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億年前,兩米長的節肢動物稱霸海洋

日月明尊 發佈 2022-12-23T19:19:43.367275+00:00

在摩洛哥南部的古生物發掘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巨型自由遊動節肢動物的化石。其中一些屬於尚未描述的物種。這一發現讓人們可以重新審視 4.7 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群,當時海洋動物群主要是現代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兩米近親。大約 4.7 億年前,摩洛哥南部的 Taichouta 地區被淹沒。

在摩洛哥南部的古生物發掘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巨型自由遊動節肢動物的化石。其中一些屬於尚未描述的物種。這一發現讓人們可以重新審視 4.7 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群,當時海洋動物群主要是現代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兩米近親。

大約 4.7 億年前,摩洛哥南部的 Taichouta 地區被淹沒。現在有一片沙漠: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在沙漠中挖掘時,發現了大量大型自由遊動節肢動物的遺骸。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分析這些碎片,但已經很清楚這些巨型生物的長度達到了兩米。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第一批節肢動物出現在地球的海洋中,大約在 530-5.5 億年前。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對以下問題感興趣:它們什麼時候開始主宰地球海洋的生態系統?畢竟,了解這一點對於研究現代昆蟲、甲殼類動物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的進化極為重要。

在距離泰楚塔 80 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古生物學家熟知的 Feyzuata 頁岩,但它們的化石記錄與新發現的有很大不同。雖然一些化石可能屬於先前描述的 Fezuat 生物群,但大多數可能是新物種。它們龐大的體型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表明它們在古代生態系統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Fezuat 頁岩被認為是世界上 100 個最重要的地質特徵之一,因為它在理解早期奧陶紀動物的進化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岩石中發現的化石包括礦化元素以及保存特別完好的動物軟體部分,如內臟器官。這使科學家能夠探索地球動物群早期代表的解剖結構。

Fezuat 頁岩中的動物生活在淺水中,那裡經常遭受風暴,將底棲和固著的生物掩埋在地下。但化石中幾乎沒有漂浮的生物。相比之下,Taichuta 化石以自由遊動的節肢動物為主。軟體動物的遺骸附著在它們的一些碎片上,這表明它們的大殼即使在它們死後也能作為海底居民的食物儲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