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客體的構成

風雲說股 發佈 2022-12-21T07:01:30.721486+00:00

人和人的意識,都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因此,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於它的對象的存在,由於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

客體同主體相對應。凡是主體認識視野中的一切認識對象,都是客體。就寫作活動而言,凡作者面對的一切寫作對象,都可以看作是寫作客體。可分為四個方面。

一、對象化的自然景觀

所謂對象化的自然景觀,是指人化的自然,即與主體相對的、作為認識對象的自然事物。

人和人的意識,都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因此,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於它的對象的存在,由於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

對象化: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人也在自然中選擇對象,發現對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質力量灌進去,使對象活起來,成為自己的自我實現和自我創造,這時就產生了「對象化」。因此,「對象化」是人「化」到對象中去,然後再從對象中表現出來,使對象成為自己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既有對象的性質與特點,也有人本身的性質與特點。

人化的自然:當自然現象還純粹是自然現象,還沒有人化,沒有變成人的現實的時候,是談不上觀照對象的。對於人來說,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方才可能是美的。因此,當事物的客觀屬性和形象構成美的內容和形式的時候,它們不是從物理學的意義上或生物學的意義上來構成美的內容和形式,而是從它們對人的生活意義上來構成這一內容和形式。美雖然離不開事物的自然屬性,但自然屬性本身卻不是美,美始終是一種社會現象。

(一)自然現象與寫作對象

自然現象可以直接作為寫作對象進入到寫作活動中。日月星辰、名山大川、花鳥蟲魚,都可轉化為藝術形象而存在。作為藝術內容的自然必然有人的色彩在裡面。

(二)自然景物與寫作觸發

古人在追溯情懷與感興發生的根源時,總是強調「物」的誘導作用。 《禮記樂記》中說: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其本在人心之 感於物也」。說明情緒不是密閉的主觀心靈的幻影,而是外物激發的結果。陸機《文賦》中講的「遵四時而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說明了情由景生的道理。

《文心雕龍物色》:「是以獻歲發春, 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三)自然物象與表達媒介

在藝術創作中,物象的媒介作用不可缺少。物象以引導情思和運載情思的雙重作用統;於藝術創作過程中出來。因為 思想和感情本身是抽象的,需要依附於物象顯現出來。

二、群體化的社會生活

人除了自然的生存,還是社會化的動物,難以離群索居。群體化的社會生活,構成了每個個體人所面對、所依存的客體對象。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一 )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第一,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是因為除社會生活這個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個源泉了。古代的、外國的文藝作品,也能供作家創作時借鑑和利用,但「過去的文藝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國人根據他們彼時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出來的東西。

第二,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是因為文學作品的一。 切因素都來自生活。作品的題材、主題、人物、情節、結構、語言和創作技巧等都來自生活,寫實的與虛構的、曲折的與直線的.....統統來自生活的賜與、暗示和啟發。

(二)文學的社會功能

文學作品以審美為價值本位,審美的社會性決定了文學的社會目的。別林斯基說:「任何偉大的詩人之 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他從而成為社會、時代以及人類的代表和喉舌。」任何寫作成品的價值,都必須在社會中得到發揮,得到檢驗。---- 《別林斯基論文學》

三、個體化的人生狀態

(一)個體的人生狀態

人方面具有社會化的屬性,作為社會關係總和存在著,一方面又具有個體化的屬性,是具有獨立思想感情的靈魂的存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的存在,都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個體化的人生狀態,獨特的個體體驗正是寫作的直接出發點。

(二)個體的生理基礎

人的個體特徵有著生理基礎,即不同的氣質是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的。有人把氣質分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抑鬱質型四種類型。多血質人情緒活躍多變,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善於交際而不含蓄。膽汁質人情緒強烈而抑制能力弱,膽大而急躁,情感外傾而缺乏靈活性。粘液質人情緒內傾、遲緩而有穩定性,堅忍莊重但缺少靈活性,語言緩慢而感知細密。抑鬱質人情緒慢而強,深沉而刻板,體驗細膩,善於想像, 不太合群。可見氣質源於生理機制。人的特長總是與生理遺傳有直接的關係。

(三)個體的後天因素

個體特徵也與後天的環境、學習相關。人的精神氣質、性格特徵,不能單獨地看成是先天因素的積聚,其中不可避免地滲透著後天的因素。一個人出生後,周圍環境的各種因素都會對其性格、觀念、思想的形成發生影響。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特定的時空單元中構成了特定的效應場能。人置身於這種特定的時空單元,主體必然與效應場發生感應關係,從而獲得特殊的感受和認知,形成個體化的精神狀態。

(四)寫作的個性化特徵

個體特徵是先天與後天的結合,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 是秉賦與陶冶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點在文章寫作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為什麼「同讀一卷書,各自領其奧;同作一文題,各自擅其妙」呢?

面對同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 《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鬧秘事」呢?就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氣質、愛好,有不同的生活、環境、經歷,有不同的觀念、志趣、追求。

四、外在化的精神產品

(一)精神文化與精神產品

精神指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風貌,精神文化指人所創造出來的用於精神消費的產品。精神產品,是人類思維外化的物質形式,必須藉助於外在的形式和載體才能存在。如繪畫以圖形為載體,音樂以聲音為載體,雕塑以實物為材料,文章以文字篇章為載體等。

(二)精神文化的物質基礎

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質文化的基礎之上,需要物質文化的支持和滋養。從歷史發展看,只有在物質文化得到一定的發展之後,才有精神文化的發展。因為人們只有在生活條件得到保障後,才能從事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的創造。在沒有剩餘的生活物質來源之前,自然沒有專職的精神文化工作者。物質文化是土壤精神文化是花朵。因此,精神文化不能脫離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與物質生產辯證關係:並非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成正比。有時政治動盪、物質生產匱乏卻是精神產品豐富的時代。如魏晉。

(三)精神文化的生產特性

精神文化的生產和消耗,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精神文化的生產是智力化的生產,它為人們的精神消費和心理需要而生產。精神文化的使命不在於狹隘的功利目標,而在於思想的升華和精神的進步,在於人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在於人文美德的弘揚和社會群體的和諧發展。精神文化的消費,實際上是對精神產品中所含的精神內涵的提取、理解,不改變精神產品自身的形態,不以產品的消亡為代價。

精神產品的生產還與其歷時的積累和共時的政治意識形態有關。如唐詩、清文字獄等。

精神消費具有重複性、生成性和後延性。

(四)精神文化與精神消費

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文化消費在整體文化結構中的比例不斷提高。在原始的農業文化背景下,人們精神消費的機會很少,精神產品無幾。進入工業社會後,由於機械化大生產提高了生產率,精神產品日趨豐富。到了資訊時代,精神的消耗已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物質得到滿足後,人們必然尋求精神的歸宿。人文價值的上升和精神文化消費社會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寫作活動是精神文化創造的重要形式。作者要創造精神文化,就需要了解精神文化。外在的精神文化,對於接受主體來說,就是客體對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