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緯度的人類應該進化出厚厚的毛髮來禦寒,但並非如此,為什麼?

宇宙探索 發佈 2022-12-27T01:41:13.960048+00:00

從題干來看提問者對生物演化的認識仍停留在拉馬克階段,對達爾文進化論缺乏了解,更不用說已經相當完善的現代進化理論了。拉馬克進化學說的核心思想,就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從題干來看提問者對生物演化的認識仍停留在拉馬克階段,對達爾文進化論缺乏了解,更不用說已經相當完善的現代進化理論了。

拉馬克進化學說的核心思想,就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即生物變異是定向的,總是向著適應環境的方向變異,生物經常使用的器官就會逐漸變得發達,而不使用的器官就會逐漸退化,生物後天獲得的性狀可以遺傳給後代。

讓·巴蒂斯特·拉馬克

提問者說高緯度的人類應該進化出厚的毛髮來禦寒,實際上就是拉馬克用進廢退的觀點。拉馬克是18世紀的偉大生物學家,他首次提出了無脊椎動物的概念,並且區分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然而,拉馬克的進化觀點現在證明是錯誤的。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生物都有過度繁殖的傾向,而由於變異,生物的後代有的適應環境,有的不適應環境。通過自然選擇,只有適應環境的個體才得以生存和繁衍,這就是適者生存。經過代代自然選擇,生物適應環境的性狀就得以鞏固和加強,而不適應環境的性狀就消失不見了。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根據現代進化理論,生物的進化是以種群為單位的,不定向的基因突變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而自然選擇通過淘汰掉不利的基因突變,定向地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那些攜帶對生物適應環境有益的基因的個體,有更多機會生存下去,並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後代,而那些攜帶有害基因的個體則機會較少。長久以往,有益基因就得以在種群中流傳,有害基因則變得罕見或完全消失。

根據達爾文和現代進化理論,要北方的人們進化出厚厚的毛髮,只有在厚毛髮成為對人類生存和繁衍有利的變異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很顯然,這不符合實際情況。

現實的情況是,大約在19萬年前,人類就穿上了衣服。由於有衣服保暖,體毛的濃密與否變得無關緊要,不管是體毛厚的還是體毛薄的人都能生存下去,並有機會繁衍後代,將自己基因傳遞下去。這樣,自然選擇並沒有偏向於毛髮厚的個體,控制毛髮薄的基因也不會被淘汰掉。

現實的情況是,有了衣服以後,濃密的體毛不再是對人類生存有利的性狀,而變成了無用甚至有妨害的性狀。所以,除了頭髮、鬍鬚和腋毛等少數幾處,人身體上的毛髮都被自然選擇淘汰掉了。

穿著厚厚衣服的因紐特人

人身上最後剩的一些毛髮如頭髮,也確實是起到禦寒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相對來說白種人體毛比黃種人發達,而黃種人又比黑種人發達。這也是自然選擇在起作用,因為白種人生活在高緯度地區,而黑種人生活在熱帶的非洲。

北歐人的毛髮比較濃密

現在我們衣服的材料與做工越來越好,保暖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完全和體毛無關,高緯度的人們更加不會向體毛厚的方向進行演化了。

自然選擇總是調節著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確保生物向著更加適應環境的方向進行演化。現在我們人類身上的特徵已經是幾百萬年演化,最適應環境的結果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