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一生背過兩個傳奇人物,除了蔣中正之外,另一個是誰?

地緣歷史檔案館 發佈 2022-12-29T08:18:45.865496+00:00

這位出身於黃埔一期的高材生,不但在革命事業中屢立戰功,在解放軍當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就連國民黨內部,對陳賡也是有著很高的評價。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之一,陳賡大將的身世履歷一直都富有極強的傳奇性。

這位出身於黃埔一期的高材生,不但在革命事業中屢立戰功,在解放軍當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就連國民黨內部,對陳賡也是有著很高的評價。

曾經流傳著這麼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在國民革命期間,還是一名普通士兵的陳賡,曾經背著蔣介石跑了160里地,將其救了下來。

有人可能會認為陳賡當時的做法是錯誤的。

畢竟救下來的這個人,是不久之後反動勢力的領導者,也是屠殺革命人士的劊子手。

如果沒有救蔣介石,很有可能就不會有之後的國共關係破裂以及紅軍長征和三年解放戰爭了。

然而,這樣的言論不過是從結果倒推回去的罷了。

站在歷史的角度去客觀地思考,當時蔣介石是國民革命軍的領導者之一,如果沒有將其救下來,很有可能會提前造成國民革命的失敗。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可悲的結果。

所以,僅僅只靠著倒推無法去片面地論證陳賡當時的選擇對錯與否。

但無可爭議的是,這件事同樣增加了陳賡那光輝燦爛一生的傳奇性。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除了蔣介石以外,陳賡還曾經背過另一位「大人物」走出困境。

而且他的這個舉動,直接拯救了革命事業!

那麼,這另一個人到底是誰呢?

投筆從戎的革命理想

1903年2月27日,陳賡生於湖南湘鄉龍洞鄉泉湖村的一個將門家庭當中。

他的父親,是湘軍的一個領袖人物。

出生在將門世家,陳賡從小便在父親的教導下立下了少年壯志。

6歲那一年,他被送到了本村的私塾當中讀書。9歲的時候又轉入譚家祠堂私塾就讀。

在這裡他學得了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優良品格。

12歲那一年,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陳賡考入到了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

然而,剛剛進入學堂學了一年,護國運動的風波就刮到了整個湖南境內。

在這股進步風潮的影響之下,年僅13歲的陳賡,懷揣著滿心的壯志豪情,選擇了投筆從戎,加入到了湘軍的隊伍當中。

從此開啟了自己的從軍生涯。

在進入部隊之後,陳賡被編入到了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成為了一名少年戰士。

從1916年到1920年這四年時間裡,陳賡跟隨著湘軍南征北戰,先後參加了討伐吳佩孚,驅逐張敬堯、趙恆惕,「護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戰役。

積累了不少的戰鬥經驗。

不過,在這些戰鬥過程中,陳賡也逐漸看清了湘軍不過是諸多軍閥當中的一員,其軍隊的紀律性同樣十分混亂,士兵之間也存在著一些欺男霸女的惡習。

這並非是他理想當中的軍隊生活。

於是,在1921年,陳賡從岳陽脫離軍隊前往長沙。

之後考進了粵漢鐵路湘局,一邊當辦事員,一邊進入補習學校和業餘中學繼續學習。

不久之後,陳賡跟隨著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同在長沙參加了「青年救國會」等群眾團體,積極從事反帝愛國活動。

在此期間,陳賡也積極地參與到革命救國的探索道路當中。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現,給迷茫中的陳賡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從而改變了他之後的命運。

這個人,便是毛主席。

1922年,毛主席回到湖南創辦了自修大學。

在同學的介紹下,陳賡也進入到了這所大學裡面進修學習。

在這裡,他接觸到了共產主義,這讓陳賡第一次理解到了什麼是真正的革命思想。

這種沒有壓迫和剝削、代表廣大窮苦人民的主義正是陳賡奮其一生所追求的。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共產主義陣營當中。

聞名全校的「黃埔三傑」之一

1923年2月,陳賡參加了湖南「27」慘案的罷工和示威。

在這場示威活動中,陳賡與同學們據理力爭,盡其所能地幫助受到迫害和欺壓的工友們討要說法。

結果卻遭到了當地軍閥勢力的暴力鎮壓。

許多人在衝突當中都被軍閥所派遣的士兵給打傷。

這讓陳賡對軍閥勢力的厭惡又加深了幾分。

1923年6月1日,陳賡出任了「湖南外交後援會」執行委員。

不久之後,他再次帶領著同志們參加反日抗爭遊行活動,結果這一次同樣遭到了軍閥勢力的打壓。

陳賡身邊的好幾名同志都被打成了重傷,就連他本人都被打傷了腿。

這接二連三的暴力事件,讓陳賡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時在學校里毛主席所說的話語:「做革命工作,不能只抓筆桿子,不抓槍桿子!」

