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大臣——三藩之首平西王吳三桂回憶錄(一)

納蘭博宇 發佈 2022-12-28T07:44:21.487744+00:00

大清康熙十七年,八月的荊楚之地的湖南衡州府已然是十分酷熱,百姓和巡邏的士兵都不敢在街上走動。這個府邸本身是衡州府衙門,但是因為現在裡面住著的身份特殊,所以這個昔日府衙也裝修的較為氣派。

大清康熙十七年,八月的荊楚之地的湖南衡州府已然是十分酷熱,百姓和巡邏的士兵都不敢在街上走動。因為中午的日頭最毒。在衡州府中心有一座氣勢比較宏偉的府邸。這個府邸本身是衡州府衙門,但是因為現在裡面住著的身份特殊,所以這個昔日府衙也裝修的較為氣派。此府現在是皇宮所在。住在這裡的主人現在已經被酷熱和病魔折騰的特別虛弱。

在府內的一間正房內,房外門頭上刻著一塊匾額,匾額上寫著乾清宮。房內的一間床榻上斜臥著一個花白頭髮的老者。老者雖然被連日來的病痛折磨的有些虛弱了,但依然還是透露出一些英武之氣。老人身邊此時有一些伺候的太醫和僕從,老人強忍著不適說道:「來人啊,給朕傳大學士夏國相來」下面的人趕緊出去了,不一會,一個身穿紫色官服的中年人進來了,回道:「皇上,您有何事召微臣前來」老者說道:「前方的戰事怎麼樣了,我們的軍隊打到哪了?」夏國相不知該如何說,只好支支吾吾道:「回稟皇上,我軍一切都很順利,目前打的清軍無法動彈」其實此時軍隊已然被清軍打退了多次。老者也知道他在說謊,但是無力去糾正他了,於是說道:「好,去傳個旨意讓太孫世藩來衡州即位吧。朕是大限已至了」

夏國相趕忙說:「皇上偶然風寒,沒事的,吃些藥將養一段時間就好了,您春秋正盛,不至於的」老者不悅,說道:「你要抗旨嗎?朕的身體,朕知道即使無事,叫太孫來也能讓朕寬心。不用廢話了。叫這些人都出去。朕要清淨一回」夏國相不敢多說,只好遵旨和太醫僕從們到退出房。老者重新靠在床上。

這個老者是我。我叫吳三桂。此時我是大周皇帝。其實我本不打算稱帝,但是因為想要振奮軍心,所以也是倉促而行。果不其然,老天爺都不照顧我。在我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下了瓢潑大雨,還有大風把我的旗幟都吹飛了。如今我也因為身體長期痢疾而虛弱的躺在這裡。就在今年年初,我的髮妻張氏因病逝世了。我們從關外成婚一直攜手到今天已有30多個年頭了。如果她還在,我可能身體還能扛得住,她這一走我的精神一下子就垮了。我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了。所以我才叫女婿夏國相讓我的太孫世璠來衡州接我的皇位。

世璠的爹是我的長子應熊,如果他沒有在康熙十三年時被康熙那個小皇帝殺掉。我的這個皇位是留給他的。可惜啊,應熊爹對不住你,所以這個位置爹讓你兒子來接替了,想當年大明開國太祖洪武帝朱元璋也是把皇位留給他的孫子朱允文,可惜他有太多厲害的兒子,導致皇位被人奪走了。

我的那些兒子沒那麼有本事,所以我不害怕。唉,可憐我前半生豪橫,後半生榮華,如果不是康熙那小子一定要逼我。我可能不會選擇第三次的反叛。我知道自己沒有皇帝的命。如果歷史能退回去,我一定不會降服清朝,乃至於被逼的里外不是人。被人稱為漢奸。沒有誰天生來就想做漢奸,實在是形勢所迫。當然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問題。還是個人性格的原因導致我的一步步的錯棋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我出生於遼東大地的一個叫中後所的城內。大明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衛所的城池用來作戰和防禦。我家本身是江南人,祖籍江蘇高郵。後來曾祖父那一代人為了經商一路由南方遷入了遼東之地。到了這裡後,就開始從事和軍隊有關的經商事業中。我爹叫吳襄,不太喜歡讀書,但是他很會相馬和馴馬。然後因為不喜歡建州女真建立者努爾哈赤的歧視漢人政策。於是賣掉了部分家產組織起團練來參加對金軍的作戰。被朝廷重視,封我爹為遼東團練總兵。我也成為了將門之子。我爹因為多次參加對抗金軍的作戰屢立戰功,從小小的團練總兵一路升遷至指揮使,中軍都督同知乃至總兵。爹一直把我帶在身邊培養。因為娘死的早,所以爹不願意看見我一個人在家裡當不知戰陣的紈絝子弟。


