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張如怡:低聲細語」與「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雙展

國際設計 發佈 2022-12-23T17:19:21.941248+00:00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同時推出中外兩位藝術家的個展——「張如怡:低聲細語」與「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它們分別是張如怡近年來最大的機構個展,以及傑夫·奧本海默在中國舉辦的首次個展。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同時推出中外兩位藝術家的個展——「張如怡:低聲細語」「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它們分別是張如怡近年來最大的機構個展,以及傑夫·奧本海默在中國舉辦的首次個展。


UCCA西展廳、新展廳

張如怡:低聲細語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張如怡:低聲細語」。作為張如怡近期規模最大的機構個展,展覽重點呈現了藝術家受委託創作的20餘件最新裝置作品,系統梳理了藝術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網格等元素為代表符號的藝術實踐對當下人與社會、人與建築空間、自然與工業之間關係的探討,並首次有針對性地呈現其對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標準化生產材料的運用,以及對材料背後所隱含的透明性之多重意向的思考。「張如怡:低聲細語」由UCCA策展人張南昭策劃。


「張如怡:低聲細語」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2。


在過去十餘年間,張如怡以自身對雕塑材料語言的精準把握和纖細感知,用標誌性元素為觀眾構建了一隅疏離的後現代都市景觀。在如此景象中,日常物被剝離了自身的功用性,或在形態上經歷了扭曲形變,或與其他工業材料進行組合,在感官上構築起矛盾意趣的同時,更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使其思考如此景觀背後,藝術家所組織的圖像暗語中蘊含的種種隱喻、衝突與關聯。本次展覽標題「低聲細語」源自藝術家過往的創作,從水泥雕塑到建築碎石,從植物之刺到昆蟲之絲,從滑落的水珠到撲簌的粉塵,一切都在看似沉默的狀態中彼此呼應,細語城市,一如張如怡作品中刺的意象,縱然靜默無聲,卻又因其尖銳而不可忽略。


蛋糕紙杯中的仙人掌刺——創作中的隨拍,2022。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仙人掌外表的硬刺與內質的柔軟,以及堅硬與柔韌兩種狀態的轉化,都與藝術家的個人經歷與生活形成種種交集,並促使藝術家逐漸將仙人掌作為自己建構空間,審視個體與社會現實關係的創作主體。張如怡通過雕塑翻模,以工業社會中頗具代表性的材料——混凝土對仙人掌進行了再塑造。


張如怡,《種植—8》,2022,碎石、仙人掌刺,20 × 25 × 16厘米。圖片由藝術家與東畫廊提供。


一方面,仙人掌從有機體轉化為無機工業材料的過程賦予了仙人掌超脫於自然之物的隱喻,使其化身成為蘊含種種現代意識矛盾的意指:生命體與人造物的轉化,荊棘外表下的靜默與抵抗,控制與權力的話語權,城市空間與個體環境的衝突等等,如「暗色之物」系列(2019)、《搖曳的姿態》(2022)和《異物之幽》(2022)。


張如怡,《暗色之物—2》,2019,混凝土、鋼筋、碎石、金屬,90 × 20 × 20厘米。圖片由藝術家與盧赫靈·奧古斯汀畫廊提供。


另一方面,仙人掌通過與工業廢料拼接組合,模糊了自身的植物屬性,賦予了雕塑「現代化石」的意象,如「現代化石」系列(2021-2022)和《浸泡景觀-2》(2022)。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觀眾不難發現隨著藝術家創作的深入,仙人掌在形態、體量、材質、情境等方面也在不斷產生著異變,而藝術家的思考亦從日常生活延伸到更廣闊的社會空間:個體自由與空間規訓的對立,材質轉化過程中所隱藏的權力循環,以及對人工制物與自然造物邊界的尋問等等。


張如怡,《浸泡景觀—2》(局部),2022,混凝土、魚缸、LED燈、過濾器、加熱棒、碎石、木板、清道夫、木製椅子、鋼板。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委任。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本次展出的「裝飾物」系列(2022)和「對遙遠的摺疊」系列(2022)平面作品則展現了張如怡對空間與物質性的思辨。作品最引入注目的特徵是由重複線條所構建的無數「網格」。這些「網格」最早源自藝術家本科時期學習版畫的經歷。在早期創作中,她曾嘗試在工業計算紙的網格中描繪各種仙人掌,藉助網格將仙人掌形塑為不規則的幾何體。之後,藝術家將仙人掌從「網格」中抽離,轉化為實體雕塑,而「網格」也以馬賽克瓷磚的形式出現,成為平面化「網格」在現實空間中的拓展。作為張如怡作品中不斷出現的背景,「網格」既是藝術家對純粹幾何裝飾形式的一種理性研究,同時也可看作是其暗藏在環境中的審慎註腳,提醒觀者去關注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卻無處不在的隱藏秩序與規則的在場。


