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優質稻三產融合發展,成都郫都區玩轉「水稻+」

成都科技 發佈 2022-12-22T01:22:12.436114+00:00

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在2019年12月落成,於2020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全國唯一經袁隆平院士授權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學園區,也是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你知道嗎

在成都郫都區

有一片雜交水稻科學園

以「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名字命名


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在2019年12月落成,於2020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全國唯一經袁隆平院士授權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學園區,也是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少年識農願」——這三個願望承載著袁隆平院士的殷殷囑託,也勾勒出這片園區的目標。立足郫都,這片土地依託於「水稻+」,強力推進三產融合,正在綻放強大能量。

水稻+科研

技術賦能農業 農民幹活有奔頭

回想起今年10月發生的一件大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技術人員張向陽仍覺得激動。


就在10月22日,由該中心主導的,位於涼山州德昌縣的「超級稻單季1200公斤超高產攻關示範項目」,被隨機抽取3塊水稻田進行機械收割,實測平均畝產為1132.22公斤,創造了四川省水稻單產最高紀錄。「很驚喜,這個結果讓我們感到歡欣又鼓舞!」張向陽驕傲說道。


驕傲背後,離不開一場始於2005年的堅持——錨定一顆顆雜交水稻種子,致力於提升水稻品質和產量。


在張向陽看來,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從科研角度來講,培育一個品種,一般要8到10年。」多年來,成都分中心團隊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導下,一直埋頭於水稻材料的創製,組合設備、品種研發及推廣工作。

成績見證奮鬥的腳印——

  • 2012年,選育的品種以畝產超980公斤創造當年的全國水稻單產最高產記錄;
  • 2012年,培育的「Y兩優973」通過審定,四川由此實現兩系雜交稻新品種選育零的突破;
  • 2018年,在位於德昌的雜交水稻單季畝產1200公斤的超高產攻關項目中,「小面積實現了畝產1200公斤目標」;
  • 2021年,稻漁專用稻品種天泰優808完成測產,這款水稻通過稻魚混養模式,有望突破稻田畝產破萬元的經濟效益……

一組組科研數據讓人眼前一亮。但如何讓「亮眼的數據」在每個老百姓的農田裡也能實現?張向陽介紹,2015年,中心就提出創建泰隆匯智商業化育種成果孵化及成果交易平台,打通科研與市場,一方面,為育種家提供一個能互相交流水稻品種、組合、材料的平台,另一方面,為不具備商業化育種能力的種子企業以及農民,提供育種服務和育種成果。


「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水稻產量和經濟效應,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讓農民實現豐收致富。這也是袁隆平院士所倡導的『種稻致富』新理念。」張向陽坦言,「雖然袁院士已經故去,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我們也希望,在他的精神引領下,雜交水稻事業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目前,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立足於郫都,依託於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開展先進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據不完全統計,該中心創製雜交水稻育種骨幹親本30餘份次,審定水稻品種(組合)50餘份,種植範圍涵蓋了長江上中下游地區、華南地區等

水稻+漁業

創新種養新模式 增收致富有賺頭

從天空俯瞰,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裡有處地方極為特別。一片廣闊菜地中,五個「大圓圈」緊密排列,蓄滿了深水。近看,一群魚兒在圓形水池裡搖頭擺尾,從容出遊。


每天早上,技術人員方海都要來巡塘,給魚餵食,通過水循環系統換水。他說道:「魚吃飽了,等它們消化半小時,我們就關掉爆氣機,讓水流動起來,魚產生的糞便也被排進田裡。春夏,就拿來澆灌水稻,水稻收割後,則是澆灌生菜、甘藍等農作物。這就是園區推行的稻漁立體生態循環種養模式。」

這種「稻漁」模式有何特別?國家雜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劉金濤介紹,稻漁數位化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在傳統稻漁種養上進行了創新升級,改稻田單純散養為設施圈養+散養。「以往,單純種植水稻或者傳統稻漁模式,收益較低。但現在,田裡種稻,池中養魚,互不影響,通過生態水循環聯繫起來,在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基礎上,不僅可以保障水稻增產,還能產出各類水產品。」


