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獲銀河系前所未有細節!中國電科兩大系統靈敏「助攻」

一帶一路報道 發佈 2022-12-21T19:44:24.915401+00:00

近日,我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獲得銀河系氣體高清圖像,這對研究銀河系內的星際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我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獲得銀河系氣體高清圖像,這對研究銀河系內的星際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正是由於『中國天眼』具有高靈敏度的特點,才使得很多觀測細節得以被發現,我們研製的反射面和饋源艙兩大關鍵系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反射面單元總設計師鄭元鵬表示。

反射面單元,也就是射電望遠鏡的「球面」,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口「大鍋」。它是由4450塊反射面單元組成,每塊單元又是由100塊直徑大約1.1米的面板子單元拼裝而成。「這些設計細節,實現了反射面單元靈敏變身,更加適應觀測區域的變化。」鄭元鵬表示。

安裝在蜘蛛網一樣的索網上的反射面,與索網上的促動器連接,當需要觀測某一區域的時候,促動器會帶動相關的反射面單元在「大鍋」上形成一個直徑300米的拋物面,就好像大鍋上的一個「小碗」。「當觀測區域變化的時候,促動器會隨之帶動反射面單元形成千變萬化的『小碗』,擴大觀天的範圍,提高信號的接收廣度。」鄭元鵬說。

中國電科研製的另一關鍵系統饋源艙,是吊在「鍋心」半空處的一個大傢伙,這個直徑13米、高6米的「龐然大物」,就如觀天巨眼的瞳孔般,聚焦信號,「眼波」流轉。「饋源艙處於每個拋物面的焦點位置,其作用就是聚焦反射面收集到的信號,來實現高靈敏度的太空觀測。」饋源艙總設計師李建軍表示。

巡測星河,瞭望天際,中國電科為「觀天巨目」靈敏助力,探索宇宙更多可能。

來源:中國電科

編輯:向雯

審核:雷露

校對:秦粟風

主編:鄧灼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導(中英文)》↓↓↓

歡迎訂閱·誠邀合作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聯繫電話:(028)86523772

新聞線索:(028)85471528

投稿郵箱:thebeltandroadrpt@163.com

聯繫人:肖露

聲明:1.凡來源為「一帶一路報導」的作品,版權屬於「一帶一路報導」雜誌社,任何第三方轉載均應註明「來源:一帶一路報導」;2.轉載其他媒體作品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刊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任何第三方轉載時須保留「來源」;3.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相應版權證明與我刊聯繫,核實後將依照相關規定支付稿酬;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我刊聯繫,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