於是,他決定重新返回軍隊當中,拿起武器來反抗這些萬惡的軍閥勢力。

同年12月,恰逢孫中山所領導的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在長沙進行秘密招生。

陳賡成功報考,隨後南下前往廣州入校學習。

第二年春天,國共兩黨開始了第一次合作時期,一同創辦了著名的黃埔軍校。

陳賡也成功轉入了黃埔一期的學生班當中學習。

在黃埔軍校後來流傳著一句話:「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

這便是對黃埔一期當中最為知名的三個人的讚譽之詞。

陳賡性格開朗幽默大方,在與人交際方面有著極為出眾的能力,再加上他能力出眾,又有著豐富的從軍經驗。

所以剛一入校,他就與蔣先雲和賀衷寒一樣,成為了聞名全校的風雲人物。

他們三個更是被譽為了「黃埔三傑」。

蔣先雲的筆和賀衷寒的嘴自然不必多提,明面上就能夠看出這是誇讚這兩位有著極其出眾的文筆和口才。

他們的這些能力早在入校不久就體現了出來。

而「陳賡的腿」則有些不大相同。

剛開始,這是誇讚陳賡在軍事訓練當中「運動能力」極強,每次都能以第一名的成績來完成。

即便是孫元良、周士第、周振強這些出了名跑得快的人都不是陳賡的對手。

這還是陳賡在腿部受過傷的情況之下。

所以沒過多久,陳賡的「腿功」便在全校都出了名。

不過真正讓「陳賡的腿」帶有傳奇色彩的,則是他在東征陳炯明的時候救了蔣介石的事。

與蔣介石的糾葛

1925年10月,在率領部隊攻下惠州城之後,蔣介石好大喜功,不顧危險帶著僅有的一支警衛團,孤軍深入,冒進到了紫金縣龍窩圩地區。

結果部隊到了那裡時,被陳炯明設置的伏兵團團圍住。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戰,蔣介石身邊的部隊幾乎被打得一乾二淨,就連指揮部的幾名軍官都紛紛丟下他逃竄而去。

眼看部隊已經全面潰散,蔣介石以為大勢已去,於是就長嘆一聲:「我把部隊帶散了,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必須在這裡殺身成仁!」

說罷,就要拿起手中的佩劍學當年的西楚霸王「烏江自刎」。

說時遲那時快,在蔣介石身邊擔任警衛連長的陳賡,一把衝上去奪了蔣介石的劍扔到了一旁。

隨後衝著他喊道:「校長!你是這次戰鬥的總指揮,你要死在了這裡,那革命軍就真的完了!」

還未等蔣介石又何反應,陳賡一把背起蔣介石繼續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背你跑出去!」

說罷,陳賡邁起腳步,衝著一條崎嶇的山路就猛衝了過去。

一連跑了一整夜,陳賡背著蔣介石跑了整整160里底,才終於帶著他脫離了危險。

事後,蔣介石在全軍大會上當中表揚了陳賡:「這次仗打敗了,但我發現了一名將才,那就是我的好學生陳賡。」

這件事也讓「陳賡的腿」更加富有傳奇性了。

甚至學生們還將原來的話給改編成了:「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也快不過陳賡的腿。」

經過此事,蔣介石想要將陳賡從共產黨陣營里分離出來,挖到自己這邊加以重用,結果被陳賡言辭拒絕了。

後來,蔣介石背叛了革命,兩人也徹底分道揚鑣。

1933年,陳賡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

他被關在國民黨的監獄裡,受盡了嚴刑拷打。

之後蔣介石假惺惺地來獄中探望陳賡,他向陳賡許諾只要他發表一篇脫離共產黨的聲明,自己就給陳賡師長的位子。

結果陳賡冷笑著說道:「校長身為一黨一國之領袖,結果卻一人肥而天下瘦,如此官僚我陳賡不做也罷!」

結果氣得蔣介石拂袖而去。

後來,在宋慶齡和黃埔軍校的許多同學的幫助下,陳賡得以從反動派的手底下逃脫了出來。

由此也可以看到陳賡的人緣是多麼的好,他的革命意志又是多麼的堅定。

除了救過蔣介石的性命之外,陳賡還曾經背過另一位重要的人物脫離險境。

那便是他十分敬重的周總理。

背著周總理過草地雪山

陳賡與周總理早在黃埔軍校就相識,多年來兩人亦師亦友,共同奮戰在革命一線當中。

而陳賡內心當中也一直講周總理當做自己十分敬重的人。

在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周總理突然染上了惡疾,一連發了好幾天高燒,甚至就連行動都十分困難。

眼看身後敵人的追擊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周總理身邊的警衛員。

恰逢這個時候,陳賡帶著部隊趕到了附近,聽到這一情況,他連忙跑了過來。

陳賡在黃埔軍校學過急救措施,知道如何處理高燒不退的情況。

只見他騎馬跑向不遠處的雪山,背了一大袋冰塊回來,之後將其用紗布敷在周總理的額頭和軀幹部位進行物理降溫。

等到周總理體溫有所下降的時候,陳賡又一把背起周總理,將其背離出了充滿泥濘的沼澤地帶。

後來在爬雪山的時候,陳賡又親自擔任擔架手,抬著周總理翻過了幾座大山,幫助周總理節省了很多體力,使其儘快恢復。

最終,在陳賡的幫助下,周總理的身體逐漸康復,成功脫離了此次危險。

陳賡的這個舉動,不但拯救了周總理的生命,更是拯救了紅軍的革命事業。

後來每次提到此事,周總理也總是表達出自己對陳賡的感激之心。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病逝,年僅58歲。

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周總理難以掩飾自己的悲痛之情,當場痛哭了出來,並對著身邊的工作人員直言道:「新中國又痛失了一員大將,這是我們的巨大損失。」

而毛主席也是悲痛的說道:「陳賡不該走得這麼早,國家和人民還需要他。」

雖然陳賡將軍已經去世多年,但是他那光輝燦爛的事跡將會永遠流傳下來,而他那堅定的革命精神,也將永遠銘記在後人的心中。

關鍵字: