、飲用水,至多只能保證船員的24小時。

了解到這些後,我們就能發現: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屬於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三層槳戰船根本沒有作戰能力,既無進攻能力,也無防守能力

假設一:派100艘三層槳戰船去進攻一處海濱城市。

我們知道,一艘三層槳戰船,對陸地具有攻擊能力的,只有14人(水兵10人,弓箭手4人),100艘也才1400人。2萬人的水師,有戰鬥力的也才1400人。在船上待久了的人,剛到陸地時,都是晃晃悠悠站不穩。如果這2萬水師進攻一座城市,守城方只需要出動500名弓箭手、500刀斧手,可以輕鬆地消滅這1400人。至於那1萬多人的槳手們,一個個腰酸背痛,四肢酸軟,能站直就不錯了,所以,完全可以無視。守城方只需要派幾千名婦女兒童,就可以輕鬆活捉他們,抓回去做奴隸。

假設二:派100艘三層槳戰船在海上進攻商船。

三層槳戰船的主要材料是雪松木,一點火就著。對付他們的最為價廉物美的武器,就是在自己的船上,多準備一些火把。當三層槳戰船衝過來的時候,只需點燃幾十支火把,高高舉起,擺出向他們扔過去、不惜同歸於盡的架勢,就足以嚇退他們。因為,如果自己的船真的被對方撞出了窟窿,對方不可能迅速拔出撞角,以火燒船的結果,必定是同歸於盡。

假設三:派三層槳戰船去剿滅海盜。

結果必然是海盜船反殺雅典三層槳戰船。假設一艘50人的海盜船,被雅典三層槳戰船撞出了大窟窿。海盜們大喜,不一會兒,50名海盜全部跑到了三層槳戰船上,輕鬆幹掉14名水兵後,再對170名槳手大開殺戒。才兩根煙的功夫,海盜們便奪取了雅典的這艘三層槳戰船。

事實上,三層槳戰船,根本不是戰船,而是活棺材。

第一,古希臘海軍的兵源問題如前所述,只有170名槳手全都與美國海軍賽船的槳手的水平一樣高,才能保證三層槳座戰船達到9節航速,此時,三層槳戰船才具有作戰、攻擊能力;而美國海軍賽船的槳手的賽艇比賽的持續時間為25分鐘。那麼,古希臘的槳手的體質、素質,必須全都與美國海軍篩選出來的賽船槳手一樣高才行

古希臘的海軍官兵全是美國海軍的運動健將?顯然不可能。即便是勉強配足了一條船的運動健將,也沒什麼意義,因為無論何時何地的任何一場海戰,都不可能只打25分鐘就結束。25分鐘過後,170名槳手全部累癱了,既無力划船,也無力作戰,只能等著被敵人殺死,或者被捉去當奴隸。



第二,三層槳戰船無法解決吃喝問題。假設20艘三層槳戰艦,就有4000人。一人一天只吃一斤半,就得3噸糧食。他們必須上岸找到糧食再做飯。如此海量的糧食,到哪兒找去?如果可以搶收地里的小麥,那麼,他們自備有鐮刀嗎?他們是自己收割、打麥、脫粒,並磨出了3噸麵粉嗎?鍋灶從何而來?灶台好說,他們是自備鍋碗、油鹽醬醋嗎?

第三,三層槳戰船無法解決睡覺問題。因為船上沒有可以睡覺的地方,他們每天晚上都必須上岸睡覺。4000人睡覺的地方,到哪兒找?自然找不到。他們自備有帳篷嗎?數以千計的帳篷,放在哪?

無疑,三層槳戰船完全不具備作戰能力,更不用說遠征能力了。


肆 「三層槳戰船」比江南烏篷船還要落後


如前文所述,三層槳戰船都是尖底船,是用黎巴嫩雪松或者橡木製造的長36.9米、寬5.5米的龐然大物。據此,粗略估算,至少需用木料50立方米。這些木料,1立方米約重0.5噸上下。再怎麼偷工減料,一艘船的重量不會少於20噸。

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根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一些描述,我們知道,其實,所謂的「三層槳戰船」非常小。

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古希臘人動不動就拉著幾十上百條「三層槳戰船」,在陸地上跑。

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徐松岩譯本,下同)第261頁:

「拉棲代夢人及其諸盟邦聽了這個發言之後,接受了這些建議,同意列斯堡人加入他們的同盟。他們決定出兵阿提卡,命令在場的諸盟邦以其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儘快地開赴地峽集合;拉棲代夢人首先抵達那裡,他們準備好拖曳器械,以把艦船從科林斯拖過地峽,到達雅典一邊的海域,這樣他們能夠馬上從海上和陸上同時發動進攻了。」


斯巴達一方,為了出其不意,事先準備好拖曳器械,將停泊在科林斯灣的三層槳戰船,拉上陸地,拖過長達6公里的地峽,到雅典一側下海。徐松岩注釋道:「拖曳船隻的遺蹟留存至今。」一次拖船行動留下的遺蹟,竟然能夠躲過二千幾百年的雨雪風霜而保留至今,真堪為世界之謎

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308頁:

「伯羅奔尼撒人立即匆匆忙忙地連夜起航回國,緊靠著海岸航行:他們拖曳著他們的艦船橫過琉卡斯地峽,以免環繞海角的時候被敵人發現,他們就這樣撤離了。」


第三次,《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341頁:

「伯羅奔尼撒各地的人們都接到命令,要他們儘快趕赴派羅斯;在科基拉的那60艘艦船也接到了命令。船員們把這些艦船拖過琉卡斯地峽,以免被留在扎金蘇斯的雅典艦隊察覺。」


在二千多年前,拉著一個37米長、5.5米寬、20噸重、尖底的東西,在陸地上行進若干公里,這是一個與「古埃及人」如何運輸巨大的石材建設金字塔一樣有趣的問題。



第一次,斯巴達人事先準備好「拖曳器械」,拉著100多艘船,越過了長達6公里的地峽。

在道路、車輪均落後的古代,一頭牛至多能拉0.5噸的貨物。 20噸的貨物,如果是裝在一輛車上,至少需要40頭牛一起來拉。

當一輛車載重20噸的時候,對路面、車輪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鑑於船體太重,普通路面是走不成的。斯巴達人必須鋪設寬5米以上、長6公里以上的石板路。

鑑於船體長達37米,6公里的道路還必須是筆直的,決不能拐彎抹角。

斯巴達人是如何把船拉上岸? 是如何把這個龐然大物吊裝到車上?是如何將這尖底的大傢伙固定住?是如何將之送下水?如此等等的難度係數極大的問題,那就不知道了。

總之,完成這個艦隊搬遷工程,在勞動力和材料充足的情況下,至少得大半年的工期。

但是,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斯巴達人輕易地完成了這項工作。那麼,唯一的可能性,這船很小,且是平底船。事實確實如此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裡,希臘人除了拉著船在陸地上行走,還經常把船「拖上岸」晾曬。 什麼樣的船,才能做到這樣?答曰:小而輕的平底船, 其大小、外形,大約相當於我們熟知的小型的烏篷船吧。



古希臘的戰船,不如烏篷船。中國的烏篷船有水密艙,船體磕出一個窟窿之後,不至於沉沒。古希臘的「戰船」則遠比烏篷船落後,因為沒有水密艙,所以古希臘海戰主要就是給對方的船撞出一個窟窿來。西方人知道水密艙,是二千年之後的事情了。


伍 古希臘時代,歐洲沒有海軍


人類早期的航海活動,都是沿著海岸線行進的。直到中國人將天文學知識和指南針引入航海,船舶才開始駛入藍海,人類才開始馳騁於海洋。所以,最早的海洋貿易之路,即所謂海上絲綢之路,是誕生於東方,而不是其他什麼地方。

歐洲人,是最晚駛入藍海的人群之一。英國科學史家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李珩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第109頁):

「同時(引者註:指15世紀),人們對地理的發現再一次發生了熱烈興趣。一位軍事工程師達·豐塔納(Giovannida Fontana),在描寫15世紀中葉的「自然界的萬物」的時候敘述了許多地理事實與奇談。儘管當時的航海技術還處於原始狀態,歐洲所認識的地球的面積仍然很快地增加起來。使用十字標杆或圓形星盤來測量太陽中天的高度,可以粗略地算出觀測地點的緯度,但對經度還無法作滿意的測定。英國的第一幅海道圖,據說是1489年的地圖。」


美國經濟史家湯普遜(耿淡如譯,《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下冊,商務印書館,1997年2月,174頁):


「出海商人的生活,從十到十五世紀,一般是一種很危險的生活,即使不是比陸上旅行更困難的話。他在航程上所遭遇的事故,比陸上旅行所遭遇的事故,可能損害更重災難更大……」



「……對海洋的惠懼心理在十字軍運動開始之後已經減少,可是那安全而習慣航行路,還是在可以望見友好的海岸範圍之內。在這整個時期中,所有滿載乘客或貨物的船舶,都不敢駛入公海上去。熱那亞人、比薩人、阿馬斐人以及法國蒙特皮列與馬賽的海和加達魯尼亞人,一般是沿義大利島西岸向南航行在墨西拿停息之後,船隊照例取環繞希臘半島的航路,沿干地亞北岸海面,駛向羅得鳥和賽普勒斯去,在那裡,它們也時常停泊;於是,它們從賽普勒斯到敘利海岸,再沿岸南行,直到太爾和亞克為止。……羅盤針直到十四世紀方用於航海方面,此後水手們能渡地中海而不愁迷失方向了。」


歸納以上兩則內容如下:

1. 在15世紀以前,歐洲人不懂得如何測定經緯度,因此,一旦進入公海,他們既不知道目的地的準確方位,也不知道自己在大海里的位置和準確的航向。

2. 在15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地中海的航行,始終是沿著海岸線進行的。

3. 英國的第一幅海圖,「據說是1489年的地圖」。也就是說,1489年以前沒有海圖。

4. 直到14世紀,指南針傳入歐洲,歐洲的「水手們能渡地中海而不愁迷失方向了」。

諸如此類的資料很多很多,可謂不勝枚舉。例如:

西方經濟學的祖師爺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分析》(即《國富論》)中說:

「根據最可靠的歷史記載,開化最早的乃是地中海沿岸各國。地中海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內海,沒有潮汐,因而除風起浪涌外,也沒有可怕的波濤。地中海,由於海面平滑,島嶼棋布,離岸很近,在羅盤針尚未發明,造船術尚不完全,人都不願遠離海岸,而視狂瀾怒濤為畏途的時候,對於初期航海最為適宜。」


傑里・本特利夫婦在《新全球史》中說:

事實上,技術的傳播有時也促進了遠距離旅行本身。例如,在中國唐宋時期發明的指南針在11世紀時傳遍了整個印度洋盆地,而到12世紀中葉,歐洲的船員就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使用了指南針。指南針的傳播對海上貿易極其有益,因為它使船員在進行遠距離的深海航行時能夠找到目的地並安全地返回始發地。」 「在帆船上,最重要的導航儀器是羅盤和星盤(很快就被十字標尺和反向標尺所取代)。羅盤是中國人唐朝和宋朝發明的,11世紀傳入印度洋。12世紀中期,歐洲水手開始使用羅盤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導航……15世紀晚期,葡萄牙水手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時候發現阿拉伯人來確定緯度的儀器更為簡便,於是就以他們的儀器為原型製作出十字標尺和反向標尺。


傑克・戈德斯通在《為什麼是歐洲》說:

「歐洲航海家們的航程原本主要限於歐洲和周邊的海域,在1400年以前,歐洲的船隻基本上都只是圍著歐洲的海岸線航行,向東最遠不會超過黑海,向南最遠到達地中海,向西不會超過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向北則止於波羅的海。直至1492年之前,歐洲的船隻仍然沒能超越歐亞貿易線路的最西端。」


船一旦進入遠離陸地的深海區,除了風浪大等因素,如果沒有可靠的導航手段,一定會出現嚴重偏離航向的問題。不僅不可能抵達目的地,而且,出去了別想回來!