劉金濤算了算說道,「一般一畝地里,水稻可以收千元左右,加上魚的產值,這畝地可以增收10倍的收益。收了水稻,種點其他的經濟作物,水旱輪作還有一筆收入。」她介紹,2020年,該模式在郫都「落地生根」,取得良好成效。如今已在全省建設了五個示範點,包括宜賓長寧、涼山德昌、成都金堂等


從創新走向落地,如何保證稻漁數位化生態循環種養模式的實踐規範性?該模式需要專業技術人管理,又如何解決成熟的技術模式和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的矛盾?為此,國家雜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推出了稻漁數位化管理系統平台,將技術、生產管理、研發團隊、流動資金甚至銷售網絡體系「一網打盡」,全面提供相關信息

例如,通過該平台,方海就可以在電腦上直觀看到水池裡鯽魚、加州鱸等各魚種所涉及的溶解氧、溫度、PH、氨氮等數值,從而精準判斷什麼時候該換水,什麼時候該投料,實現科學精準養殖。


在「稻漁」之外,「稻+」新模式,正走出雙收新「稻」路。劉金濤介紹,園區以雜交水稻科研為核心,在水旱輪作種植模式的基礎上,還創新開展了稻菜和稻蒜有機綠色種養結合新模式,促進水稻種植效益的不斷提升。成都分中心2023年計劃在四川全省篩選8至10個稻漁綜合種養大縣,合作共建袁隆平「種稻致富」模式示範區。

水稻+服務

三產融合促發展 水稻「價值」更深遠

11月中旬,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裡,劉金濤忙碌不停。從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館,到種質資源庫、稻漁數位化生態循環種養模式郫都基地……上午,她帶著一群學生參與研學活動,緊接著下午,就帶領著來自全省各地的百餘名職業農民,參觀了解水稻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


「我看你這個,水稻邊上養魚不占面積,還好管理。」來自雅安的養殖戶吳萬祥,隨著隊伍,走進稻漁數位化生態循環種養模式郫都基地。從事十餘年養殖的他,對這種未曾見過的新模式很感興趣,靠在水池邊,和方海從養魚智能技術聊到投資收益。一番投契的交談之後,吳萬祥激動說道,「我回去要繼續了解下!」

「這種匯聚了各地農民的高素質農民培訓,這段時間,園區里幾乎每天都會開展,這周星期六就有三個班,星期天四個班。」劉金濤介紹,除此之外,作為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園區里也如火如荼開展著各類研學活動。「不同年齡段的研學活動不同。例如低齡段,主要是激發對農業的興趣,像今天來的初中生,則主要是進行水稻探究性的課題。」


事實上,從園區建立以來,便秉持著「農業科研+品牌塑造+教育+鄉村文旅」等業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又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園區正在探索和實踐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豐收時節,稻浪翻滾,滿目金黃,田間地頭成了美好「打卡點」,清新民宿里寄託一夜安眠,都市人實現了觸手可及的「詩與遠方」;


說一場脫口秀、參加一場文藝表演,靠近農田,藝術家們也萌發了更多的靈感;


收割稻穀、製作稻草人、捏飯糰、認識傳統農具、寫一封送給袁爺爺的信······一群群少年,從學校走進大自然,見證一顆種子到一碗米飯的蛻變;


掌握水稻種植新技術,學習「稻漁」種養新模式、品嘗優質大米……來自全省各地的職業農民通過實地培訓,提高農業技術水平,賦能鄉村振興「活力滿滿」。

在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水稻已不只是水稻,而被賦予更廣泛而深遠的價值,留在了人們「心頭」。


園區目前集合了現代農業、青少年研學旅遊、休閒觀光、田園社區的產學研用商綜合體,為都市人提供旅遊觀光、綠色生態農產品、農耕體驗、特色民宿等產品和服務。同時還成立了專門的文教中心,已形成「以勞興邦 袁夢一方」「溯米問稻 禾下乘涼」「大師之路 啟夢袁野」等一系列固定性科學家精神傳承的主題活動。

來源:四川發布 WXID:sichuanfabu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