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頭版:「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山農答卷

山東農業大學 發佈 2022-12-22T04:58:57.937262+00:00

12月21日出版的《科技日報》,在頭版刊發題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山農答卷》文章,細緻梳理了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工作者們依託眾多國家級科研平台,發揮中國工程院束懷瑞院士、于振文院士等院士專家的智力優勢,組建種質創新團隊,強化基礎研究,在攻堅種子工程,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取得的諸多重大科研成果。

編者按

12月21日出版的《科技日報》,在頭版刊發題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山農答卷》文章,細緻梳理了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工作者們依託眾多國家級科研平台,發揮中國工程院束懷瑞院士、于振文院士等院士專家的智力優勢,組建種質創新團隊,強化基礎研究,在攻堅種子工程,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取得的諸多重大科研成果。報紙同時配發評論文章《生態建好了,大成果自然層出不窮》,為山東農業大學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體化部署,對待人才既重「顯績」也重「潛績」,壓力與呵護並存的「科研生態」建設點讚!

短評:生態建好了,大成果自然層出不窮

「創製了100餘項品種和技術,覆蓋了過半中國麥田」「小麥新品種兩年三破冬小麥全國單產紀錄」,這是山東農業大學書寫的小麥育種成績單。如今,他們又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瓜果等品種選育方面書寫了新歷史。

山農大因小麥聞名。更為可貴之處在於,他們不僅對主糧「晶片」發起攻堅,同時也錨定其他作物,幾十年如一日地深耕。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動因在哪裡?是家國情懷?是歷史傳承?還是個人興趣?答案或是兼而有之。但筆者更注意到山農大在制度設計方面的良苦用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將三者一體化部署,山農大將制度用活了。他們對人才、對基礎科研保持著十足耐心,並用制度固化下來。

數據顯示:近3年,他們引進了30多位高層次人才,自己培養的50多名優秀人才幾乎沒有流失,原因在於寬容機制和充分放權,學校就是服務者。

在評價機制上,他們看待人才既重「顯績」也重「潛績」,壓力與呵護並存。同時,作為省屬高校,山農大培養了不少院士,院士也聚攏了高層次資源,「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就此形成。

一句話,科研生態建好了,大成果自然層出不窮。

「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山農答卷

在山東農業大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里,時間仿佛被壓縮了。從作物分子生物學到種質創新,再到作物生理生態,向來講求穩紮穩打的基礎研究也按下了「加速鍵」,國字頭大項目步履緊湊,時有突破的消息傳出,引來業界目光。

12月初,該實驗室傳出最新消息:王永紅教授主持的「水稻和小麥超高產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項目獲得科技部2022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支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王永紅教授所在的山農大來說,將種質資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扛在肩上,是一切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們依託眾多國家級科研平台,發揮中國工程院束懷瑞院士、于振文院士等院士專家的智力優勢,組建種質創新團隊,強化基礎研究,攻堅種子工程,書寫了「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山農答卷。

甘坐「冷板凳」,找到了「走失」的關鍵基因

赤霉病被稱為小麥的「癌症」。在持續攻關20年之後,山農大孔令讓教授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並克隆抗小麥赤霉病關鍵基因,為攻克世界性難題找到了「金鑰匙」。該研究不僅作為封面文章登上了《科學》主刊,還被納入我國小麥良種聯合攻關計劃。

山農大以農學起家,因小麥聞名。新中國成立以來,該校創製了100餘項品種和技術,覆蓋了過半中國麥田,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在2019年、2020年三破冬小麥全國單產紀錄,為推動我國小麥單產從1952年的48.8公斤/畝增加到目前的390.4公斤/畝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對於在主糧種質資源方面的「話語權」,我國糧油飼兼用作物大豆面臨著「先天不足」問題。這成為山農大專家們的牽掛。

栽培大豆原產於中國,由野生大豆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但現實是長期馴化和改良過程中丟失了約70%的基因位點,僅有少量基因資源被選擇用於育種,嚴重的遺傳瓶頸效應由此產生。

經過8年攻關,36歲的山農大教授張大健帶領團隊在《自然·植物》上刊文宣布:他們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基因組,找到了栽培大豆在進化過程中「遺失的」約七成的基因資源,「走失」的基因「回家了」。

成果,讓人振奮;過程,一波三折。

相對主糧作物,大豆屬於「冷門」,面臨育種資源少、市場要求高、科研經費缺、科研人流失的難題。在山農大,一大批科研者卻長期甘坐「冷板凳」,在花生、大豆、蔬菜、瓜果等領域裡默默耕耘,一年又一年接茬,一代又一代接力。

北方的冬天可以不下雪,但不能沒有大白菜。山農大教授李家文是我國大白菜理論研究的奠基者,幾十年如一日地醉心於白菜育種研究。李教授逝去,接力棒傳遞到新一代科研人員手裡。

段巧紅追隨著科研榜樣——李家文教授,投身大白菜研究。段巧紅教授說,甘坐「冷板凳」,紮實搞科研的山農大精神是可以傳承的。

這兩年,她的團隊相繼在《自然》主刊、《當代生物學》發文,揭示植物生長的秘密,為破解育種「卡脖子」問題提供了理論支撐。

一個「致富梨」賣出50元,將「國家獎」種到祖國的四面八方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基礎研究對新品種培育尤為重要。但相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應用推廣,基礎研究往往「十年寒窗無人問」。儘管如此,山農大專家們還是瞄準農業短板,俯身於基礎研究領域,成果產出呈全面開花之勢。

在這裡,付道林教授團隊克隆太谷核不育小麥「國寶級」基因;張憲省教授團隊解析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機理;陳學森教授團隊通過基因測序揭示蘋果起源;李平華教授團隊探索出高通量研究玉米轉錄因子調控位點新技術,使玉米基因編輯不再「大海撈針」……

「十年寒窗」需要主動而為,更需要制度保障。

對耐住寂寞堅持基礎研究的人予以呵護和鼓勵,一直是山農大的優良傳統。落實到評價機制上,他們「以質量為導向,重方向看過程」,給科研人員壓力,也給緩衝機會。對此,山農大黨委書記徐劍波表示:「我們不斷完善重大科研項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機制,倡樹『十年磨一劍』的學術品質,鼓勵老師們潛心科研、提高原創能力,甘於並敢於靜下心來,等待花開。」

一粒好種子,要種到祖國的四面八方,造福於民。

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坐落於山農大校園之中,「院士+專家」「大成果+輻射廣」是其典型特徵。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束懷瑞帶領的五代園藝人的努力下,他們陸續培育出「山農酥梨」,「幸」「福」「美」「滿」等紅肉蘋果,「魯蜜」「魯油」系列桃,「雪裡香」「妙香」等草莓優質新品種……

如今,束懷瑞院士的接力棒交到了陳學森教授手中。後者帶領團隊育成的6個紅肉蘋果新品種,不僅填補了我國紅肉蘋果品種的空白,同時也將蘋果育種年限由傳統方法的20年縮短至15年,斬獲了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其培育的優質、高產、耐儲「山農酥梨」新品種推廣面積大,單個梨子賣出了50元的價格,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實實在在的「致富梨」。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王延斌 通訊員:王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