張如怡,《溫室一角》,2012,紙上綜合材料,17 × 25 厘米。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本次展覽亦重點呈現了藝術家最新創作的大型裝置雕塑《沙漠並不悲傷,也並非無人居住》(2022)和《水漬》(2022),聚焦藝術家對透明標準化生產材料的關注與運用。在作品《沙漠並不悲傷,也並非無人居住》中,藝術家挪用了部分溫室標誌性的外觀——柵格狀的金屬骨架和透光的塑料薄膜(塑料大棚)。塑料大棚能將不穩定的自然條件轉換成可調節的系統,這種自我循環的生態系統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模擬和對抗的例證之一。然而,當溫室被置於展廳整潔的白色瓷磚上時,原有的功能性則完全被景觀化了。在《水漬》中,張如怡用透明塑料薄膜構建了一個封閉空間。通過空間內蒸汽裝置的作用,水珠無休止地在塑料膜上凝聚、滑落,瓷磚氤氳在水霧之中,難以看清。塑料膜在這裡成為一道含混的邊界,暗示著外界與內部的衝突與關聯。作品中,透明的物理結構可以被看透,但無法被穿透——其一方面代表了透明、開放、自由,另一方面卻在事實上形成阻絕與控制;它們看似隱形、包容與開放,卻始終維持著一種克制但絕對的孤立,從而成為張如怡對錯綜複雜的現代社會關係的另一種隱喻。


張如怡,《被風划過》,2022,單頻影像,3分59秒。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委任。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關於藝術家


張如怡出生於1985年,現工作生活於上海。近年作品參與的重要展覽和展出機構有:「脆弱宣言」——第16屆里昂雙年展(法國里昂,2022)、和美術館(廣東,2022)、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2)、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21)、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上海,2021)、UCCA沙丘美術館(北戴河,2020)、K11 基金會(香港,2019)、外灘美術館(上海,2018)等。重要個展包括:「現代化石」(星美術館SSSSTART,上海,2022)、「以為何處」(東畫廊,上海,2019)、「盆栽」(François Ghebaly畫廊,洛杉磯,2019)、「對面的樓與對面的樓」(東畫廊,上海,2016)。



展覽同期活動


在「張如怡:低聲細語」展覽期間,UCCA公共實踐部將推出1場聚焦藝術家創作主題的對話以及1次植物園徒步行走活動,旨在通過思辨與具身體驗的形式為觀眾深入理解展覽作品提供更為多元的視角。



贊助與支持

感謝多樂士提供獨家環保牆面方案支持,同時亦感謝尤倫斯藝術基金會理事會、UCCA國際委員會、UCCA青年贊助人、首席戰略合作夥伴阿那亞、首席藝讀夥伴DIOR迪奧、聯合戰略合作夥伴彭博、沃捷集團和垠藝生物,以及特約戰略合作夥伴巴可、多樂士和真力長期以來的寶貴支持。





UCCA中展廳

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傑夫·奧本海默(1973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於中國舉辦的首個個展——「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二十多年來,奧本海默以雕塑、視頻、素描與攝影等媒介對社會、政治與圖像和物品的關聯進行剖析。本次展覽通過特別搭建的牆壁、地毯、批量生產的物品和原材料構成的沉浸式空間語境,展出藝術家受UCCA委任創作的最新作品。其中重點呈現的三件金屬鑄造雕塑作品分別代表了當代社會中三個重要的角色原型:商人、旗手與觀察者。這些作品曾於去年在UCCA團隊策劃的沙烏地阿拉伯首個當代藝術雙年展「迪里耶雙年展:摸著石頭過河」中展出。本次在特別設計的UCCA中展廳中,藝術家藉由雕塑作品與其互文環境展現了人們對當代藝術與現代社會經濟中符號、形象和原型的愈發關注,審視了圖像和人物如何成為符號象徵的過程,以及這種思維方式如何影響了我們對現實的理解。藝術家在揭示這種簡化過程中失卻的清晰與關聯的同時,鼓勵觀眾重新思考自身在當代社會的地位以及人與人彼此之間的關聯。「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由UCCA策展人欒詩璇策劃。


「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2。


本次展覽重點呈現了以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人物為原型的三件雕塑:《商人》(2019-2021)、《旗手》(2019-2021)和《觀察者》(2019-2021)。這些原型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它們既有廣為人知的含義,又是脫離語境的特殊能指,這種矛盾讓它們的存在變得更加複雜晦澀。藝術家在創作中先用拾得物製成模具,然後將熔化的金屬倒入其中鑄成雕塑。在製作的過程中,這些原材料往往會被摧毀,突顯了雕塑中所傳達的失衡與空洞。


傑夫·奧本海默,《商人》,迪里耶當代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2021。圖片由Canvas與迪里耶雙年展基金會提供。


在作品《商人》中,鋁鑄的截肢雙腿似乎採取對立式平衡的站姿,一隻腳上穿著正裝皮鞋,另外那隻腳上則變成了小丑的鞋。兩種鞋子的並置弱化了作品所指涉的西方雕塑傳統的聖像式特徵,以及上世紀中葉美國「商人」的刻板男性形象。此外,鑑於過去半個世紀經濟模式、性別身份和階級符號對流行時尚的影響,今日的「商人」甚至是否還貼近其所象徵的形象?銅鑄的《旗手》,儘管人物形象缺席,卻與《商人》擁有相同的顛覆性:揮舞的旗幟本應是民族主義的象徵,此處卻變成平淡無奇、不足半米高的微縮模型。在同樣是銅鑄的《觀察者》中,一隻戴著手套、真實大小的手拿著放大鏡看向一塊銅板。與旗幟類似,銅板上也是空空如也,放大鏡的鏡片實際是不透明的金屬。雖然構成這件作品下半部分的醫用手推車為觀者提供了科學研究的語境,但作品意義仍舊晦暗不明,似乎在暗示某種形式的知識最終仍不為人可知。


