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知識星期肆》開播,首期馬家輝對話蔣勛談如何對抗孤獨

科技it匯 發佈 2022-12-25T03:02:42.507600+00:00

當晚7點,抖音知識直播專欄節目《知識星期肆》開播。而針對年輕人面對孤獨、戀愛等困惑,馬家輝分享到,即使在親密關係中也有一種社會性的孤獨,可能需要跟其他不同的人連接起來 ,去談不同的生活、生命里的事情。

12月22日5點48分01秒,我國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當晚7點,抖音知識直播專欄節目《知識星期肆》開播。首期節目由作家馬家輝和蔣勛帶來,兩人就話題「我們如何對抗孤獨?」展開對談,為大家分享了關於節氣、自然與田園生活、科技和人文的關係、孤獨與人生等方面的思考。

節目中,蔣勛表示,人本質上都是孤獨的,孤獨的好處是回來做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而針對年輕人面對孤獨、戀愛等困惑,馬家輝分享到,即使在親密關係中也有一種社會性的孤獨,可能需要跟其他不同的人連接起來 ,去談不同的生活、生命里的事情。本期直播對談累計吸引888萬人次在線觀看。

兩人從對節氣的探討講起。蔣勛分享了2018年在台灣東部農村池上居住的一段經歷。在那裡,所有的農民,都在用廿四節氣來把握生活的節奏。相比之下,在城市的人們,天氣冷了就開暖氣,天氣熱了就開冷氣,人們慢慢跟自然的節氣,好像越來越遠。此後,兩人還就自然與田園生活、科技與人文包括節氣等進行了分享。

對於科技和人文的關係,馬家輝表示,人文是在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所在,通過閱讀、體會、溝通,讓人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許多時候有人把科技跟人文好像區分對立起來,我覺得其實他們中間有個很大的連結。」他以抖音上拍攝農村生活短視頻的創作者為例,認為他們讓更多人對鄉村、農村也有了一種嚮往、一種盼望。

回到孤獨的主題,蔣勛首先從自己寫《孤獨六講》的心境,談到了孤獨的含義。蔣勛介紹,《禮記》中有講到,一個社會有「鰥寡孤獨廢疾」這六種人,沒有爸爸媽媽照顧的孩子叫孤兒,沒有年輕人照顧的老人叫獨居老人,「孤獨」是讓人比較悲哀、負面的感覺。但在西方的語言中,sole它是太陽,也翻譯叫「孤獨」。可它不完全是悲哀的,它有一點驕傲,就是太陽是唯一的。

蔣勛分享到,由於家裡兄弟姐妹多,青少年長大時候自己其實很渴望孤獨,希望自己有一個空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實際上,這種孤獨也是親密關係中所需要的。蔣勛表示,不管是父母親子關係、夫妻,不管是多麼親密的關係,都可以給對方一點點孤獨的空間,尊重一個它屬於自己的那個獨立性。

他認為,感覺到最難忍受的孤獨,在很多人的熱鬧當中,然後你應酬,不斷的應酬,然後你就忽然發現自己不是自己了,因為講的話好像都是應酬的話。「所以,我後來覺得孤獨的好處是回來做自己——孤獨就是跟自己在一起。」

在更哲學的層面,蔣勛藉助哲學家薩特讓·保羅·薩特的觀點表示,人本質上是孤獨的。「那個孤獨感是因為它在宇宙之間,它是一個唯一的存在,那我想不管在任何年齡,從青春到今天白髮蒼蒼,我希望那個孤獨感是一個圓滿的孤獨感,不是一個要人家憐憫的一個孤獨感。」認識死亡本身也是一個價值,就死亡的孤獨性。其實任何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誕生那一刻開始,其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靠近死亡。

對於年輕人如何回應孤獨感、如何處理戀愛中的孤獨感,馬家輝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人需要與其他不同身份的人連接起來,可能去談不同的生活、生命裡面的事情,這種孤獨感不是親密關係就可以取代的。

而對戀愛中是否應該包容對方的缺點,蔣勛和馬家輝則持有不同的觀點。馬家輝表示,愛對方的缺點太偉大了,更容易做到的是因為愛對方的優點所以包容了缺點。蔣勛則以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為例,談到「愛一個人也要愛他的缺點」。

最後,蔣勛還對年輕人就如何面對生命的種種挑戰、如何做自己、如何破解精神內耗進行指點迷津。他表示,「一點都不擔心,年輕人他們會犯錯。所以,我通常會建議他們說,人生開始的時候大一新生你就儘量犯錯,你該犯的錯你就犯錯。」他認為,年輕的叛逆,青春叛逆流浪大概是青春的一個特質,就讓他們在青春叛逆流浪里,學會慢慢找到他自己,年輕人一定會找到的。

據介紹,《知識星期肆》是由抖音知識策劃的一檔系列化知識欄目,將定期邀請知識文化領域大咖,攜其最新觀察和著作做客欄目,和大家一起暢聊時代議題、開拓知識視野。第二期計劃於1月5日播出,作家、文學評論家楊照將與財經作家溫義飛對談,帶領大家重讀馬克思的經典名作《資本論》。更多文化名人對談陸續上線中,抖音搜索關注@抖音知識 ,進入直播專欄,可以第一時間得新知,長見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