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從原子的角度輕鬆學習外語和數理化

盧勝方俠 發佈 2022-12-27T12:28:59.216423+00:00

詞源:From French anatomie, from Latin anatomia, from Ancient Greek ἀνατομία , from ἀνατομή , from ἀνά + τέμνω , literally 「cut up」. Doublet of ottomy.


二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留基布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所有物質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小粒子組成的。


他們它這種不可再分的東西稱為ἄτομος (átomos, 「indivisible」),漢語和日語中翻譯成「原子」。


漢語中的「~子」相當於西方語言的一種名詞後綴。


漢語影響之外,絕大多數的語言都是使用源自希臘語的ἄτομος(átomos)的單詞表「原子」。實質上相當於保留了古希臘人的基本邏輯。


【英語】atom['ætəm]n. 原子; 一點兒, 微量; 微小物

拆解:a(否定前綴)+tom(表「切分」)。


請家長朋友大概了解詞源:

From Middle English attome, from Middle French athome, from Latin atomus (「smallest particle」), from Ancient Greek ἄτομος (átomos, 「indivisible」), from ἀ- (a-, 「not」) +‎ τέμνω (témnō, 「I cut」).


為了方便幼兒學習,我們可以讓孩子理解為:源自希臘語單詞的tom-表「切分」。


強烈建議順便學習英語單詞anatomy(解剖學)。


【英語】anatomy[əˈnætəmɪ]n. –mies 1. 解剖學2. 解剖體;解剖體組織構造3. 解剖

拆解:ana+tom+y(源自拉丁語的-ia)。


詞源:From French anatomie, from Latin anatomia, from Ancient Greek *ἀνατομία (*anatomía), from ἀνατομή (anatomḗ, 「dissection」), from ἀνά (aná, 「up」) + τέμνω (témnō, 「I cut, incise」) (surface analysis ana- +‎ -tomy), literally 「cut up」. Doublet of ottomy.


如果您了解-sis是名詞後綴,在認識前綴ana-的基礎上再記憶英語單詞analysis就非常簡單的。


【英語】analysis[əˈnælisis]n. (pl. -ses[-si:z])1. 分解, 分析2. 梗概, 要略, 綱領3. 【數】解析, 解析學, 分析學

4. [美]=psychoanalysis

5. 分析圖表定名法

grammatical analysis語法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統】方差分析

analysis situs【數】拓樸學

拆解:ana+ly+sis。


重點記憶ly-源自古希臘語的λυ-表「鬆開」。


詞源:From Medieval Latin analysis, from Ancient Greek ἀνάλυσις (análusis), from ἀναλύω (analúō, 「I unravel, investigate」), from ἀνα- (ana-, 「thoroughly」) + λύω (lúō, 「I loosen」).


強烈建議家長朋友能大概熟悉一下希臘語的基本動詞λύω (lúō),其中的λυ-是詞根,-ω是表「第一人稱單數」尾綴,對應古典拉丁語的-ō。


古希臘語的λύω (lúō),相當於英語的I loosen,意思是「我鬆開」。


λύω (lúō)在古希臘語中讀/ly̌ː.ɔː/,現代希臘語中讀/ˈli.o/。


也就是說,古希臘語的λυ-讀[ly:],對應古典拉丁語的lȳ-,漢語中的「綠lǜ」。


這就是說,中國孩子天生就會讀古典拉丁語的lȳ-和古希臘語中的λυ-,根本不用「學」。


千萬不要愚蠢到讓孩子學習什麼古典拉丁語和古希臘語發音。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希臘字母ω在古希臘語中是長元音,讀[o:](或[ɔː]),對應古典拉丁語的長元音ō,接近漢語中的「噢[ō]」。


請家長朋友特別注意:漢語拼音的o讀「噢[ō]」,而不是「窩wo」。


在古典拉丁語和古希臘語中,人們在動詞結尾加上漢語中的「噢」這樣的聲音表「我」。


這就是說,古希臘語的λύω (lúō)用漢語「綠噢」近似的聲音表「我放開」這樣的意思。


現代希臘語中,ω和o在讀音上的區別已經消失了,都讀[o]。


希臘字母υ(Υ)最初對應拉丁語的u,後來變化為讀[y]或[y:],現代希臘語中變化為讀[i]。


古典拉丁語為了引進希臘語單詞而專門引進的字母y(Y)。


英語、法語、德語中通常保留了這樣的y,而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直接用i。


了解-sis是名詞後綴,就很容易推導出:analyze中的-(i)ze是動詞後綴。


【英語】analyze[ˈænəlaɪz]vt. -lyzed, -lyzing1. 分析,分解2. 精神分析


拆解:ana+ly+ze。


請熟練掌握下面的例句:

The chemist analyzed the new tonic and found it contained poison.

化學家對這種新補藥作了化驗分析,發現有毒。


【英語】chemist[ˈkemist]n.1. 化學家; 化學工作者2. [英]藥店[雜貨店]店主或店員

a chemist's shop[英]藥房

a technical chemist藥學士

organic chemist有機化學家; 有機化學工作者

拆解:chem+ist。

重點記憶:chem-表「化學」,最初的意思是「鍊金」。


英語中,希臘語源單詞中的ch通常讀漢語拼音的k。


有很多孩子錯誤地以為化學難學,根本原因是不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就死記硬背。


前面, 我們利用英語原版的坎貝爾生物學(全球版)學習了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前18個元素的英語名稱和電子結構。


家長朋友只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幫助孩子正確理解這18種元素的電子結構,就會發現利用英語原版教材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真的是人生一大樂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