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鋼鐵業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工業報 發佈 2022-12-22T04:58:48.653099+00:00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承載著「鋼鐵強國夢」「製造強國夢」等諸多期待。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承載著「鋼鐵強國夢」「製造強國夢」等諸多期待。近日,由中國金屬學會、中國產業基礎能力發展戰略研究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金屬學會冶金技術經濟分會、北京金屬學會聯合承辦的「2022(第十一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重點強調了「科技賦能」:一是科技推進鋼鐵高質量發展,二是科技推動鋼鐵綠色低碳發展。

正如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所說,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是打造鋼鐵強國的基礎,技術貢獻度是體現鋼鐵強國的關鍵要素之一,要以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和成熟技術推廣應用為著力點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


聚焦重點產業鍛長板、補短板

我國科技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增強產業鏈韌性,以鋼鐵為代表的基礎產業亟需結構調整,增強產業鏈韌性。目前,國際鋼鐵工業已經進入了2020年代,從戰略視野來看,其發展命題就是向綠色化(包括「脫碳化」在內)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因素,2023年我國鋼鐵行業運行仍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一是國際形勢複雜嚴峻,鋼鐵需求增速回落,全球鋼鐵生產呈下降趨勢。二是國內形勢喜憂參半,鋼材需求有望平穩,但總體呈下降趨勢。同時,我國鋼鐵工業在環境生態、產業和能源結構、工藝流程、質量品牌、技術創新體系等方面仍面臨一系列問題。

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認為,我國鋼鐵工業應聚焦重點產業領域鍛長板、補短板,以企業為主整合項目、基地、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實現技術溢出效應最大化,構建研發、生產、驗證、應用的全鏈條協同創新體系及產業技術疊代升級創新機制,形成新型的創新理念、創新戰略、創新模式、創新網絡。

實際上,我國鋼鐵工業應著力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資源保障能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四個方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中國產業基礎能力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海風分析,從現代鋼鐵製造流程「鋼鐵產品製造、能源轉換、廢棄物消納-處理-再資源化」三個功能演化得出,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綠色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規律。對此,張曉剛強調,為實現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將「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轉為「內涵型」增長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同時,需要加快推進鋼鐵企業卓越運營體系建設,通過加強成本體系管控,深度挖潛對標,精準靶向提效,激發鋼鐵企業經營活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干勇則進一步闡述說,我國鋼鐵工業應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著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從具體路徑分析:一是通過政策支持淘汰落後產能;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運用數位化轉型賦能;三是優化鋼鐵布局,鼓勵短流程工藝;四是同步推進節能與降碳;五是用全生命周期理論研發產品;六是研究推進氫能新技術;七是進行技術創新體系變革。


碳中和是發展方式的新變革

我國能源和經濟應該也必須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代舊、激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但是未來資源能源環境將制約鋼鐵行業發展。一方面,由於國家對高碳排放生產的能耗約束政策,鋼鐵企業節能減排投入大幅增加,環保設備運行成本居高不下,給鋼鐵企業降本增效和持續發展帶來較大困難。另一方面,資源、能源產品價格高企,嚴重壓縮了鋼鐵企業盈利空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解開減碳與增長兩難、實現減碳與增長「雙贏」的鑰匙是創新驅動的綠色技術替代和減碳成本下降,正確理解和處理增量和存量的關係對轉型成功至關重要。增量部分的「碳替減」可以減低全局碳排放強度,存量部分的「碳替減」則可降低全局碳排放總量,創新型「碳替減」是實現碳排放「雙控」的重要抓手。

劉世錦介紹,創新型「碳替減」是指依託綠色技術替代而相對減少的碳排放,是在減碳的同時實現增長,把二者的衝突關係轉化為協同關係。現實中的衰退型、增效型、創新型三種減碳類型,前兩者是防禦型戰略,而創新型減碳則是進取型戰略。他表示,進取型減碳戰略的實施須構建三支柱體系:第一個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創新型「碳替減」市場,第二個支柱是形成區域自主減排責任體系,第三個支柱是加快碳核算、碳帳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

鋼鐵行業是落實碳減排的重要領域,但是達峰容易、科學達峰不易,中和難、持續中和更難。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鐵軍認為,碳中和是一項複雜、長期和系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的節能環保問題,而是發展方式的新變革,需要在冶煉技術、生產原料、配套設施等諸多方面對原有生產方式進行革新。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集成優化,推動了鋼鐵綠色低碳發展,比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已具規模,計算網絡化、網絡智能化、傳感智能化深入發展,極大激發了先進計算、高速互聯、高端存儲、智能感知的技術創新活力和應用潛力。


審核:余早早

責編:霍悅

編輯:胡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