直到中國的指南針技術傳到歐洲後,歐洲人才開始橫渡地中海。當然,還要加上從中國傳過來的尾舵、水密艙等技術。

沒有羅盤,不知道方向;沒有尾舵,難以調整航向;沒有水密艙,船艙一有窟窿船就會沉入大海。

總之, 西方嚴肅的學者一致認為:在13世紀以前(即中國的宋末、元初以前),歐洲人從來不敢橫渡地中海,一直是沿著看得見大陸的海岸線,小心翼翼地航行。

顯然,人們熟知古希臘艦隊商船遠航建設「海洋文明」的場景,在那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

與之相應的是,古希臘時代,整個歐洲都不存在「海軍」。湯普遜在《中世紀經濟社會史》引霍爾狄奇《印度的大門》文字說:

「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出現了一類新的探險家……我們的『海軍司令』(Admiral)這一字,除了阿拉伯字『海上司令』『Al-mir-ul-bahr』的來源以外,或者我們的『船舶』(Barge)這一字,除了阿拉伯字『戰艦』(Barija)的來源外,還有什麼來源呢?」


在歐洲的語言文字中,船舶、戰艦、海軍司令這樣最基本的「海洋文明」詞彙,都是從阿拉伯文字複製過去的。

阿拉伯文字誕生在公元七世紀之後,比「古希臘」晚了一千年。換句話說,古希臘人根本就不知道人世間還有「船舶」、「戰艦」、「海軍司令」。

通俗地說,三層槳船、海洋文明云云,完全脫離實際,大大超越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


陸 反科學的古希臘「海戰」


在「古希臘史」中,古希臘各城邦不僅擁有強大的海軍,而且經常在茫茫無際的公海上大戰三百回合,殺得天昏地暗。

橫渡滄海,是古希臘人的家常便飯;無需任何導航手段,古希臘人都能準確抵達目的地。例如《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徐松岩譯本)第539頁:



「隨後,雅典人率領龐大的軍隊從科基拉起錨,橫渡大海前往西西里。這支軍隊共有134艘戰艦(另外還有羅德斯人的2艘五十漿船),其中100艘是雅典人的艦船----60艘用於作戰,40艘用於運輸----其餘的艦船來自於開俄斯和其他盟邦……這支遠征軍的軍需由30艘貨船運載,船上載有穀物、麵包師、石匠和木匠,以及修築軍事要塞的多種工具,還有100條小船一同前往,它們與運輸船樣是徵發而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小船和貨船自願跟隨遠征軍前去做生意。這些艦船現在全部離開科基拉,一起橫渡奧尼亞海。全體遠征軍抵達伊阿皮吉亞海角和塔林敦或其他地點……」



從科基拉到義大利,最短的直線距離,超過110公里!雅典遠征西西里的艦隊,二三百艘大小船隻,竟然橫渡過去了!

110公里,當然是毛毛雨。遠征埃及,遠征迦太基,古希臘人都不在話下,他們甚至擁有當今航空母艦級別的戰艦,可以載著無數戰馬、大象橫渡滄海,遠征義大利。

下面主要說愛琴海。

在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色諾芬《希臘史》(徐松岩譯本)里,整個愛琴海,就是一個大戰場,雅典、斯巴達雙方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不知他們用了什麼神奇的導航手段,雙方的艦船都能橫穿愛琴海,精準地航行到自家的「海軍基地」。

以《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為例,希臘人的「戰船」,不僅在公海里橫衝直撞,而且,它們在茫茫大海遭遇風暴之後,能精準地抵達目的地。

比如,第708頁:


