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蹟活化再利用,成為潮州這座古城的文旅名片

青陌讀史 發佈 2022-12-26T14:27:38.190048+00:00

古城潮州遺蹟眾多,如果僅僅是作為旅遊景點供人們遊玩,總感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分離開來,不能夠很好的展示幾千年的文化積澱。

古城潮州遺蹟眾多,如果僅僅是作為旅遊景點供人們遊玩,總感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分離開來,不能夠很好的展示幾千年的文化積澱。

幸而潮州不負眾望,不斷的對歷史古蹟進行翻新修繕,物盡其用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在近些年的城市改造中,潮州在古城山水格局完整保留的基礎上,對139處歷史古建築分批進行維護。這種修繕不是大刀闊斧,而是像刺繡那般細緻,在每一處的細節上嚴格把控,儘可能的保留古建築原汁原味的樣子。

許多地方的古建築在復原和修理完成之後,不是圈起來作為旅遊景點,而是因地制宜的投入使用,讓走在潮州街頭的人們可以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

這其中也包括舉世聞名潮州廣濟橋和廣濟門,日日都與潮州人相伴。

一直到今天,古牌坊都是潮州的一大特色,這座古城一共有143座牌坊。

在總面積2.33平方公里的潮州古城,有一條聞名遐邇的牌坊街,坐落在太平路,僅這裡就一共有45座牌坊。

早在唐宋時期,潮州就已經出現了木質結構的牌坊,一直到明朝時期改為石料修築,有兩柱一門的結構,也有四柱三門的樣式,並且加蓋為層疊的層樓,牌坊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

在清朝嘉靖年間,潮州出現多柱多門的長牌坊形式,景象更加的壯觀。

從2004年4月開始,潮州便對牌坊街展開了有序的修復工作。這期間一共有效修復了古牌坊22座,其中在太平路上就有20座古牌坊得以修復。

無論是白天熙熙攘攘的街道,還是夜晚華燈初上的時候,在古牌坊街穿過一個個或寓意著節義,或寓意著功德和科第的牌坊,仿佛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

在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有座最完整的宋代民居許駙馬府,往西大約100米的地方,原本是一座破舊的老宅,如今在其部分完好的建築構件上,建起一座功能設施齊備的旅遊服務中心。

該中心占地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在原有格局的基礎上修建,再加上優雅的景觀配套,還有綠化的點綴,當遊客前往旅遊中心休整時,也可以置身於美景之中。

許駙馬府旅遊服務中心布局合理,分為東西北三側,分別修建成三座仿照潮州老厝的建築樣式,無論是遠看還是近觀,古香古色的模樣甚是吸引人。

這裡主體建築的牆面都刷成亮黃色,就好似歲月留下的痕跡。

東側的房屋建築主要用作辦公場所,北側是遊客休閒的多功能廳,西側是乾淨衛生的公廁,中間的空地上有一座中式園林,整體上給人以放鬆的休閒感。

在許駙馬府里遊玩一番,人困馬乏之際,有這樣一個地方用來歇歇腳,環顧四周還可以欣賞富有韻味的美景,可見這個中心的修建既實用又貼心。

潮州在對文物古蹟進行修繕和活化再利用的過程中,不僅針對大型的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建築,民間的一些老宅子老厝屋,也被主人改造成可休閒可居住的古民宿。

潮州古民宿的一磚一瓦都帶著歷史的印記,在這裡可以短時間的遠離城市的喧囂。

無論是喝一杯唇齒留香的潮州功夫茶,還是約上三五好友燈下夜話,在那古樸的潮州小院落里,日子一下子就變得溫馨而優雅。

對歷史建築和古蹟的活化利用,使每一位遊人來到潮州之後,都可以沉浸式的感受文明古城一點一滴的歷史韻味。

在潮州映入眼帘的都是潮式的美好,這些再次走進人們生活的潮州古蹟功不可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