我有兩個兄弟,我排第二,哥哥叫吳三鳳,弟弟叫吳三輔。我們哥仨,爹最喜歡覺得我很像他。在我十歲左右的時候,爹娶了後媽祖氏,後媽家族背景比較大,她的哥哥是祖大壽,也算是我的舅舅。祖舅舅也是遼東大族,家裡很多兄弟子侄都是將軍出身。我爹攀上這麼個大家族,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很好的。祖舅舅的上司是當年叱吒風雲的薊遼都督袁崇煥。我從小爹就讓我既要練武,也要讀書。要不然以後沒法升到高的位置,而且在對敵戰陣中也會吃虧。所以我文武皆能。十來歲就已經開始隨同舅舅和爹一起在戰場上磨鍊了。


爹還讓我師從大儒董其昌學習讀書。所以我在大明末年的遼東也算是儒將。年輕的我文能提筆寫詩詞,武能上馬作戰。而且爹讓我養成很多好習慣。比如聞雞起舞,一直到現在,如果不是身患重疾。我也依然會早起練武強身。

爹因為經常上戰場,所以難免也會失敗的時候,有幾次爹出門運糧被清軍所發現導致失敗,結果朝廷旨意下來將爹的降職處理。但是爹不怨不悔,也告訴我們,當兵就該如此。無論朝廷出什麼政令,我們都應該遵從不能有任何怨言。我和爹還有舅舅祖大壽一起在遼東的寧遠,錦州,大凌河幾個城池駐守。清軍的統帥也是他們的新皇帝皇太極一直耿耿於懷想要突破這個防線。發現實在越不過去就繞路蒙古草原,從長城缺口進入。連續幾次的襲擾讓大明丟掉了遷安,永平,灤州幾個城池。爹得知消息後,隨同一部分明軍入冀州境內奪回來了,這份功勞也使得爹的官職恢復了。



我有個習慣就是在和不喜歡的人交談的時候,喜歡摸鼻子,我鼻子上有個傷痕。這個傷疤和習慣源於一次交戰。我記得在我剛滿十六歲的時候,一次爹出門去辦事,再回來的時候,被金軍的大部隊發現,於是爹被金軍包圍了。爹手下只有幾百個人,而包圍他的八旗兵有成千上萬人。而爹離錦州城沒有幾里地了。在城牆上都能看見。我站在城牆上很是著急,我讓舅舅開城去援救。

舅舅說:「不行,這個時候開城,會導致敵軍湧入,咱們就萬死難辭其咎了。」我急道:「那怎麼辦啊,我爹的那些人肯定扛不住的。」舅舅祖大壽搖頭道:「沒辦法,我也擔心妹夫的安全,但是如果貿然出動更加對不起全城的百姓和朝廷。這樣即便救回來你爹也會難過的。就看你爹的運氣吧」我在看城下,敵軍依然把爹和他的手下團團圍住,但又不急於動手。連箭都不射,好像貓玩老鼠一樣。爹往哪突圍,他們就圍上。一會的功夫。

爹就累的不行了。我實在忍受不了了。於是和舅舅說:「既然您不能發兵去救,我自己去,帶著我家的家丁。即便死了也不能眼看父親被困而不救。這樣哪裡算是孝子。請總兵爺恩准。」舅舅看我義正言辭,堅決的態度。同意了。我馬上叫上家裡平時和我一起操練的兄弟們,一起騎上馬,拿起刀槍來,舅舅開了一點城門,我們出來以後馬上關了城門。這時對方還沒有注意到我們。我拿起手中的關刀,一催跨下的白馬,向一道風一般的沖向陣中,我為了突圍張弓搭箭射出幾箭把對方的幾個八旗兵射翻下馬後,沖入了敵陣中,金軍見我如此,很是詫異,他們沒想到還有人敢來救援,而且還是這麼少的人。

爹見我來了,既高興又擔心。說;「傻孩子,你來幹嘛呀,太魯莽了。這可怎麼辦」我邊觀察邊說:「兒子一定能把您救出來」然後找到一個缺口就殺了過去。當時砍翻了幾個沒注意我的敵人。有一個人被我砍下馬雖然受傷但是他回手就給我一刀,直接砍中我的鼻樑。我忍著疼手起刀落結果了他的命。然後大聲喊殺。爹和手下的官兵隨著我左突右沖。終於找到了一個缺口,衝出了包圍圈。我讓爹先跑,我來墊後,圍困我們的金軍沒想到,於是派人來追,我使出了渾身的勁頭,連殺帶射的結果了不少敵軍的命。



城上舅舅讓人射箭開炮阻止了追兵。我一身戰袍上都是血。鼻樑上的傷痕也是流血不止。但是憑藉著我的這個勁頭終於把爹救了回來。上了城後,舅舅趕緊讓人給我包紮傷口。稱讚我如同當年的趙雲趙子龍。後來我這個傷痕也就一直留下來了。當時的監軍我的義父高起潛也對我倍加讚賞,說我勇冠三軍,孝義稱絕。我的這個名氣由此打下來了。傳遍了整個遼東,乃至於後來連對方的太宗皇帝皇太極都對我很是褒獎,還和別人說;「要是我朝也得這麼個人才就好了。」這話是後來攝政王多爾袞告訴我的。



爹覺得我是可造之才於是就讓我上京去考個功名,這樣回來在軍隊中也好有差事做。否則別人會誤解。於是我就上京了。(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