「他們根據以前從伯羅奔尼撒出發時所接受的命令,派遣蘭斐亞斯之子克里阿庫斯率領40艘艦船到法那巴佐斯那裡去。……因此,這些伯羅奔尼撒艦船駛入公海以免被雅典人發現因遭遇風暴襲擊,多數艦船在克里阿庫斯率領下航行到提洛島,隨後返回米利都。」



又,第271、272、302頁:


「阿爾基達斯匆匆忙忙地從以弗所起航逃跑了。當他的艦隊停泊在克拉魯斯附近的時候,雅典的『薩拉明尼亞』號和『帕拉魯斯』號戰艦發現了他們,這兩艘戰艦碰巧是從雅典開來的;他們怕被追逐,便橫渡大海;如果可能的話,他決定在到達伯羅奔尼撒之前,不在中途任何地方靠岸……因此,帕基斯急忙發兵追去,直追到帕特摩斯島。他發現阿爾基達斯已經逃遠,追趕不及了,於是又返回來了。……前去救援列斯堡的40艘伯羅奔尼撒人的艦船,在雅典艦隊的追擊下,正在公海上逃遁,艦隊駛到克里特附近,遇著暴風雨便分散地返回伯羅奔尼撒。」



歸納以上兩則,都是這樣的故事:斯巴達一方的艦隊,因為害怕遇上雅典的艦隊,便選擇在公海航行。

在第一則的故事裡,斯巴達的艦隊因為遇上了風暴,便航行到了提洛島躲避,之後,返回米利都。在茫茫大海上,船隻一旦遭遇風暴,要麼沉沒,要麼不知被吹到那個天邊的哪個角落。斯巴達的各船,在風暴停歇後,是如何釐清方位,準確航行到僅三四平方公里的小島的?

在第二則里,斯巴達的艦隊從以弗所起航後,不幸被雅典的艦隊發現了。斯巴達的艦隊便朝南方的公海逃遁,雅典的艦隊一路追逐。斯巴達的艦隊逃到了克里特島附近,遇上風暴,艦隊被吹散,之後,各艦分別返回了斯巴達本土。從以弗所一帶的任何地區,航行到克里特附近,海上直線距離均超過200公里。再從克里特附近,航行到斯巴達一方的本土,海上直線距離也超過200公里。

這兩則故事,都是經不住任何推敲的:

1. 雅典與斯巴達的艦隊,在追逐的過程中,雙方都是槳手划船嗎?划船追逐了二百公里嗎?槳手們持續划船20多個小時嗎?

2. 且不說雅典艦隊,單說斯巴達的艦隊。完成從逃命到返回本土,至少要在大海上飄蕩10天,期間,吃什麼?假設可以抓海魚吃,那麼,喝什麼?喝海水嗎?

3. 斯巴達的艦隊,在遠離本土至少200公里的大海上,在被風暴吹散後,各艦船是如何理清自己的方位、航向,並分別返回斯巴達本土的?雅典、斯巴達的艦船,在蒼茫的大海上,是用什麼手段,實現定位、定向的?

這樣的故事,如果發生在16世紀以後的歐洲,那才可能是真實的。但是,如果說這是2000多年前的事情,必然是妄言。


柒 古希臘海軍、海戰的杜撰者:何不食肉糜


前面說過,古希臘的三層槳戰船,船內空間極為狹窄,船員不僅不能舒展身體,而且沒有睡眠和進食空間,更談不上做飯。船內儲存的食物、飲用水,至多只能保證船員的24小時。 三層槳戰船在航行途中,每天必須獲得糧食和水的補給,而且,糧食還必須是熟食。

因此,雅典也好,斯巴達也罷,海軍遠征他鄉、稱霸海上的前提,是建立好一個個強大的海軍基地

下面以雅典為例。

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薩摩斯島,便是雅典人在愛琴海的海軍基地。色諾芬《希臘史》(徐松岩譯註,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5月)第26、30頁:


