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國經濟時報 發佈 2022-12-26T18:21:30.053863+00:00

廣西容縣素有「中國沙田柚之鄉」「中國鐵皮石斛之鄉」等美譽,近年來,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及多年的產業發展沉澱,容縣大力發展健康食品產業,但由於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和短板,以及國內外消費形勢的新變化,在現有的產業結構下進一步發展壯大受限明顯。

羅莉

廣西容縣素有「中國沙田柚之鄉」「中國鐵皮石斛之鄉」等美譽,近年來,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及多年的產業發展沉澱,容縣大力發展健康食品產業,但由於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和短板,以及國內外消費形勢的新變化,在現有的產業結構下進一步發展壯大受限明顯。因此,容縣必須通過強有力的舉措做強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更大發展。

容縣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現狀

容縣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是廣西農產品主產區、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廣西健康產業發展示範縣,具有做大做強食品加工業的全要素基礎。

近年來,容縣依託原有食品加工業基礎,聚焦綠色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形成健康食品產業集群。目前,全縣共有健康食品工業企業57家,其中規上企業13家。2022年1-10月,容縣健康食品規上總產值同比增長25.82%,發展勢頭良好。

容縣健康食品產業以黑芝麻、豆類、沙田柚、柑橘果類加工以及生豬、肉雞等畜禽肉類加工為主,目前全縣主要產業鏈有四條。

一是以南方黑芝麻集團、大健食品為龍頭的食養產品產業鏈,產品有黑芝麻系列加工產品、核桃粉、大豆粉、豆漿粉等食養產品以及富硒大米、休閒食品等。

二是以中柚集團、田柚甄源為代表的沙田柚、鐵皮石斛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產品以沙田柚茶、柚籽降糖膠囊、鐵皮石斛含片等為主。

三是以天天食品、佳佳食品、裕昌食品為代表的畜禽加工產業鏈,產品以豬肉、雞肉等肉類初深加工產品、生(熟)食、鵝肥肝為主。

四是以容縣潤森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昌盛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八角、肉桂特色香料加工產業鏈,產品以桂丁、桂心條、桂枝片、煙桂等為主。

容縣健康食品產業存在的不足

雖然容縣的健康食品產業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與山東、河南、廣東、福建等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相對領先的地區相比,容縣仍存在諸多不足。

一是產業基礎較為薄弱。食品資源經過工業加工的比重低,多數屬農產品初加工,利用程度偏低,例如柚子、柑橘、肉雞、生豬等資源,大多採用未經過加工處理或僅僅簡單的包裝、屠宰等工序後直接向外銷售的模式,缺少精深加工,產品增值幅度不大。

二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容縣沙田柚、八角、肉桂等特色初級產品量多質優,雖有加工企業,但是大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偏小、研發投入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帶動能力有限。

三是冷鏈設施不完善。消費升級背景下,生豬、肉雞等活畜禽調運交易面臨更高的要求,發展冷鏈物流是適應新形勢迫切所需,而容縣作為生豬、家禽養殖大縣,冷庫容量、冷鏈車輛等都相對缺乏,迫切需要完善冷鏈物流設施。

四是品牌建設相對滯後。除容縣沙田柚、南方黑芝麻集團產品在區內外品牌知名度較高外,其他優質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不大。

容縣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隨著RCEP的深入實施和「一帶一路」、中國—東協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的全面提速,加上容縣所在的地級市玉林市加快建設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大力發展香料產業、藥食同源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等,容縣健康食品產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除宏觀層面的背景和政策優勢外,容縣自身也具備發展健康食品產業的良好條件。

一是區位優勢突出。容縣地處北部灣經濟區,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是粵港澳大灣區西進參與西部大開發,和內陸腹地南連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便捷通道,是承接廣東、浙江、福建等東部省份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此外,南深高鐵、蒼容高速等一批對外互聯互通交通項目正加快推進。

二是良好的生態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容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容縣發展健康食品產業最突出的優勢。「柚中之王」容縣沙田柚、霞煙雞、三黃雞、野生紅菇、鐵皮石斛、大紅八角、肉桂、高山茶等多種名優特產聞名國內外。容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3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擁有「容縣沙田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容縣霞煙雞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擁有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281個,其中自治區級示範區9個。容縣沙田柚、容縣霞煙雞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都嶠山鐵皮石斛獲農業農村部登記為農產品地理標誌,68個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容縣水果年產量超40萬噸,其中沙田柚年產量超30萬噸,蔬菜食用菌年產量超50萬噸;生豬年出欄量達60多萬頭,品類多樣、供給充足的農產品為容縣發展健康食品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三是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形成。規劃面積2185畝的容縣健康食品特色產業園分南北兩個片區,北區規劃面積856畝,主要規劃建設容縣特色農產品冷鏈倉儲基地,發展農產品倉儲、加工和冷鏈物流;南區規劃面積1329畝,主要規劃布局黑芝麻等系列食養食品生產,沙田柚、生豬肉雞精深加工以及印刷包裝配套等產業。園區水、路、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已建成標準廠房13.88萬平方米,在建標準廠房5.07萬平方米;萬鴻、金碧湖等9家企業簽約入駐,在建項目3個,南方黑芝麻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此外,容縣印刷包裝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能為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配套保障。

四是市場前景廣闊。我國健康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逐年攀升,正成為全球最大的健康食品消費市場。容縣毗鄰的粵港澳大灣區擁有8600萬人口,2050年人口規模將超1.2億,消費市場規模巨大,目前容縣已有8家企業獲認定為供應深圳農產品示範基地。

容縣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對策

下一步,容縣將聚力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完善產業配套,著力引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效應好的企業,以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專業化水平。容縣將搶抓機遇,全面圍繞玉林市「產業強」目標任務,進一步發揮農產品主產區和食品加工優勢,打好生態牌,走好特色路,大力發展健康食品產業,聚力將容縣打造成為集原材料、初深加工、冷鏈物流、研發檢測、產品銷售等為一體的新型特色健康食品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健康食品供應基地。

把打造高效農業作為「主陣地」。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理念,推動農業生產高質高效,持續擴大優質農產品供給。一是加大技術支撐。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強化生豬、三黃雞、八角、肉桂等良種培育攻關,用活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深入實施八角低產改造和沙田柚擴量提質工程,推廣使用無人機、滴灌等現代化設施設備,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二是強化數字賦能。引導支持更多養殖場和種植區實施智能化改造,用好「容縣沙田柚」數位化管控平台等設施,推動實現氣象數據、圖像數據、土壤數據等信息「一張圖」可視化、農資飼料配方精準化和設施控制智能化,打造更多數位化監控管理生產基地。三是探索推廣新型生產模式。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引進龍頭企業,採取「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和土地的有序流轉,打造14萬畝以上的沙田柚產業示範帶,出欄1億羽以上的三黃雞、霞煙雞特色養殖帶以及香料產業示範區。

把推動產業集群作為「主抓手」。一是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力。堅持以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為發展方向,整合提升容縣健康食品特色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和產業承載能力。結合工業地產模式,採取「預招商+定製化」模式,為企業量身定製標準廠房,提高標準廠房利用率。探索「管委會+公司」管理運營模式,引入專業社會資本深度參與園區的開發、運作、招商、服務等環節。二是做大做強本土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參股、聯合等方式,促進要素和資源整合,擴大規模,增強實力。三是堅持「鏈式」招商。建立完善「五個一」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引進一批與容縣沙田柚、八角、肉桂、霞煙雞、三黃雞、生豬等本土特色農產品契合度高、技術先進、帶動效應明顯的食品精深加工企業以及上下游的肥飼料生產、機械設備、食品檢測、食品包裝、商貿物流、生態旅遊等企業,推動健康食品全產業鏈布局,集聚發展。

把發展冷鏈物流作為「主推力」。一是重點依託計劃總投資20億元的容縣特色農產品冷鏈倉儲基地項目,以多層溫度冷庫建設為主軸,加快建設大宗農產品分揀交易中心以及屠宰生豬100萬頭/年、肉雞2000萬隻/年的現代數字智能化冷鏈物流基地,為健康食品產業優質的原料供給和產品的倉儲運輸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著力完善容縣重要農產品生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田間地頭冷庫以及交通路網設施,提升農產品加工入庫效率,以減少農產品的損耗,保證原材料質量。三是引導冷鏈運輸企業加強與果蔬、肉類等生產加工企業的聯盟合作,積極發展公路冷鏈專線、多溫區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深加工+冷鏈運輸」等新模式,完善冷鏈運輸配套設施,推進冷鏈運輸暢通高效、智慧便捷發展。

把預製菜產業作為「主攻點」。容縣將搶抓機遇,把預製菜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突破口,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一是高標準規劃。立足容縣特色優勢,對標一流預製菜產業發展定位,研究制定容縣預製菜發展初期、中長期的規劃,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致力於打造面向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預製菜產業基地。出台預製菜產業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推動預製菜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二是全產業鏈布局。依託黑五類集團、中桂農實業公司、佳佳食品、金碧湖農業發展公司等重點企業,充分發揮容縣特色農產品優勢,重點發展以生豬、肉雞、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材料的預製菜產業,延長產品鏈條,引進一批上中下游企業,致力於打造集農產品生產、加工、產品研發、冷鏈配送、檢驗檢測等為一體的預製菜全產業鏈條,推動儘快形成龍頭引領、產業集聚效應。同時,建立健全預製菜質量監管體系,強化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三是打造特色菜品。鼓勵企業深入挖掘容縣特色飲食文化,開發特色滷雞、豬副滷製品、沙田柚皮蒸肉以及烤乳豬等差異化、多樣性品種,推動標準化生產,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企業。加強宣傳推廣,發動企業積極參加廣西餐飲文化博覽會等食品餐飲展會,提升容縣預製菜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把建設特色品牌作為「主渠道」。以水果、蔬菜、畜禽、香料、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為重點,塑造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品牌。一是穩定產品質量。探索建立沙田柚、八角、肉桂、鵝肥肝等特色農產品統一的精深加工標準規範,保障產品質量穩定。強化質量監管,健全完善沙田柚、生豬、三黃雞、香料、茶葉等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二是突出策劃包裝。用足、用活容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中國長壽之鄉」等綠色長壽符號,在產品包裝、宣傳上突出容縣健康食品產業的天然優勢。推動容縣節慶文化、鄉風民俗等特色元素與品牌深度融合,講好品牌故事,深化品牌文化內涵。三是強化品牌營銷。引導支持企業依託各類產品交易會、博覽會、沙田柚文化旅遊節等平台,加強與媒體合作,製作專題宣傳片,舉辦產品專題推介會,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強與電商平台合作,通過網絡購物節、雲展會、直播帶貨等形式拓寬品牌銷售渠道。

(作者系廣西玉林市容縣人民政府縣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