傑夫·奧本海默,《旗手》,迪里耶當代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2021。圖片由Canvas與迪里耶雙年展基金會提供。


作品分布在縝密設計的、由石膏牆板構成的迷宮式空間中,四周還布置有攝影作品和其他物件。在展覽圖錄中,維吉尼亞大學埃莉諾·謝藝術史教授大衛·蓋西評論道,這些迥然不同的元素藉由「暴露的結構」這個「核心寓言」聯結在一起——雕塑的粗糙質地指向了一種未完成感,鋼筋從商人的腿中伸出,建築材料取代了骨骼。四周時而為空空如也的白牆,時而出現牆壁內部的金屬和石膏板。其他細節則指向龐大的權力結構背後的起源與張力。指向世界上最古老的礦場之一的攝影(《社會性_景片_背景故事》,2020);二十世紀末光滑的玻璃辦公大樓反射陽光形成的雙重視角(《社會性_景片_鏡子》,2020);由類似機器人手臂支撐的投影儀在播放動畫,線條在男性和女性髮型之間漸變(《王后的形象,國王的輪廓》, 2020);以及染成深淺不一紫色的紡織品,散布在地板上。這些場景似乎讓觀眾得以一窺資本積累、白領勞作、性別規範和物質生產的表象之下。


傑夫·奧本海默,《觀察者》(局部),迪里耶當代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2021。圖片由Canvas與迪里耶雙年展基金會提供。


從以局部展現角色原型的雕塑作品,到點綴在牆上的現成照片,藝術家通過對當代生活片段的聚焦呈現,激發觀眾以全新視角審視現實中隱藏的荒謬。我們所處的這個繁榮時代如何導致人們在工作生活、公共空間和與彼此之間變得如此疏遠?藝術家的創作實踐根植於新自由主義的具體經驗,而這種社會經濟模式的影響早已令此現象成為全球普遍面對的問題。對此,「逆向度的人」並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但通過對男性主體的脆弱性、英雄主義敘事和知識層級的展現--僅略舉藝術家創作觀念所指涉的幾個面向--展覽為觀眾提出質疑、擺脫當下語境限制進行反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空間。


「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2。



關於藝術家


傑夫·奧本海默1973年出生於華盛頓特區,在馬里蘭藝術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並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藝術碩士學位。他是芝加哥大學視覺藝術部門的副教授,現生活工作於芝加哥。奧本海默的創作媒介多樣,涉及雕塑、大型裝置和攝影等,其創作往往聚焦於對藝術的社會價值的討論,圖像和物體對政治和社會構架的吸收及反饋,以及現代社會的價值創造體系。奧本海默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機構展出,其中包括PS1現代藝術博物館、巴爾的摩現代美術館、芝加哥現代藝術中心、聖達菲SITE、印第安納波利斯美術館、阿斯本美術館、第四屆雅典雙年展和布魯塞爾CAB藝術中心。關於其作品的評論文章見於各大媒體平台,包括《Art in America》《華爾街日報》《芝加哥論壇報》和《紐約客》。



展覽圖錄


配合「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展覽,UCCA現已推出展覽雙語出版物。本書既是展覽圖錄,也是一本藝術家書,由奧本海默與其長期合作者、設計師大衛·卡恩-焦爾達諾共同擔綱設計。書中收錄了大量展覽圖片,以及由UCCA館長田霏宇、維吉尼亞大學藝術史教授大衛·蓋西及戲劇導演趙川分別撰寫的深度評論文章。與此同時,本書還特別精選一組啟發了本次展出系列作品的照片,並以雙色印刷呈現。



展覽同期活動


在展覽期間,UCCA將推出1場聚焦藝術家創作主題的對話,1場在展廳內通過肢體行動與作品之間互動達成的啞劇表演,以及1場現成品改造雕塑工作坊。從藝術家的雕塑及其所在空間視觸覺的戲劇化呈現方式,到其針對當今社會現象的思考,展覽公共項目將從不同角度出發解析奧本海默的深刻洞察,豐富觀眾與作品展開知性對話的途徑。



贊助與支持


感謝多樂士提供獨家環保牆面方案支持,同時亦感謝尤倫斯藝術基金會理事會、UCCA國際委員會、UCCA青年贊助人、首席戰略合作夥伴阿那亞、首席藝讀夥伴DIOR迪奧、聯合戰略合作夥伴彭博、沃捷集團和垠藝生物,以及特約戰略合作夥伴巴可、多樂士和真力長期以來的寶貴支持。



票務信息


購買「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紐約藝術現場」展覽門票,即可在2023年1月29日之前免費觀看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同期展覽「張如怡:低聲細語」和「傑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