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數字藝術家康派:NFT帶來數字藝術所有權變革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12-24T05:05:27.196413+00:00

·「NFT帶來了數字藝術所有權的變革,可能是未來數字藝術家們的保障。NFT保證了收藏者的所有權和歸屬感,也使交易變得更靈活。」數字藝術家康派。十二月的上海逐漸步入隆冬,在上海青浦區夏都小鎮上,有一條交叉路口,一端是咖啡廳,另一端是商店。

·「NFT帶來了數字藝術所有權的變革,可能是未來數字藝術家們的保障。NFT保證了收藏者的所有權和歸屬感,也使交易變得更靈活。」

數字藝術家康派。

十二月的上海逐漸步入隆冬,在上海青浦區夏都小鎮上,有一條交叉路口,一端是咖啡廳,另一端是商店。康派看著這個十字路口說,作為數字藝術家,她現在也站在人文與科技的交叉路口上。

康派,筆名派之派,1995年出生於上海,代表作品有油畫《尋夢人》、綜藝節目動畫《親愛的客棧》第一季、數字作品《金色的心》等。她告訴澎湃科技,之所以選擇做一名數字藝術家,是因為數字藝術是不局限於單個媒介,可以連接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形式,傳播速度相較於傳統藝術快很多,涉及的領域也很多。

當康派在美國留學時,高中學校的創始人及油畫導師發覺了她繪畫的天賦,很認真地告訴她:「God has given you the gift of color!(上帝賜予了你一份禮物:色彩的能力!)」最終,她選擇了位於喬治亞州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古城薩凡納,就讀薩凡納設計與藝術學院。她在大學期間獨立完成的動畫短片結合了油畫和最新的動畫製作技術,並在薩凡納電影節播出。也是從那時開始,技術的進步逐漸把康派帶入豐富多彩的數字世界。

康派2017年作品《尋夢人》, 布面油畫。

2017年對於康派來說是重要的一年,9月,她在工作室的安排下前往湖南衛視,參與《親愛的客棧》、《歌手2018》等節目的動畫製作。不同於往期節目只是製作一些GIF動圖(動態貼圖), 她在節目製作中首次成功穿插逐幀動畫,根據不同嘉賓的性格、特點,用不同風格的動畫與真人秀結合。如易烊千璽在節目過程中有隨手畫畫的習慣,康派就嘗試將這些繪畫以動畫的形式展示,成為節目亮點。

工作兩年後,康派返回薩凡納設計與藝術學院讀研深造,2021年回國後,她希望把自己的藝術學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獨立製作了一系列藝術作品,以及「豬兒粑的一天」、「快樂因子」及「旺旺第一彈」等一度爆火的微信表情包系列。

《親愛的客棧》第一季, 康派為嘉賓易烊千璽製作動畫。

藝術、生活、技術三者,在數字藝術家身上會迸發出別樣的火花,康派十分清楚一個好的藝術家需要結合生活、熟練掌握技術,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更好地傳播。對這三者,她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與觀點。

康派認為,在加密技術進入藝術領域之前,數字藝術藏品的售賣方式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原始,而NFT(非同質化通證)帶來了數字藝術所有權的變革,作為一種認證保證了收藏者的所有權,也保證了收藏一幅作品的歸屬感,也使得交易變得更加靈活。

康派還認為,最近在元宇宙中舉辦的畫展進一步拉近了大眾和藝術的距離。首先是門檻變低,只要有設備,每個人的體驗都是一樣的。其次舉辦畫展的成本變低了。「當元宇宙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未來觸感手套的普及甚至可以讓人實實在在地摸到藝術品,這甚至會帶來藝術界的哲學思考:當我能夠觸摸虛擬藝術品,它還是虛擬的嗎?」她說。

微信表情包系列:豬兒粑的一天。

「NFT是未來數字藝術家的保障」

澎湃科技:當初為何選擇數字藝術這條路?

康派:當初在金融和藝術之間抉擇,而高中導師那句「God has given you the gift of color!」,讓我不再迷茫,我的工作需要有創造性,所以我想在30歲之前儘可能嘗試藝術這條路。而數字藝術是不局限於單個媒介,可以連接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形式,傳播速度相較於傳統藝術快很多,涉及的領域也很多,大到電影特效、動畫製作、NFT(非同質化通證),小到微信里的動圖、表情包,更加大眾化。之所以選擇了這條路,因為我覺得藝術還是需要人的共情,需要融入生活,而不是孤芳自賞。

澎湃科技:剛才提到了NFT,加密技術進入數字藝術領域前,數字藝術的交易是如何進行的?

康派:在加密技術進入藝術領域之前,數字藝術藏品的售賣方式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原始。把作品列印出來,簽上藝術家的簽名,寄給買家。不誇張的說,唯一可以證明數字藝術所有權的就是簽名和藝術家本人的認證。這很可能無法確保作品的唯一性,不僅容易複製,所有權問題可能也會對收藏者產生心理上的影響。這對雙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澎湃科技:如今的加密技術會對數字藝術產生什麼影響?

康派:NFT帶來了數字藝術所有權的變革,可能是未來數字藝術家們的保障。NFT的加密性質確保了藝術品的唯一性,而唯一性則會帶來稀缺性。數字藝術作品可以輕易地複製粘貼,對任何一個人,從觀賞層面上,複製一次的作品和一百次的沒有區別。而NFT作為一種認證,保證了收藏者的所有權,也保證了收藏一幅作品的歸屬感。此外也使得交易變得更加靈活,只需要藝術家授權,一次NFT交易可以在幾分鐘內就完成。

「元宇宙不能代替現實生活」

澎湃科技:元宇宙相關技術對數字藝術有何意義?

康派:VR(虛擬實境)、3D建模等技術可以讓參觀者面對數字藏品時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最近就有一些元宇宙中舉辦的畫展,進一步拉近了大眾和藝術的距離。首先是參與度變高了,很多愛好者迫於距離無法欣賞到好的藝術作品,但對於元宇宙和數字藝術來說就不一樣了。只要有設備,每個人的體驗都是一樣的,現在的入口可能是手機、電腦,未來可能是VR設備。對於收藏家來說,對自己擁有的數字藝術品可能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此外,元宇宙中的畫展舉辦起來成本偏低,當平台成熟後,只需要掌握一定的建模技術,展館的搭建、藝術品的擺放都可以快速完成。而線下的藝術展舉辦門檻頗高,從場館的選擇、改造,到昂貴的藝術品需要空運,甚至專門有大學為此開設相關專業。許多實體藝術品的大小可能長寬高有幾米,不僅占地面積大,運輸也十分麻煩。

當元宇宙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未來觸感手套的普及甚至可以讓人實實在在地摸到藝術品,這甚至會帶來藝術界的哲學思考:當我能夠觸摸虛擬藝術品,它還是虛擬的嗎?還有其他表現形式,如通過VR設備進行3D立體式作畫,也讓數字藝術展現了更多可能性。

澎湃科技:在你的眼中,元宇宙是什麼?

康派:我需要先問,元宇宙能夠解決什麼?技術的應用落地是一方面,但我們真的需要進入一個虛擬的世界生活嗎?這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不能讓我們更好直面自己的人生。元宇宙是一個更天馬行空的虛擬世界,那裡美好和醜惡都會被放大。藝術家所要做的是運用新技術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更好地表達和展現,但我覺得這不能代替現實生活,完全指望一個虛擬空間為人類帶來新發展是不夠的。

澎湃科技:數字藝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電影《星球大戰》、《魔戒》上映時就廣為人知,那麼,如何定義新時代的數字藝術家?

康派:數字藝術家走在人文與科技的交叉路口。運用技術是為了更好的表現力、傳播力、以及一些商業考慮。而最後,還是要聚焦回人文關懷。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但我相信,萬法歸一,一歸一切。在某個時刻,我的作品能夠讓他們產生共鳴就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