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祖先民族靺鞨族群是怎樣建立渤海國的?與女真金國相似嗎?

解密歷史的細節 發佈 2022-12-22T03:50:04.617885+00:00

發現愛新覺羅家族的真實歷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連載之二十一)清朝的祖先民族靺鞨族群是怎樣建立渤海國的?與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和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相似,肅慎族群的後裔建立的第一個真正具有政權意義的國家就是渤海國。這個建立者就是大祚榮。

發現愛新覺羅家族的真實歷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連載之二十一)

清朝的祖先民族靺鞨族群是怎樣建立渤海國的?

與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和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相似,肅慎族群的後裔建立的第一個真正具有政權意義的國家就是渤海國。

這個建立者就是大祚榮。



由此可以說,大祚榮、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都是肅慎族系的傑出人物。

在我國唐代時期,東北地區新出現一個民族叫渤海族,這個民族不簡單,他們是肅慎族群的後裔。

由這個渤海族群建立起來的區域性政權稱渤海國。



渤海族,以粟末靺鞨為主體,通過聯合東北地區部分夫余、沃沮、高句麗等族的人民集聚而成。

渤海族群可以說是由屬於渤海國的幾個少數民族的合稱。今天的學術界也通常稱之為靺鞨。

在唐朝之前的隋代時期,規模比較大的靺鞨部落共有七部,粟末靺鞨是其最南端的一個部,因依粟末水居住而得名。

粟末水也稱為松花江,古代的地名和民族多用當地山川河湖的名稱來命名。

源於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自東南而西北而流淌,斜貫整個吉林地區,曲折流經400多公里。

粟末靺鞨人群定居的具體地理位置,大致就分布在今吉林市向北,沿著北流松花江兩岸的範圍內。

粟末靺鞨的南部鄰居,就是當時勢力比較強大的高句麗。

當時的粟末靺鞨自己有軍隊約七千人,他們時常同高句麗發生衝突,有時他們之間也有規模較大的戰爭戰爭。

在隋文帝末年時,栗末靺鞨在一次同高句麗作戰中失敗,首領突地稽只好率所屬八個部落軍人約千餘人,在扶餘城(今吉林省農安縣城)西北,率領全部族人員內附中原的隋朝。

據中國古代的相關史料記載:

「時煬帝已即位,授突地稽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處於營州。遼東之役,突地稽率部以從,每有戰功,帝優賚之。

唐武德初,間遣使朝貢,高祖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為總管。劉黑撻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詣太宗,請受節度,以戰功封蓍國公,又徙其部落於幽州昌平城。會高開道引突厥來攻幽州,突地稽率眾邀擊,大破之。

貞觀初,拜右衛將軍,賜姓李氏,尋卒。子謹行,武力絕人。麟德中,歷遷營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其後,屢有戰功,累官鎮軍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燕國公,永淳元年卒,贈幽州都督。」

這段記載的文獻內容,比較肅慎族系以前的史料來看已經是非常詳細了。這標誌著肅慎族系自此開始進入了一個文明發展的新時期。

以上文獻的具體內容是說,當時的隋煬帝已經即位,他授予突地稽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的職務,並讓他們居住在營州之地。營州的治所在柳城,位於今遼寧省朝陽。



隋煬帝在率軍進攻高句麗時,突地稽率領部屬跟隨,多次立有戰功,隋煬帝都曾給予賞賜鼓勵。

唐高宗時,突地稽曾戰勝叛匪劉黑闥之亂,也曾打退突厥的進攻。這兩大戰功,都是在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地區所創立的。

唐朝初年時,朝廷在突地稽部落居住所在地,設置了燕州,並在其他部落地區分別設置有慎州、黎州和夷賓州等,由突地稽為總管,負責管理。

唐太宗初年時,拜右衛將軍。後來突地稽率部赴定州,因戰功被封為蓍國公,後又遷移其部落到幽州昌平城(今北京市昌平區)。當遇到高開道帶領突厥人來攻幽州時,突地稽率眾抵抗,取得了大勝。後朝廷賜突地稽改姓為李氏,與大唐皇族同姓。

一些靺鞨人也由此可以居住在漢族人生活的地區,與當地的漢人生活在一起,潛移默化地接受著中原文化影響,他們崇拜中原的文化和風尚,甚至在裝束冠飾方面主動要求改易。

這一段歷史,成為後來的靺鞨人大祚榮創建渤海國的經濟軍事文化的奠基石。

突地稽的兒子李謹行,武力絕人。在麟德年間(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公元664年正月至公元665年12月),遷任營州都督。

在北京駐守時成為北京古代歷史上擁有家僮數千,財力雄厚的家族,堪稱北部邊疆各族所忌憚的少數民族巨室富豪。

此後,李謹行屢有戰功,歷任鎮軍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等官職,被封為燕國公。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682年)去世,被贈幽州都督的稱謂。

突地稽是第一批內附唐朝的栗末靺鞨人。

到唐代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時,唐朝出兵終於滅亡了高句麗。

後來,在栗末靺鞨人中,又有首領名為乞乞仲象、乞四比羽二人,率眾移居營州。這是粟末靺鞨族群的第二次內附。在內附的隊伍中,還包括有部分白山靺鞨和高句麗人。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松漠都督、契丹人李盡忠反唐,移居營州一帶的靺鞨族人和高句麗人,幾乎都一起參加到這次反唐行動中。

唐朝朝廷為了分化反叛勢力,分別晉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可是,二人拒不受命,率族眾東奔,返回靺鞨故地。

唐朝便派出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追襲,乞乞仲象因病死於途中,乞四比羽則被追兵斬殺。

但是,沒有想到一位靺鞨英雄大祚榮出世了。

一個族群能不能有成就,與是否有具有遠見和大格局的領導人極為關鍵。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驍勇善戰,他統領靺鞨和高句麗之眾,大敗唐軍於天門嶺。

聖曆元年(698年),大祚榮帶領一眾部屬來到牡丹江上游地區,依東牟山築城而居,自立為『震國王」,但仍稱靺鞨。

回到故地,大祚榮便開始大力收撫靺鞨諸部,主要是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等部人,以及夫余、沃沮、高句麗等族眾。渤海族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團聚形成的。

唐朝開元元年(713年),朝廷派遣攝鴻臚卿崔忻持節宣慰,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在其轄區設置忽汗州,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

從此,渤海地方政權開始「去靺鞨名號,專稱渤海」。

渤海國是隸屬於唐朝的地方民族區域政權,下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有居民十餘萬戶,常備兵數萬。



遼太祖天顯元年(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所滅,存國229年。

(此處已添加紀錄片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未完待續,本號將全面解開愛新覺羅家族的真實歷史,欲知後續,敬請關注本號。


發現愛新覺羅家族的真實歷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連載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