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陪同家屬及女兒上韶山

故居行 發佈 2022-12-28T03:13:51.345689+00:00

2004年春節將至,一家人在一起就為過年。家屬說,「春節放假,咱們一家去韶山過年吧?」接著奔長沙西汽車站,轉汽車到了長寧花明樓,瞻仰劉少奇主席銅像、故居,然後又到公路上坐汽車奔往韶山。


2004年春節將至,一家人在一起就為過年。家屬說,「春節放假,咱們一家去韶山過年吧?」我說:「行!一放假,晚上就走。」

大年三十早晨,我們一家就到了長沙站。接著奔長沙西汽車站,轉汽車到了長寧花明樓,瞻仰劉少奇主席銅像、故居,然後又到公路上坐汽車奔往韶山。毛主席、劉少奇兩位領袖的家鄉離得不遠,沒有多長時間,我們一家就到了韶山。

這也是我家屬多年的願望,她也是我的同校同學,我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曾一起接受過毛主席的檢閱。她們家也是革軍家庭,父親老八路,當了一輩子兵,三叔抗大學員,抗美援朝犧牲在朝鮮,所以,她對毛主席非常有感情。


到了毛主席故居,我家屬看得非常仔細,不時聽我講解,女兒還帶著錄像機,把我們瞻仰毛主席故居一幕幕都錄了下來。我們一家也在毛主席故居前照相留念。

到了荷塘前,我見仍有「毛主席故鄉行,韶山留念」,及其「2004年」的字樣,特意又照了一張相,留著與我1997年來韶山照的相片擺放在一起。


因時間不早,我們就乘車直接去了「滴水洞」。對於滴水洞,我家屬也是神秘的,畢竟是那時過來的人,也知道「毛主席給江青寫的那封信」。到了丁字路口,我們一家就下了車,步行走了過去。門口還是有變化,原來是「滴水洞天」改成了「滴水洞」,並掛有橫幅:「滴水洞景區全體員工恭喜新春愉快!」倒是「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鍾人莫識,石橋如鎖幾重山」,毛氏族譜的贊語白底紅字依然鮮艷。


進了門口,山旁的石刻,女兒也不時地錄著像,其中最顯眼的就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用中、俄兩種文體寫的「我酷愛韶山」。看來是毛岸青回老家韶山時寫的,這也是真情流露,見物思人,到了老家怎麼能不思念自己的父親呢!怎麼能不酷愛自己的家鄉呢!

還沒到滴水洞,就遠遠傳來了歌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您的光輝思想永遠照我心。春風最暖,毛主席最親,你的革命路線永遠指航程------」我們一家迎著歌聲更加快了步伐。


到了一號樓,我家屬與女兒特意照了相。家屬說:「這就是滴水洞?」我解釋,「可以這麼說,但真正的滴水洞,應該在南面龍頭山,北面黃蜂山,西面牛形山環抱的中間,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滴水洞。因過去長年滴水不斷,人們就管它叫滴水洞。後來,因毛主席在信中寫道『在西方的一個山洞裡住了十幾天』,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管這兒叫『滴水洞』。」我家屬笑了,「原來如此,我以為就是個山洞呢!」我依舊解釋,「這就是詩人的形象思維,毛主席是個大詩人,說話非常幽默、風趣,讓你思考、遐想。再加上這裡就是他的家鄉,小時候的玩耍、夢想,不由地就流露出來——『西方的山洞』。」

講解員過來,開始講解,帶著我們一家參觀一號樓,介紹毛主席下榻的地方,以及江青的住房,只是她從沒有來過。介紹二號樓,為衛士、服務員住所。還有後面的防空洞,說是1970年由歐陽海英雄連隊修建的,非常堅固,即使在洞外放原子彈,洞內的指揮系統與人員也都是安全的。

這倒使我想起蘇修勃列日涅夫1969年曾叫囂「對中國實施『核手術』」,看來這是「準備打仗」的產物。因為我們炮十六師,就是1969年12月根據毛主席「10.27」批示組建起來的。我不由問:「你知道金敬邁嗎?」看來講解員年輕她不知道。金敬邁就是《歐陽海之歌》的作者,1966年我們上學時常讀的一本書,描寫的就是歐陽海。


暮色降臨,我們無法再上虎歇坪,開始返程。路途還很遠呢,一家人邊走邊說。女兒說,「講解員說,毛主席在這裡住了十一天,不知思考的什麼問題?」

我說:我曾寫過一首詩,「滴水叮咚似磬鳴,山河壯麗虎歇坪。故鄉難捨安國志,峽谷深居思世情。」但我認為,毛主席思考的已在給江青寫的那封信中講明,就是「林彪講得『政變經』」。毛主席說:「我的朋友的講話,中央催著要發,我準備同意發下去,他是專講政變問題的。這個問題,像他這樣講法過去還沒有過,他的一些提法,我總感覺不安------」

女兒問:「這政變經是怎麼回事?」我說:「就是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講了好多古今中外大量的政變事例。誰也沒想到,到了1971年,他的兒子竟然炮製出《 『五七一工程』紀要》,諧音是『武裝起義』。最後,『倉皇出逃,叛黨叛國,折戟沉沙,自取滅亡』。」我家屬插了話,「那都是你們經歷的事,跟她說懂得啥!」我不由吟誦起來:「一信道出滴水洞,數年觀展舊時情。千秋偉業大發展,更使今人百感生。

正這時,後面一輛拖拉機趕到,「你們到哪兒啦?我捎你們一段。」我說:「有燈的地方,就是家鄉。」「還沒找住處呢?我有個家下弟弟就開著旅館,到他那兒住去吧?下面是飯館,樓上住人。」我說:「遠嗎?」「不遠。」我說:「貴嗎?」「不貴!我去了還能貴?」我們一家就上了拖斗。

還真是不遠,一會兒就到。我們先上樓看了房間,還可以,就是冷,有空調。接著就下來吃飯,大年三十晚上,在韶山過年,我們照樣要了餃子,交子,交子,一年之交嗎?「小寒大寒,吃餃子過年」,這也是我們的風俗習慣。

春晚電視還是要看的,就在欲睡非睡之間,子夜到了,窗外鞭炮齊鳴,原來這裡離毛主席銅像廣場很近,人們都跑到這裡為毛主席守夜,放鞭炮,什麼炮打燈,禮花都有,映紅了天。我說,「走!咱們下去看看。」家屬說,「跑了一天,剛歇會兒,明天再去看吧!」


第二天,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來到毛主席銅像前,簡直是驚呆了,滿地的紅炮硝,人們還在不停地放著。我走到毛主席銅像前看去,花籃都是各家敬獻的,緞帶都是手寫字:永遠懷念毛主席,以及各家的名字,我抄錄了不少,很受教育、啟發,一家人也買了一盤鞭炮,攤開放了起來。


這時我不由思索詩句:「煙花飛躍映天紅,鞭炮齊鳴廣場中。全國迎春多百樣,韶山辭歲更非同。」「春節韶山年味濃,偉人廣場熱升騰。花籃擺滿台前綠,鞭炮崩出遍地紅。」

拜謁瞻仰完毛主席銅像,我們一家準備去烏石彭德懷元帥的家鄉,東行又路過毛主席故居,我又寫道:「花籃滿地炮硝紅,瞻仰故居春意濃。實踐更知尊領袖,自發祭奠浩長空。」民心所向,民意難違,這就是中國人民。

九口2022、12、2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