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億年前巨型節肢動物統治海洋 可能是迄今未知的新物種

極目新聞 發佈 2022-12-22T03:42:56.670385+00:00

在摩洛哥一個重要的新化石遺址發現的化石表明,巨型節肢動物——包括蝦、昆蟲和蜘蛛在內的現代生物的近親,在4.7億年前統治著海洋。

費札瓦塔頁岩中的化石。圖片來源:埃曼紐爾·馬丁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在摩洛哥一個重要的新化石遺址發現的化石表明,巨型節肢動物——包括蝦、昆蟲和蜘蛛在內的現代生物的近親,在4.7億年前統治著海洋。此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科學報告》雜誌上。

泰舒特(Taichoute)遺址的早期證據記錄了無數大型「自由遊動」節肢動物,泰舒特曾經是海底,現在是沙漠。此次,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該地點及其化石記錄與之前在此地80公里外的名為「費札瓦塔」頁岩的研究地點非常不同。研究人員表示,泰舒特化石是更廣泛的費札瓦塔生物群的一部分,為古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開闢了新途徑。「關於這個地方的一切,包括沉積學、古生物學,甚至化石的保存都是新的,進一步突出了費札瓦塔生物群在人們理解地球上過去生命方面的重要性」。

費札瓦塔頁岩最近被選為全球100個最重要的地質遺址之一,它對了解大約4.7億年前奧陶紀早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使科學家能夠研究地球上早期動物生命的解剖結構。然而,游泳(或自由游泳)動物在費札瓦塔生物群中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群體。現在,新研究報告了泰舒特化石的發現,這些化石保存在比扎古拉棉地區的沉積物年輕幾百萬年的沉積物中,主要是巨型節肢動物的碎片。

瑞士洛桑大學研究人員稱,動物屍體通過水下滑坡被運送到相對較深的海洋環境,這與之前在較淺環境中發現的屍體保存形成鮮明對比,這也表明這些大型甲殼動物一旦死去並躺在海底,就會為海底生存環境充當營養儲備。

研究人員表示,泰舒特的發現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大型游泳節肢動物在此占主導地位,還由於在泰舒特可能發現了費札瓦塔生物群迄今未知的新物種。

(來源: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