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未來幾個月,中國或超100萬人死於新冠

久見菌 發佈 2022-12-26T07:52:52.722452+00:00

12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模型預測,中國的新冠肺炎浪潮可能殺死100萬人的文章。

12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模型預測,中國的新冠肺炎(COVID-19)浪潮可能殺死100萬人的文章。

文章的開頭,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傳染病模型專家,詹姆斯·伍德表示:中國將經歷糟糕的幾個月。至於是如何糟糕的,這樣的預測是否又是危言聳聽呢?根據這篇文章,我將內容大致分為了幾點來表述。

針對中國放開疫情的模型預測共分為兩次。

第一項模型研究,所使用的是2022年上半年的香港和上海疫情爆發的數據進行模擬,在這兩個城市疫情傳播速度和醫療能力的數據基礎上進行的預測,而這個預測的結果便是:全中國在未來的幾個月,或許有100萬人會死於新冠

第二項模型研究是根據目前的跟蹤數據以及預測來評估出,以目前中國放開的抗疫政策來看,如果維持現狀,中國到2023年3 月底,每天的死亡人數將達到9000人,而到4 月,將有50萬人死於新冠,甚至到明年年底將有160萬人死於新冠

因此該文章稱,中國的疫情全面放開,或許將成為全球的抗疫負擔。

且不說,中國的放開,會不會成為全球負擔,就說這些光靠數據進行的憑空預測,我都想 吐槽一句:天氣預報看了都得直搖頭,要說自信,還得是您們啊。當然在吐槽的同時,我也生出了一個念頭:這該不會有什麼陰謀吧。

而讓我保持如此強烈的懷疑態度的原因,是開放後的事實依據,咱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死那麼多人,但至少在我身邊的朋友圈子,親朋好友所有陽了的人,最嚴重的的是發燒到39.5 °,身體酸痛,咳嗽等流行症狀。

除了每天會在新聞上看到零星的幾個報導的新冠死者,我們身邊的消息圈子,並沒有重症患者出現。從12 月1日放開起,到現在已經23 天了,第一波感染人群已經陸續轉陰,這樣的事實依據也已經開始將打臉的巴掌,伸向了那些喜歡坐在辦公室里空口白話的專家教授了。

繼續往下說這篇文章,下面的一些內容,如果拋開那些沒有真實說服力的統計數字以外,我覺得有些地方還是很中肯的。

該項模型預測中,還稱如果中國再次回到封控時期的狀態,或許會將死亡人數降低到29萬,並且儘快開啟第三、第四針疫苗普及方案,積極佩戴口罩,嚴格消毒,或許會將死亡人數再次拉低到23 萬。

從這些內容上來看,中國的放開對於很多國家形成了威脅,因此他們一改中國封控時期對中國侵犯人權的指責態度,又說中國任性的放開政策是對全世界的不負責任,好傢夥,正面反面都讓你們說了,這不是既想當什麼,又想立牌坊嗎?如此巨大的前後反差,多少有些道貌岸然的嘴臉了。

為什麼不在夏天放開封控?

言歸正傳,很多朋友會說,明知道這個瘟疫怕熱,為什麼不在夏天的時候在放開呢?這個病毒冬天的存活力那麼強,不是更加容易傳播嗎?

事實上放開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這三年裡,我們已經很清楚的知道,想要徹底清零是不可能的,而當前奧密克戎毒性和致病能力都已經降低到了最理想的程度,因此抓緊此次機會放開,讓民眾進入正常的生活生產狀態才是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在12 月14日宣布,從2023年1月起,將開啟針對新冠肺炎不再構成緊急事件的判斷標準的討論會,一旦這個針對新冠肺炎的標準討論成形,中國一直堅持的封控,將會讓中國成為一個疫情國度,屆時世界上很多國家將會針對中國進行貿易封鎖。

所以,如果不儘快放開政策,國家將面臨更多的是,來自國際的各方國家一致針對,這就更加不利於經濟發展。

那麼有了這樣的前提,再反過來看《自然》的這篇文章,又多少有些陰謀論在裡面了,咱就說,看到這篇文章的模擬預測的時候,你會不會冒出一個念頭:我滴天哪,不會真的死了這麼多人吧!

看完之後呢?又是什麼感覺:危言聳聽,誇大其詞?又是那些「信者都信了,懂的都懂了」的言論。

當然,這篇文章還真的不是一無是處的:至少在戴口罩,積極防護上,他們說的沒錯,如果大家都帶著口罩,那麼感染的概率將會垂直下降,如果勤洗手,積極消毒,受到感染的概率會更低,再加上第三針、第四針疫苗加強,中國的死亡率是不可能超得過美國這個「先驅者」的。

或許,某些國家,是想要趁著中國放開的這個時機,給自己過往的歷史洗個白也說不定,畢竟中國的人口基數那麼大,一旦傳染蔓延開來,誰都說不準後果是什麼樣,總之先散播一波恐慌,轉移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來嚇唬嚇唬人再說。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戴口罩,我要自由呼吸,我才不管別人死活。

那麼我想反問,與你的自由呼吸相比,再大病一場,您覺得值得嗎?與此同時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會因為你的任性自私,而承擔大病一場的風險,您覺得值得嗎?

所以,這些沒有貼近事實依據的數據模擬甚至是未來預測,大家大可不必太過上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儘早度過當前的危急時刻,不管國外那些專家教授預測的是否準確,都不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和積極防疫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