「數日之後,他(阿爾基比阿德斯)率軍起航前往薩摩斯,把薩摩斯作為一個作戰基地。」



(雅典人在剛被斯巴達幹掉了15艘艦船後,) 「科濃率領他手下的20艘艦船,從安德羅斯起航來到薩摩斯,在那裡按雅典人投票所通過的決議,執掌艦隊指揮權……科濃在到達薩摩斯後,發現雅典艦隊中瀰漫著悲觀失望的情緒,他配齊了原先在這裡的70艘三層槳戰艦上的人員,總數達一百多艘艦船,他和其他諸位將軍一起,統率著這支艦隊出發,在敵方的領土上隨處登陸,大肆期掠。」


在科濃到達前,七八十艘船的人馬,至少1.5萬官兵,早已長駐於此。科濃來後,島上的官兵人數,就超過2萬人了。

前面說過,中國百姓人均年消費主糧450升,即包括老弱婦幼在內,人均每天1.23升口糧。 而一個小伙子,每天的飯量不下2升。2萬人小伙子,每天至少要消耗糧食4萬升,一個月就要120萬升。

薩摩斯島面積478平方千米,地形多山,也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阿提卡的面積,是薩摩斯島的三四倍,而雅典城邦年糧食總產量,不過400萬升。也就是說,薩摩斯島一年糧食總產量,至多200萬升,即使全部被雅典人搶光,也不夠2個月吃的。

從希臘半島運糧過來?完全沒有可行性。一方面,希臘半島的糧食本來就緊張;另一方面,希臘半島與薩摩斯的直線距離超過180公里,船隻來回一趟得半個月;更何況,斯巴達及其盟邦的船隻一直在這一帶游弋著。

從亞洲大陸買糧?那是波斯帝國的地盤。波斯帝國早已與斯巴達結盟,共同打擊雅典呢!

從埃及運糧食?那也是波斯帝國的地盤。

從黑海運糧?博斯普魯斯海峽,正處於戰爭狀態。兵船通過尚且自身難保,更別提運糧船了。

以薩摩斯島作為基地,除了能讓船上的官兵好好睡一覺,再無任何價值

雅典海軍曾經六晝夜不吃不喝去占領基塞拉島。基塞拉島人是伯羅奔尼撒移民,又因該島是連接克里特島的重要中轉站,所以,雅典人決定征服他。《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徐松岩譯本,下同)第13章:

「在同一個夏季里,雅典人的60艘艦船、2000名重裝步兵少量騎兵以及從米利都和其他地方調集來的同盟軍,在尼基拉圖斯之子尼基阿斯、狄伊特列弗斯之子尼科斯特拉圖斯和托爾馬尤斯之子阿烏托克利斯的統率下,遠征基塞拉。」


「……這樣,雅典軍隊攻入基塞拉。這些軍隊包括10艘艦船2000名米利都重裝步兵,他們從海上攻占了被稱為斯坎代亞的城鎮;其餘的軍隊在面向馬利亞一方的海岸上登陸,進攻基塞拉的下城,他們在那裡發現所有的居民都在那裡安營紮寨。雙方接戰,基塞拉人在陣地上堅守了一陣兒,就潰敗了。」


「……基塞拉人投降以後,雅典人占領了港口附近的斯坎代亞城鎮,指派了駐防軍留守基塞拉,然後就起航到阿辛、希洛斯和海岸上大多數地方,在方便的地方登陸並且停泊過夜。他們大約花了7天的時間連續不斷地破壞這些地方。」


基塞拉島與雅典最近的直線距離,長達180公里。 從雅典出發,航行到基塞拉島,需要三天三夜。來回一趟,六天六夜。

基塞拉島,是一個面積僅280平方公里的山連山的小島,至今不過三四千人口。二千多年前,基塞拉島上,至多三五十戶人家。雅典的15000人的大軍,征服該島之後,只能是讓大軍喝口水,睡一覺,糧食是沒有的。六天六夜,空著肚子遠征,再空著肚子凱旋。



雅典海軍甚至干出了空腹三年的西西里遠征的事情。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18章,「戰爭的第十七年。西西里的戰役。赫爾墨斯神像事件。遠征軍出發」:

「這起事件發生後,遠征西西里的軍隊出發,這時已是仲夏季節了。」


「那支遠征軍包括4000名雅典重裝步兵、300名騎兵和100艘三層槳戰艦,還有列斯堡和開俄斯的50艘艦船以及很多同盟者的軍隊。」


到第23章,「戰爭的第十九年。大港戰役。雅典軍隊的撤離和覆滅。」

長達一兩年時間裡,至少五六萬人的雅典軍隊(期間,雅典又增兵),在亞平寧半島南端、西西里島一帶遊蕩。

亞 平寧半島南端,除了山,還是山;西西里半島,也是山連山。至於氣候,與雅典一樣,也是地中海氣候。

雅典五六萬官兵的食宿問題,如何解決?修昔底德也想到了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是這樣的,第21章:

「雅典人駛來一艘載重1萬塔連特的大船……」


根據徐松岩注釋:1萬塔連特,「約合258噸」。

雅典人一次往西西里前線,運去了258噸白銀!258噸白銀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以後再說。

總之,就是給銀子,買買買。可是,捧著大把的銀子,就一定能買到糧食嗎?



6萬小伙子,一天要吃掉12萬升糧食,一年需要4380萬升糧食。按照雅典的主糧單產30.75升計算,義大利南部的農民將糧食產出的10%賣給雅典人。那麼,供給雅典人商品糧的農田為:

4380萬升÷30.75升÷10%﹦1424.39萬畝

僅此,當然,當然不夠。

因為,斯巴達一方,也派兵前來增援。他們到底派出了多少軍隊,修昔底德沒說。據估計,1萬人是有的。他們也要吃飯。

由此可知,義大利南部地區,至少要有1600萬畝農田,才能養活這些軍隊。

按照農田占可耕地比例60%計算,義大利南部地區的已開發的土地應該為:

1600萬畝÷60%﹦2667萬畝

2667萬畝÷1500﹦1.78萬平方公里

事實上,當今義大利的面積為30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0%,即3萬平方公里。

在遙遠的古代,義大利已開發的耕地,至多1.5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即使整個義大利取締城市,消滅工商業,把農村的餘糧全部賣給雅典和斯巴達軍隊,也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義大利南部地區的農田,至多占全國的40%,即0.6萬平方公里。

義大利可提供的糧食,僅為雅典軍隊需求的三分之一。

不僅雅典軍隊沒飯吃,而且,雅典的敵人敘拉古,也沒飯吃。

雅典軍隊所到之處,均實行三光政策,讓西西里島的大部分農田顆粒無收。比如,《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21章:

「翌年的春季剛剛開始的時候,在西西里的雅典人從卡塔那出發,乘船沿海岸航行抵達西西里的麥加拉。我曾經說過,敘拉古人在僭主革洛時期就把麥加拉居民趕走,並強占其領土。雅典人在這裡登陸,蹂躪了那個地區,他們進攻敘拉古人的要塞,但是沒有獲得成功,於是雅典艦隊和陸軍前往泰里亞斯河畔。他們從這裡深入內地,破壞平原地帶,焚燒當地的農作物;他們遇到敘拉古人小股軍隊,殺死了一些士兵;他們在豎立了一塊勝利紀念碑後,又回到他們的艦船上。現在雅典人乘船回到卡塔那,補充給養後又以全軍進攻西克爾人的城鎮肯托里巴的,他們攻下這個城鎮,先是焚燒伊涅薩人和海布拉人的農作物,然後離去。」


西西里的農田,幾乎被雅典人燒了個精光。

但是,這不僅絲毫不影響敘拉古人的生存,而且,敘拉古一方,竟然保持有不下5萬兵力,與雅典人展開了持久戰,並且取得了最後勝利。

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不知敘拉古人是以何為生?

雅典、敘拉古,雙方都是空著肚子打仗。


如此荒謬的故事,只能屬於童話類,信不信在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